青年现象 Qing Nian Xian Xiang
受高等教育青年择偶标准:社会变迁中稳定、相容、互惠的婚姻期待
□ 高玉春
摘 要: 受高等教育青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其择偶标准映照社会经济文化变迁。本文对2008、2017年某网络征婚平台的征婚广告进行文本分析,结果表明:受高等教育青年择偶的身体特征偏好相对一致、稳定,即男性更在意对方的外貌,女性更在意对方的身高;自致性资源(如教育背景)同质匹配是普遍期望,但先赋性资源(如家庭背景)日益成为婚配的重要界限,如果未来两类资源双重加持的婚配成为主流,阶层内婚姻的巩固可能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尽管受高等教育青年追求的婚姻带有互惠性质,但根本上他们期望稳定和相容的感情。
关键词: 择偶偏好;婚姻匹配;性别差异;先赋性资源;自致性资源
一、问题的提出
婚姻的形成深深嵌入于社会情境[1],择偶作为成婚过程之一,其标准总能率先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2]。但目前尚未有研究以比较的视角,将目光投向近10来年都市中普遍又特殊的受高等教育群体—普遍在于1999年高等教育改革扩招使得大学生数量剧增;特殊在于这一群体的成长过程一方面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父母投入与社会资源[3],另一方面见证了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享受到的资源并不均等,及至步入婚龄,“随夫居”文化背景下留在城市的毕业生形成住房的刚性需求[4],同时婚姻的不稳定性在增强,离婚率持续上升。
在这一背景下,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流砥柱、社会中产阶层重要储备军的受高等教育(本科及以上)青年[5]的择偶标准是怎样的?这些择偶标准又是如何映照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为此,本文通过文本分析2008、2017年征婚平台发布的征婚广告,比较其择偶标准的性别差异和变化。
二、择偶标准的相关研究
1.择偶标准的内容
研究择偶的具体标准时,一类研究覆盖广泛的特征偏好,比如国外有研究运用12项指标衡量男女择偶标准,包括外貌,年龄,收入潜力(工作、收入、教育),以及其他(婚姻状况、子女、宗教、种族)等[6];也有研究选取18项指标(包括厨艺、外貌、经济前景等)比较择偶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变迁[7];徐安琪针对中国社会设计的择偶条件指标体系包括政治条件、社会条件、生理条件、物质条件、人品个性和双方的相容互补等五方面[8]。另一类研究聚焦某一特征偏好的性别差异,比如年龄偏好、性格偏好等[9][10]。与此相关的是针对特定群体择偶标准的研究,例如农民工、在校大学生、教师等身份或职业的择偶标准[11][12][13]。
由表7可知抽检的芯样的密度、孔隙率、稳定度和流值均符合实际设计要求,并进行了2m水头的渗透试验,发现均无渗透问题存在,说明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碾压工艺是可行的。
虽然具体的择偶标准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但这些标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有关身体特征、资源特征、品性特征等,其共通性从何而来?追根溯源,应当是这些特征有益于婚姻与家庭,而家庭的功能包括“生养孩子和促进孩子的社会化;照料老弱成员;为经济提供劳力;满足家庭成员的情感需求”[14],可见,除去对外的劳动力供给职能,其他三项对内职能的履行恰与人们的身体特征、资源特征、品性特征密切相关。
2.择偶偏好的性别差异
具体的择偶偏好有一定的性别差异,最显著的差异体现在男女对资源和外表的重视不同:针对六大洲30多个社会(包括中国大陆、台湾)的研究表明,女性更看重伴侣的资源性特征,男性更看重生育性特征。相对应地,求偶时男性更可能提供个人的经济信息,女性更可能提供个人的外表信息[15][16]。
择偶要求:第一,女性比男性更在意对方的工作/收入、房/车,然而2017年男性也比10年前更在意女性的资源,比如有人替一位硕士学历的男性征婚时说“有一定经济能力,能承受他换工作风险的,有稳定工作有眼缘即可的女孩。他的要求定位也许是准的,因为自信心差些,找个经济条件好的,有主见的,正好引领他,这也叫一种互补吧”。其他男性一般期望对方工作“稳定、轻松”和“能养活自己”,女性期望对方“经济条件相当”或“工作、收入稳定”,何为稳定的工作?有些描述可供参考,“大学或者中学教师、科研院所工作人员最好”“机关、事业单位优先”“从事销售类职业的人不在寻找范围”。当然,也有人对对方经济条件有较高要求,比如有女性期望对方“有移民的能力”。第二,无房的女性并不必然要求对方已购房,特别是2017年,许多女性表示愿意婚后两人一起奋斗,而要求住房的原因类似于“如果能付得起首付那是最好的,毕竟早晚要有个自己的家”“可以为MM(注:美眉)在北京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哪怕是贷款后将来大家一起努力也好”“希望最好能有独立住房(我阿姨的要求,可能希望女儿生活轻松点)”;只有一位男性(2017年)希望对方有房,理由是“可以把你(注:未来伴侣)父母接过来住”。第三,男女普遍期望对方家庭无负担,且来自城市家庭的青年更可能在2017年设置家庭门槛,比如“父母希望能找一个城市家庭”“主要是考虑到彼此家庭背景不要相差太大,这样大家相处起来更容易一些”,有男性要求对方父母“国企干部、工人,退休有退休金”,也有女性说“不要凤凰男”;农村出身的青年较少要求对方家庭条件(不排除内心有更高的期望),两位女性(一位是朋友代发帖)如此表述“你来自农村更好,希望对我的父母如对你自己的父母一样”“她自己是普通家庭,为门当户对起见,家庭条件很好非富即贵的gg(注:哥哥)也请飘过”,一位男性说“如果是老乡或者同是从农村出来的我觉得似乎更好一点,因为有时候门当户对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此外,独生子女更可能要求对方同样为独生子女,个别来自农村、有弟弟的女性被回帖者评论说“伏地魔(扶弟魔)”,似乎意味着其择偶劣势。第四,男女最可能明确要求的还是教育背景,“本科及以上”“学历相当”是主要的学历要求,当然女性更期望对方学历不低于自己;重点院校,尤其是本科就读于国内顶尖院校的青年更受欢迎,否则至少是“正规院校”毕业,另外2017年更多的征婚者有海外教育背景,且要求对方也有海外学习经历;部分女性偏爱理工科男性,一位理科女生的理由是“可能更有共同语言”,一位文科女生的理由是“可以互补些”,也有女性直言“不喜欢文科男人”或“非语言类专业”,少数男性期望伴侣最好是文科专业,或者不是特定专业(比如IT专业,财会文秘专业)。
这种性别差异可从进化论与结构性无力(structural powerlessness)视角解释。进化论将男女偏好差异归因于对成功繁育后代的追求[17],即男性一定时期内可使多位女性孕育后代,因此会在意对方的年龄、外表等象征生育力的特征;女性一定时期内能孕育的子女数量有限,因此更青睐年长、有一定资源的男性,预示其更有能力庇护子女。结构性无力是进化论得以施展的社会性建构,即男性是社会资源的主导者,女性是依附者[18]。然而,在短期(低承诺)关系中,偏好的性别差异趋同,即女性对男性资源的关注度下降,更在意对方外表的吸引力[19];此外,某些偏好,比如男高女低配对,虽然起源于进化意义,但在当代社会也是性别文化规范的结果[20]。
择偶信息提供方面的性别差异可用交换论来解释。交换论反映人类目标导向的倾向—提供某方面资源以换取其他方面资源[21]。应用于择偶时,男女释放各自的魅力(男性的资源,女性的外表)以吸引期望的配偶(男性期望女性的外表,女性期望男性的资源)。
按照上述理论,如果男性拥有的资源相对匮乏(比如高房价稀释了男性的资源),女性拥有的资源相对富足(比如教育与父母投入提高了女性获取资源的能力),男女择偶标准应当交汇。也就是说,尽管择偶偏好有一定的性别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静止不变的。
3.择偶标准的历史变迁
作者简介:李蓉,女,山东聊城人,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韩国语教研室,教师,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韩国语言文化。
信度较好的原因是征婚帖的内容虽然是非结构化的,但是对征婚者个人特征与需求特征的甄别和编码争议非常小,所以两位编码人员的编码结果拟合性较好,不一致的地方主要是遗漏个别信息,对此也做了修改。
1996年对我国3000多位65岁以下已婚居民的入户调查发现,择偶的标准变化体现在80年代后人们对对方政治因素的关注减弱,对经济教育、外貌等特征的关注上升[23]。通过分析1986—2010年发布在《现代家庭》杂志的征婚广告,发现青年人(不清楚具体的人口统计特征)择偶时越来越重视健康、对感情的忠诚度、住房等三大因素,而对学历、户籍的关注度下降,原因是这两大因素与资源的关联度下降[24]。但是上海本地户口居民更可能嫁娶学历高于自己,而非低于自己的外地户口居民的婚配现象表明,至少在一线城市,本地户籍、高学历仍然具有重要价值[25]。这也说明不同群体的择偶标准可能略有差异。
4.婚姻匹配的历史变迁
实际婚配行为间接折射择偶观念,且相比择偶标准数据,婚配数据相对客观和容易获得,因此其研究成果可辅助理解择偶标准。美国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婚姻呈现教育同质匹配上升的趋势[26]。不仅如此,对比美国1963—1973年与1952—1962年两个世代的婚姻,发现自致性要素(如教育程度)同质婚日益增加,同时先赋性要素(如家庭背景)同质婚呈下降趋势[27]。
亚洲的研究结果与此不同。对20世纪后半叶10个亚洲社会(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考察发现,50年代后,教育同质匹配主要聚集在低教育群体,高等教育群体同质婚呈下降趋势;现代化程度高、女性就业参与高、儒家文化影响相对较弱的社会中,教育类同质匹配越弱,原因可能是这些社会中女性择偶的自主性增强,因而更可能基于感情而非其他因素挑选伴侣[28]。
美国1939、1977、1996年择偶数据对比结果显示,男女的择偶偏好日趋接近,比如都强调相互吸引和爱情,此外女性更加重视男性的外表,男性也逐渐在意女性的财务状况[22]。
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婚姻匹配变迁与美国和亚洲的情形都有差异。李煜运用 2000 年人口普查资料,研究发现80年代后我国教育同质婚迅速上升[29]。不仅如此,改革以前、改革初期和改革深化时期三个世代的婚姻在先赋性要素同质匹配方面也呈上升趋势[30]。
综上,已有研究有助于初步了解择偶标准的内容、变迁及性别差异,但多数研究比较早,不能确切折射近些年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例如不清楚城镇化推进与高等教育普及过程中,高生活成本、高离婚率、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背景下,人们在婚配市场看重哪些要素,会有怎样的婚姻期待。基于此,本研究聚焦城市中受高等教育青年的择偶标准,展示社会转型背景下私人生活的变革。
相比2008年,2017年更高比例的征婚者拥有研究生学历(男性从70%增加到72%,女性从58%增加到68%),征婚者的平均年龄也从28岁左右增加到10年后的33岁左右(表1)。
三、研究方法
1.数据
征婚平台发布的征婚广告为研究择偶标准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因为相比结构化问卷调查,征婚广告具有多重性、多样化、自然情境等特点[31]。本文选取“水木社区”BBS“鹊桥”版块发布的征婚信息作为数据来源,原因如下:第一,水木社区前身为中国大陆极具人气的清华大学官方BBS“水木清华”,2005年转为商业化发展(主要是在页面投放广告,用户参与仍是免费和非营利性的),除清华师生外,也向校外其他用户免费开放,日访问量数万人;第二,“鹊桥”顾名思义是求偶平台,只有长期注册用户积累到一定积分后方可在鹊桥参与发帖、回帖等互动,因此许多征婚帖由亲戚、朋友、同事代发,某种程度上是对征婚者信息真实性的背书;第三,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用户自行决定征婚帖的内容,从而产生非结构化的数据,可以“邂逅”专业结构化征婚网站所忽略或缺少的信息。
使用Python爬取了2008年上半年(1月1日—6月30日,下同)、2017年上半年发布自鹊桥的征婚帖。一方面鹊桥可获得的最早的征婚信息源自2007年底,另一方面2008年是房价变动的重要节点(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开启了住房商品化时代,2003年后房价全面上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房价涨幅有所回落,但国家随后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推动房价重新快速上涨)[32],该年的征婚信息恰好用作对比10年后择偶变迁的参照。在剔除了未提供教育信息及本科学历以下的征婚帖后,为了数据可比性,进一步剔除北京以外(户籍、房价影响不同)、离异丧偶(征婚条件与初婚者可能不同)、年龄缺失(不便对征婚者画像)、寻求交友而非征婚(择偶标准不同)等四类求偶者,最终2008与2017年的样本量分别为1043和230。数据悬殊的原因首先可归因于传统BBS盛行度的下降以及专业商业征婚网站的兴起,其次是2017年离异者增多(数据被剔除,水木社区于2013年增设“离婚”版块,2017年上半年共有1000多位用户参与发帖,帖子总数约为2600),还可能是自感条件一般者没有勇气在鹊桥发布求偶信息(此原因推断自笔者对水木社区另一版块“大龄青年”的观察,2008年上半年该版块发帖量约800,不到三分之一的主题有关婚恋,其中只有3个帖子讨论个人经济状况,10年后同期,该版块有1100多个帖子,四分之三有关剩男、剩女,其中大约80个帖子哀叹个人经济状况让其对鹊桥发帖望而却步)。尽管如此,2017年的样本量仍足以支撑本项质性研究。
2.编码
对爬取的征婚帖按照提供的个人信息与对配偶的要求信息逐条编码,结果归为三类:(1)身体特征,包括年龄,身高,外貌,身材/体重,健康;(2)资源特征,包括教育,职业/收入,房产与车辆,户口,原生家庭经济状况(家境);(3)品性特征,包括性格,爱好/习惯,籍贯/家乡,原生家庭氛围,感情史。
说明:资源特征中,教育涵盖了学历、毕业院校、专业等指标,说明征婚者不完全是出于资源因素的考虑,但为了简化分析,按照常规做法,将教育视为预测个人经济前景与社会成就的资源性指标[33];当地户口(京户)是获得一些社会福利,如子女就学的前提;转型时期家庭作为需求共同体的特征并未减弱,代际互助传统的韧性得以延续[34],因此原生家庭经济状况作为先赋性要素,无疑成为年轻人自致性资源之外的重要补充。品性特征中,习惯爱好包括了厨艺项;因为确实存在地域性格[35],所以将“家乡”项归入品性;家庭氛围,如父母教育方式是子女幸福程度的重要预测指标[36];感情史可能影响以后的感情投入。
3.信度与效度
两位编码人员选取多个帖子,反复协商确定编码规则,特别是一句话中包含多个信息的处理原则(逐条信息提取并编码)。之后,由一位编码人员统一进行编码,另一位编码人员对主编码结果进行抽样检验,按照征婚者性别与发帖时间,以系统抽样(帖子序号为20的倍数)的方式随机抽取63个帖子独立编码[理论上,共编码63(帖子数)x 3(三类特征)x5(每类特征五项因素)x 2(提供与要求的信息) =1890个,但不是每个帖子都完整提供这些信息,故而实际的编码数量值远小于最大可能的编码数值],并与第一位编码人员的编码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编码的信度[37]为
教材是语言教学的载体,教师应该深挖教材内容且运用得当,以点带面,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去粗取精,借鉴西方优秀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例如,我们在基础英语部分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中西文化的相异之处,并进行品德、心理、审美等教育,提高学生文化涵养;行业英语部分突出职业人文素质与专业结合的特色,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观念。
四、结 果
1.概况
对于一辆跑车而言,我们当然无法避开这样一个话题—激情。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六辆跑车无论亮相时间长短,它们都散发着诱人的魅力,激发着我们心中的热情。在这个汽车市场逐渐被SUV占据的时代,它们所展现出来的坚持实在是难能可贵。
表1:征婚者年龄与教育特征
身体特征、资源特征、品性特征在征婚者自我介绍和对配偶的要求中被提及的频次参见表2。首先,就择偶的性别差异(以2017年数据为例)而言,自我介绍中,房/车被提及的频次差异最显著(χ2=33.04,df=1,P =0);择偶要求中,外貌被提及的频次差异最显著(χ2=17.96,df=1,P =0)。其次,对比2008年,2017年征婚者自我介绍中,除健康与性格特征外,其他特征被提及的频次均有较大变化,特别是房/车拥有情况(χ2=128.65,df=1,P =0);择偶要求中变化最大的是感情史被提及的频次(χ2=90.49,df=1,P =0)。下文进一步说明具体的性别和世代差异。
表2:择偶标准频次分布及差异
(续表)
2.择偶标准:身体特征
自我介绍:第一,虽然2008年女性征婚者更可能告知个人的外貌信息,但2017年男性比例(45%)反而略高于女性(44%)。女性多用“相貌中等、中上、五官端正、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等词语概述个人外貌,也可能描述肤质、眼睛、脸型、发型等;男性则以“长相帅、一般”等形容词概括个人外貌,少数具体到肤色、戴眼镜与否等。第二,多数征婚者会告知个人的具体身高,且男性比例略高。2008、2017年男性平均身高分别为174.2、173.7cm,女性均为163.1cm。第三,更高比例的女性会告知个人体型,不过2017年提供体型信息的男性比例也有较大增长。按照提供的体重来看,2008年男性征婚者的平均体重为68kg,10年后为71kg;2008年女性平均体重为51kg,10年后为52kg。
择偶要求:第一,男性更在意对方的外形,特别是外貌,但只有少数人直言不讳表示“越漂亮越好”,多数人的表述类似于“样子不需要多好看,看起来舒服就行”“对得起观众就行”,涉及具体要求的主要有关肤质肤色、发型、是否佩戴眼镜、化妆与否等,其中皮肤白皙是较为共性的偏好,其他方面则因人而异;也只有少数人规定对方的体重不超过某一具体数字,其他提及体型的仅宽泛地期望匀称、苗条,或者不要过胖/过瘦(尤其不要过胖);两个年份中男性期望的女性平均身高底线都是161厘米。第二,女性更在意对方的身高和健康,特别是身高,两个年份期望的平均身高底线为172cm;提及对方健康时,女性更可能期望对方“身心健康”,而不单是“身体健康”。但女性同样对对方外貌和身材有期待,希望伴侣为阳光、儒雅、顺眼、一般即可等类型,个别女性对脸型、皮肤、发量有要求,2017年还有多位女性坦承自己是“外貌协会的”,要求伴侣长相帅气;类似于男性,女性也期望对方身材以适中为主,强调不要过胖的比例多于强调不要过瘦的。第三,整体上,最显著的身体特征偏好变化体现在年龄差方面:2017年征婚者比10年前平均年长5岁,相应地,男性期望对方平均比自己小1.4~6.7岁(10年前则是小0.8~4.9岁),有人给出的理由是“再大怕您生不出孩子”;10年前女性期望对方平均比自己年长0.5~6岁,2017年则接受-1.4~5.9岁的年龄差,“小鲜肉”受到欢迎。
我们对人尊敬,通过礼节表现出来,这是必须的。但是,如果礼做过了头或差得太远,就会招致耻辱。对别人恭敬过头的人,有谄媚巴结之状,缺少了做人的骨气,失掉了人格和尊严,让人瞧不起。对别人不恭敬的人,自己肯定有傲慢之心,易招人忌恨。比如,年羹尧依仗自己功劳卓著,对雍正皇帝大不敬,最终被依法查办,结果命丧黄泉,牵累儿孙,使整个家庭蒙受耻辱。
3.择偶标准:资源特征
自我介绍:第一,男女都比10年前更可能提供个人资源信息,例如2008年有37%的男性、5%的女性提及个人房/车拥有情况,只有24%的男性、2%的女性实际拥有房/车;10年后,78%的男性、42%的女性提及房/车拥有情况,72%的男性、39%的女性实际拥有房/车(除了一位女性,其他有车的人皆有房产);提供户籍信息的男女比例同样翻倍。第二,虽然男性比女性更可能介绍个人资源,但是2017年女性也更加积极展示个人资源,提供工作信息的女性比例甚至超过男性。第三,介绍家境时,男女多使用是否独生子女、来自城市/农村、父母职业、父母是否有退休金等指标,期望原生家庭即使不能成为助力,“也不会成为负担”,典型表述类似于“来自农村家庭但是父母身体健康,有兄弟姐妹(特别是弟弟妹妹)但是他们各自独立故而没有太大负担”,只有个别人表述自己家庭条件一般,“在意的请飘过”。
W6盖梁施工的人因风险评价中:论域为URH·W6={x1,x2,…,x34},条件属性C={R11,R12,R13,R15},决策属性D={1,2},数字1,2表示可承担风险和不可承担风险;V={1,2,3,4},数值1,2,3,4,表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和严重风险,风险程度越高,表示越需要整改.构造W6作业单元人因风险评价表,如表6所示.
4.择偶标准:品性特征
最显著的变化一方面是2017年介绍家庭氛围的男女比例大幅提高,“家庭和睦”“父母好相处”是最为频繁的表述;另一方面是更高比例的男女对伴侣感情史的期望做了说明,虽然“感情经历简单”“与前任没有任何联系”是自我介绍及择偶时最常用的表述,但是2017年有几位男性表示可以考虑离婚未育女性,也有女性愿意接受无孩或者“如有孩子希望是归对方带”的离异男性 。与此同时,也有几位男性要求伴侣无同居史。
最后,课后辅导、布置作业也进行分层。作业的设计应该由课堂内容来指导,课堂讲到什么程度,作业就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对于A班学生,可以做思维层次高一些的习题,也需要拓展学生视野,曾加课外知识,提高数学趣味性。对B班学生,只需要解决基础问题,达到基本要求即可,可以适当放低难度,以免学生因为数学太难,而受到太大的挫折感。
有些自我描述加入了地域性格,如“典型的江南人,温柔娴静”或“典型的北方人,豪爽大方”,因此有人期望双方家乡相近,部分征婚者的理由是“因为生活习惯相同相处起来容易些”“这样可能方便探亲,而且性格上应该也比较好相处”;2017年明确要求对方不是来自某些地域的比例有所上升,另外北京土著居民更倾向于优先考虑北京本地人。
整体上,男女征婚者自我介绍中着墨最多的还是个人性格、爱好等特征,也极为在意对方的品性,特别是女性,对男性的性格要求远超过对其他要素的要求。使用Nvivo11对性格描述进行词频分析,结果显示,2008年男性最可能形容自己“幽默”,其次分别为开朗、热爱生活、善良、脾气好等,最期望对方善良、温柔、开朗、孝顺、体贴;女性的自我描述大体符合男性期望的特质,女性理想的伴侣应当善良、有责任心、成熟、上进、开朗。2017年,幽默不再是男性频繁使用的自我描述,取而代之的是“踏实,温和,善良,重感情,脾气好”,同年女性的期望大体与此吻合。
无论如何,征婚的男女有许多共通的爱好与生活习惯,如运动,音乐、旅游、看电影,此外爱运动、会做饭对双方都是加分项,吸烟与饮酒对双方都是减分项。
五、结论与讨论
受高等教育青年的择偶标准作为私人生活的领域之一,其变化确实映射了近些年中国社会经济变化。以高房价为代表的城市生活压力以及婚姻相对以往的不稳定性,使得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男女青年除了关注基本的身体特征,还十分在意对方的资源特征与品性特征。为了吸引潜在的理想伴侣,他们积极展示个人魅力,这些魅力中除了自致性要素,还包括先赋性要素。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城市未婚青年期待寻求一份稳定、相容、互惠的婚姻,而这种期待可能衍生出新的婚配规范。下文对此做进一步探讨。
1.受高等教育青年择偶的身体特征偏好相对一致、稳定
一致是指类似于其他文化与群体,择偶时男性更期望寻求年龄比自己小、身高比自己低、外貌至少顺眼的女性;稳定是指这种偏好在不同时期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具体的特征偏好嵌入于文化,比如中国男性似乎尤为偏爱皮肤白皙的女性,女性则十分在意配偶的身高,一白遮百丑、一高遮百丑的理念深入人心;另外男女都认为“长相显小”是优点,而“过胖”是较大的缺点。
一致还表现在女性比男性更可能介绍个人的身体特征,但是随着婚龄进一步推迟,主动介绍外貌的女性比例下降,可能是她们不自信于容貌,也可能是她们自信于个人在其他方面的成就,或者二者皆有。从男女双方期望的伴侣年龄差来看,年龄这一生理钟表更加响亮地警示着女性,因为这些成功的职业女性勾勒出的理想择偶对象更倾向于寻找更年轻的伴侣。换句话说,当代女性虽然比自己的先辈更自由地拥有资源和实现自我,但是她们并没有完全从传统性别双重标准中解放出来,因此女性高学历的暗面可能是婚姻挤压。或许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医学进一步推后女性所谓的“生育黄金年龄”,大龄女青年在婚姻市场的年龄劣势才能有望转变。
2.自致性资源是个人在婚配市场的重要卖点,但先赋性资源日益成为婚配的重要界限
学历较高的男女青年普遍期望教育同质匹配,且有“名校情结”,既是对夫妻共同语言的期待,也是对未来发展前景和后代基因的考虑;男性比他们的前辈更加在意未来伴侣的资源状况,一方面表明高成本的都市生活使得妻子对家庭的经济贡献变得必要,另一方面说明女性更加经济独立的社会现实也在重塑男性的择偶观。然而无论如何,在当下都市生活中,如若年轻人毕业后的收入处于同一起跑线,拥有先赋性资源的人往往在婚配市场更有竞争力,因为他们更可能享受到代际财富转移的红利,在短期内购买房产,在长期内继承家产。因此,当同质婚成主流时,同时拥有先赋性资源和自致性资源的人—无论男女—都更可能设置清晰的择偶边界或门槛。可以预测的是,以资源拥有量的不均为代表的社会贫富差距继续扩大的话,教育同质婚与门户同质婚双重加持的婚配将成为主流,届时阶层内婚姻的巩固可能进一步加剧社会贫富差距。
分别在民乐县的三堡镇新庄村、民乐县洪水镇、民乐县顺化乡种植啤酒大麦品种甘啤6号、玛俐、博乐、甘啤5号、垦啤6号、甘啤4号、垦啤7号,并以甘啤3号做对照(CK),以探究不同品种啤酒大麦在该地区的生长状况,并筛选适宜该地区种植的啤酒大麦品种。
3.处于“三明治夹心层”,但是拥有良好品性的男性并不必然成为婚姻挤压的对象
“夹心层”是指先赋性资源与自致性资源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即家庭条件、毕业院校、职业与收入均一般,意味着需要较长时间的奋斗与积累才能在大城市扎根。原因首先是“嫁高娶低”的婚配模式,其次尽管城市青年追求的婚姻带有互惠性质,但根本上他们期望婚姻稳定和相容,从而带来情感的满足。如前所述,年轻人一方面理性十足地罗列择偶 的各种要求,另一方面也清楚婚姻不仅是冷酷的交易,从对个人品性魅力的描述以及对对方品性的要求中,可以感受到年轻人对志趣相投感情的向往;同时他们日益顾虑影响感情的外在风险因素,比如对方父母是否好相处,对方过去的感情是否会影响未来的情感投入。从这个角度讲,未婚青年在网络平台择偶时设置的一系列筛选条框可能是提前规避高离婚率风险的策略,只是这种风险规避策略伴随着偏见,甚至歧视,比如对某些地域、专业、职业、家庭的排斥。
当然,人类的本性不仅是避害,更重要的是趋利,如果社会上弥漫着婚姻本身的收益极为有限的范例(比如离婚率持续上升),很可能越来越多的人将反抗普婚的压力选择不婚或者单身,久而久之,形成不婚的文化规范。
总之,本研究对受高等教育青年择偶标准图谱的画像既是对当代青年择偶观念的更新,也是对婚姻家庭研究的补充,可以从中窥视未来婚配走向的部分斑点。虽然最终现实的配偶不一定是期望的择偶标准的落实,但是这些标准的内容和变化从侧面折射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对私人生活的烙印。当然由于本研究以北京为例,且研究对象中硕士博士学历居多,其研究结论能否适用于二三线城市、一般的本科毕业生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本研究选取了房价已经上涨的2008年作为参照年份,如能获得房价完全未上涨前,比如2003年以前的对比数据,或许可以更清晰对比择偶标准变化。
1.2.1 病房环境要求:干净、安静、舒适、安全。在各部门的检查中,病房环境管理常常是不符合规范化要求。探讨其中的原因如下:
(致谢:感谢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高毓平博士作为另一编码者进行本文信度检验。)
1.2.5 体外抗黑素瘤细胞试验。试验分为无细胞对照组(只加不含细胞的培养液)、正常对照组和用药组(空白纳米乳组、党参总皂苷水溶液组、党参总皂苷纳米乳组)。96孔板中每孔接种200 μL B16黑素瘤细胞悬液,37 ℃ 5%CO2培养,当细胞生长融合到70%~80%时,弃去原培养液,用药组加入含药培养液,正常对照组加入不含药培养液。培养48 h后,每孔加入MTT溶液20 μL,继续培养4 h后,弃培养液,每孔加入150 μL DMSO,避光振荡10 min,酶标仪490 nm处测定A,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
参考文献:
[1]Geist C.Marriage formation in context:Four decad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Social Sciences,2017,6(9):1-16.
[2]林胜.从择偶的理论到择偶理论—从社会学方法论的争论看择偶研究[J].社会,2002(9):47-50.
[3]Fong V L.China’s one-child policy and the empowerment of urban daughters[J].American Anthropologist,2002,104(4):1098-1109.
[4]Yu J Xie Y.Changes in the determinants of marriage entry in post-reform urban China[J].Demography,2015,52(6):1869-1892.
[5]Ball S J.Class strategies and the education market:The middle classes and social advantage[M].2003.London:Routledge.
[6]Sprecher S.Sullivan Q,Hatfield E.Mate selection preferences:Gender differences examined in a national sampl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66(6):1074-1080.
[7][22]Buss D M,Shackelford T K,Kirkpatrick L A,Larsen R J.A half century of mate preferences: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values[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2001,63(2):491-503.
[8][23]徐安琪.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6):18-30.
[9]Conroy-Beam D,Buss D M.Why is age so important in human mating? Evolved age preference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multiple mating behaviors[J].Evolutionary Behavioral Sciences,2019,13(2):127-157.
[10]Feingold A.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A meta-analysi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4,116(3):429-456.
[11]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择偶标准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人口,2013(3):26-37.
[12]秦季飞.武汉地区大学生的择偶标准[J].青年研究,1995(11):36-39.
[13]种道平.武汉高校青年教师择偶标准的变迁[J].社会,2004(11):43-46.
[14]Hill S A.Families:A social class perspective[M].Los Angeles:Sage,2012.
[15]Davis S.Men as success objects and women as sex objects:A study of personal advertisements[J].Sex Roles,1990,23(1-2):43-50.
[16]Furnham A.Sex differences in mate selection preference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9,47(4):262-267.
[17]Buss D M.Differences in human mate preferences:Evolutionary hypotheses tested in 37 cultures[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89,12(1):1-49.
[18]Buss D M,Barnes M.Preferences in human mate selec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0(3):559-570.
[19]Buunk B P,Dijkstra,Fetchenhauer D,Kenrick D T.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mate selection criteria for various involvement levels[J].Personal Relationships,2002,9(3):271-278.
[20]Yancey G,Emerson M O.Does height matter? An examination of height preferences in romantic coupling[J].Journal of Family Issues,2016,37(1):53-73.
[21]Becker G S.A theory of marriage:Part I[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3,81(4):813-846.
[24]董金权,姚成.择偶标准:二十五年的嬗变(1986—2010)—对6612则征婚广告的内容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2):73-78.
[25]Qian Y,Qian Z.Assortative mating by education and Hukou in Shanghai[J].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2017,49(3):239-262.
[26]Mare R D.Five decades of educational assortative mating[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1,56(1):15-32.
[27]Kalmijn M.,Status homogamy in the united stat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1,97(2):496-523.
[28]Smits,J.,& Park,H.,Five decades of educational assortative mating in 10 East Asian societies[J].Social Forces,2009,88(1):227-255.
[29]李煜.婚姻的教育匹配:50年来的变迁[J].中国人口科学,2008(3):73-96.
[30]李煜,陆新超.择偶配对的同质性与变迁—自致性与先赋性的匹配[J].青年研究,2008(6):27-33.
[31]Lynn M,Bolig R.Personal advertisements:Sources of data about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1985(2):377-383.
[32]顾海峰,张元姣.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调控:理论与中国经验[J].经济研究,2014(S1):29-43.
[33]Schwartz,Christine R.Trends and variation in assortative mating:Causes and consequences[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13,39(1):451-470.
[34]刘汶蓉.转型期的家庭代际情感与团结—基于上海两类“啃老”家庭的比较[J].社会学研究,2016(4):145-168.
[35]Jokela M,Bleidorn W,Lamb M E,Gosling S D,Rentfrow P J.Geographically vary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the London metropolitan area[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5,112(3):725-730.
[36]Furnham A,Cheng H.Perceived parental behaviour,self-esteem and happiness[J].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2000,35(10):463-470.
[37]迈尔斯·休伯曼.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M].张芬芬,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低生育背景下二胎生育、性别平等和老龄化之间的张力: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项目编号:15AZD080)的阶段性成果]
高玉春: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社会学院联合培养博士
责任编辑/杨守建
标签:择偶偏好论文; 婚姻匹配论文; 性别差异论文; 先赋性资源论文; 自致性资源论文;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论文;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社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