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目标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后论文,货币政策论文,西方国家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及操作目标的正确选择,是搞好金融宏观调控的先决条件。西方国家的央行战后以来,对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和制定是值得研究、借鉴的。
通胀率在我国仍处在高水平,且自改革以来我国货币供给增长率和零售物价增长率基本同步变动,物价增长率有时稍有滞后,这说明货币供应量是引发通胀的一个直接因素。因而要控制通胀必须从货币供应量入手。因此我们以调控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该说是合理的选择。但用哪个M作为重点指标却是个棘手的问题。鉴于此, 我们应重点探讨西方各国是如何确定对经济活动影响最大,关系最密切的那个M,并以其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指标的。
一、货币政策体系的基本架构及变化的大致轨迹
从央行决策程序看,首先要确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然后确定实现该目标的工具。但由于目标只是原则性的,工具不能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各国都在最终目标和政策工具之间加入一个中介目标,以便通过对它的调节与控制实现其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在一些国家还分远期和近期两套指标,如美国、英国等。远期指标一般被称为中介目标,近期指标称为操作目标。那么货币政策的基本要素起码包括:最终目标、政策工具、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本文试图按货币政策的制定程序,即: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对西方几大国战后货币政策各项目标的选择、制定进行分析、比较。
表1 战后50年西方各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从具体内容看,由于西方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差异,不同的国家不同时期在货币政策各项目标的选择及制定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原因是货币政策的实施和奏效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但是,纵观战后50年西方各国货币政策的发展、变化,其轨迹却大致相同(见表1):50—60年代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强调充分就业、经济增长,调控的中介目标一般是利率;70—80年代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以稳定通货为主,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进入90年代后纷纷采取以反通胀为唯一目标的货币政策,放弃了以货币供应量作中介目标的监控方法,重操以利率为主要中介指标的监控手段。
二、战后西方各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比较
(一)战后西方各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各国央行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时期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不同的选择,或选择单一目标,或选择多重目标。一般讲,西方各国货币政策有四个目标,即充分就业、通货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但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见表2)。
表2 战后西方各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比较
从上表可见西方几大国战后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非但有所不同,而且在70年代以前和以后,90年代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各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和任务不同,政府和央行所奉行的理论不同。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
1.历史背景不同,政策目标各异。西方各国历史及战后经济情况不同,因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不同,如:美国战后所面临的是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问题;日本面临的是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问题;德国因其在20年代和二战后曾受到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胀蹂躏,所面临的是全国人民对通胀的深恶痛绝。因而从战后到70年代中期,美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直侧重于充分就业,反危机;日本则是为保证引进技术所需外汇,以国际收支平衡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德国则是一贯以控制通胀为单一货币政策目标。
2.共同的命运,相同的目标。到了70年代,西方各国出现了持续的严重通胀,通胀率长期高达两位数字,如英国在70年代中期通胀曾高达20%以上。共同的命运使西方各国采取了共同的货币政策目标,即都将稳定货币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进入90年代,货币主义逐渐显露其弱点,表现是过严的货币控制使经济停滞不前,因而目前西方各国大都进行了货币政策的新调整,选择以反通胀作为货币政策唯一目标,力求实现没有通胀的经济增长。
3.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不同。在50—60年代大都以充分就业为目标时,凯恩斯主义是理论依据。该理论的核心是经济大危机和严重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对付它的办法是扩大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在70—80年代,西方各国以稳定货币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时,其理论依据是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货币主义的核心是“单一规则”。其意思是,排除利息率等的干扰,仅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手段处理和解决市场经济中所面临的问题。只要控制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其它一切都由市场机制去调节,经济就能稳定地发展。而西德的货币政策目标依据的是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该理论认为没有货币的稳定就不能使市场调节机制得到正常发挥,通胀会减少私人储蓄和投资意愿,如果为了追求高度的经济增长而导致通胀,还不如在货币稳定的条件下实现较小幅度的经济增长。
(二)战后西方各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的启示
从西方几大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可以看出,西德、日本的货币政策有独到之处,值得借鉴。西德战后一直坚持把保卫马克作为其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目标单一且始终如一。在目前西方各国货币政策重新调整的大潮中,也未放弃这一目标。日本战后经济增长速度很高,但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也不是促进经济增长,而是稳定货币。但是,就是从这两个从未将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主要目标的国家,战后经济增长速度却高于其他各国,通胀率低于其他各国(见表3)。 尤其是西德,长期以来由于较顺利地推行偏紧的货币政策,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从未大幅度偏离经济的增长。70年代西德在席卷西方的“滞胀”风暴中所受影响较小,马克逐渐成为相对稳定的国际货币。日本除70年代初因石油危机引发了一次严重通胀外,其余时间物价都较稳定。相反、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虽然长期内将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作为货币政策主要目标,但其经济增长还不如西德、日本高,而且也远未躲过70年代的滞胀。由此我们认为:
表3 1951—1992年西方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及通胀率(%)
国别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货币供应量增长
消费物价指数增长
日本 6.14 12.88 5.40
德国 3.95 7.47 3.14
法国 3.54 9.56 6.82
意大利3.49 13.47 9.34
美国 2.77 5.40 4.90
英国 2.09 9.41 8.10
1.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应该是以稳定货币为主。如果将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瞄准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很可能会导致通胀。只有在稳定货币的前提下才能有经济的较快增长。英美战后长时期内将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作为政策目标,造成了1973年至1983年长达10年之久的“滞胀”,可以说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2.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很重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会使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效应充分体现出来,使政策达到较佳效果,亦可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稳定或逐渐下降,进而不仅可促使通胀趋于下降,还可使整个经济运行免受剧烈震荡,在长时期内平稳运行。英、美战后长时期内将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作为政策目标,当通胀发生时又不得不把抑制通胀作为政策目标,通胀下来后,经济衰退马上出现,失业率一高再高。货币政策目标这样顾此失彼,经济发展上总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结果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远不如西德、日本高。另外,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中后期,英、美等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直以稳定通货为主,才摆脱了“滞胀”并维持了较长时期的低通胀率,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再次证明货币政策的连续性是很重要的。
三、战后西方各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比较
(一)战后西方各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预期影响的连接点和传送点。因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通过政策手段在较长时期内才能实现的目标,需要长时期的观测和调整。因此,必须有一些短期的、数量化的、能够运用于日常操作的且能直接控制的指标,作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中介。货币政策的最终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介目标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因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确定是很关键的一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既因各国的经济、历史状况有别,也因时间、地区而异(见表4)。
表4 战后西方各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比较
分析表4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1.中介目标的变化有明确的阶段性。战后西方几大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化可清楚地分为三个阶段:一是50至60年代,二是70至80年代,三是进入90年代以来这一阶段。第一阶段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各不相同,但主要是利率。第二阶段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大体一致,即都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作为中介目标。第三阶段各国大都抛弃了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控。这种改变一方面受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不同理论的影响。50—60年代,一些国家要求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而降低利率和扩大信贷规模是刺激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的手段。所以利率成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理论根据源于凯恩斯的利率是扩大投资的重要因素。然而通胀却成了这种理论的产物。70年代,随着通胀的加剧,这些国家不得不抛弃凯恩斯理论,改循货币主义理论,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改为稳定通货,这样中介目标便从以控制利率为主转变为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因为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活动的关系是主要的和最直接的,且便于央行控制操作,又较少受外界非货币政策因素的干扰。
2.70—80年代各国中介目标的转移、变化呈相同趋势,但控制指标各有侧重。70、80年代各国虽然都将中介控制指标从市场利率等转移到货币供应量上,但是控制的重点是哪个M,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变化的。美国70年代为M[,1],而从80年代中期则注重M[,2];德国自1973年起到1988年以中央银行货币CBM为中介目标,1988 年以后改用M[,3]作为主要指标(至今仍是);英国是以英镑M[,3]为主;日本以M[,2]+CD作为主要指标。
3.90年代是各国货币政策重新调整的年代。进入90年代西方掀起货币政策重新调整的大潮,多数国家纷纷抛弃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做法,在政策实施上监测更多的变量,但主要以利率、汇率等价格型变量为主。
(二)西方各国对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比较
要确定以哪个M为主要中介指标, 首先要弄清货币供应量的不同层次。金融机构的负债种类及其发行的负债凭证多种多样,那么哪些应称作货币,哪些算作准货币,哪些应放在货币范围之外,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划分。因为各国情况有别,金融业发展程度不一,故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划分也不一致。此外,由于金融新产品不断涌现,各国对M 的层次的划分必须不断调整。美国自1971年到1986年,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调整了6次,平均2.5年一变。1971年美联储正式采用三种货币供应量概念,即M[,1]、M[,2]、M[,3]。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1975 年又改为采用五种货币供应量概念,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M[,4]、M[,5]。1978年,为了应付复杂的信用工具,联储在五种概念中的M[,1] 之后又增加了M[,1]+,因而正式采用的是六种概念。1979年, 联储主张把货币定义简化,并于1980年修改为M[,1]A、M[,1]B、M[,2]、M[,3]、L 五种概念。1982年又公布新的货币供应量概念,把M[,1]A和M[,1]B合并为M[,1],称之为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其余M[,2]、M[,3]、L未变,这就成了四个概念。1986年又恢复到三个概念,即M[,1]、M[,2]、M[,3]。 但三者的内容已同1971年公布的有所差别。表5 是西方几大国经多次调整后的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及主要内容:
表5 西方国家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比较
分析表5可以看出以下有规律性的东西:第一, 西方各国把宏观控制的重点转移到货币供应量上以后,对货币供应量普遍采用多层次的货币存量计算法,以适应社会流通中信用工具多元化发展需要。第二,各国都是根据货币的流动性差别、货币功能的强弱来定义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从M[,1]依次排下去,货币的流动性逐渐减弱。 按流动性大小划分若干层次,分别计算和预测,有利于对货币流通状况进行考察和控制。第三,M 层次的划分一般是根据各时期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及新型信用工具的应用等总体情况几经调整后大致固定下来的。第四、如果不按国别而论,可以归纳出一个一般的层次即:M[,1] =通货+商业银行活期存款;M[,2]=M[,1]+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包括定期储蓄存款);M[,3]=M[,2]+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M[,4]=M[,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单。当然还可以有M[,5]、M[,6]……。(未完待续)
标签:货币供应量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 货币论文; 充分就业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