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多边化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拉美论文,对外经济论文,趋势论文,关系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在加强本地区内合作的同时,主动改善同美国的关系,共同磋商筹建美洲自由贸易区问题,努力拓宽同欧盟的经贸合作关系,并积极开展同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这使得拉美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呈现出多边化的发展趋势。
一、拉美国家对外经济关系多边化的背景
拉丁美洲国家对外经济关系多边化是多种因素促成的:既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急剧变化所推动,也是拉美国家对外政策调整的必然结果。
首先,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急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世界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政治和军事领域中的竞争,已被经济领域中为增强本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所代替。90年代初,欧共体统一市场的出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亚太经济贸易区的筹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拉美国家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条件下,拉美国家认为,调整对外政策是十分必要的。拉丁美洲国家“需要一种内在的发展,并有效地扩大对世界经济的参与,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安德烈·佛朗科·蒙托索,1990)。
其次,拉美各国政府要求摆脱经济困境的强烈愿望。80年代“失去的十年”拉大了拉美国家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美各国政府认为:必须不失时机地利用变化中的世界格局,进行内外政策的调整,更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为此,拉美国家加强了团结和协商,力求使外交关系多元化。然而,拉美国家面临一个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的世界市场。因此,开拓市场,尤其是开拓传统市场尤为重要。大多数拉美国家主动改善同美国的关系,加强同西欧和亚太国家的联系,实行对外关系多元化方针。
再次,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影响。1990年6月, 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美洲倡议”,是从美国本身的利益考虑的,它标志着美国对拉美政策的重大调整,表明其重点已从安全问题转到经济问题。1992年12月,美、加、墨3 国间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和生效,不仅对三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得到很多的优惠。但是,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国家,乃至南美洲国家都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美国和加拿大在增加对墨西哥贸易和投资的同时,减少了对其他拉美国家的贸易和投资。从拉美国家方面来说,在加强地区一体化的同时,大力发展与欧、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是近几年来拉美国家外交的一个突出特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也刺激了欧盟、日本和其他国家对拉美市场的争夺,使得拉美国家对外经济关系多元化趋势加速发展。
最后,拉美国家政治经济改革卓有成效,经济取得稳定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经济逐步恢复增长,通货膨胀得到控制,经济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成为世界上继亚洲之后的第二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这使多年来对拉美心怀疑虑的外国投资者卷土重来。
二、大力发展同西欧国家的关系
拉美国家与西欧国家的关系历史悠久。19世纪初,大多数拉美国家在摆脱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后,欧美列强便开始在拉美进行争夺和角逐。直到本世纪30年代,西欧在拉美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影响仍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二战期间,美国利用战时的形势,进一步排挤了其他西方大国的势力,拉美国家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其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均受到美国的控制。
从60年代中期起,西欧与拉美的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西欧视拉美为出口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通过加强经济合作,维持其在拉美的既得利益并加强同美国的争夺。而拉美国家却利用西欧的经济实力、雄厚的资本、技术优势和政治影响,发展民族经济,以便摆脱对美国的过分依赖。
进入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拉美国家开展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为主旋律的经济外交。西欧与拉美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又得到了新的发展。1995年,欧盟理事会对拉美国家制定了新的政策。欧盟在其对拉美的新战略中,采取了支持民主、尊重人权和加强法治的措施。欧盟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90年代,西欧国家与拉美国家关系的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政治对话已成了双方经贸合作的原动力,拉美国家与西欧国家的经贸关系得到新发展。
80年代中期以来,欧共体同中美洲国家一直保持着政治对话和经济合作关系。随着中美洲和平的实现,欧共体决定帮助中美洲国家发展经济。鉴于80年代拉美地区和西欧贸易衰退的情况,1990年4月, 拉美国家最大的政治协商和协调机构里约集团的外长,同欧共体外长进行首次对话。之后,两个集团的外长每年举行一次对话。在1991年4 月的第二次对话中,里约集团呼吁欧共体国家在贸易、金融和投资、科技和教育等领域,向拉美国家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两个集团签署了加强地区合作纪要,欧共体许诺在1991—1996年向拉美国家提供28亿欧洲货币单位的援助。1997年8月,里约集团首脑会议决定向欧洲靠拢, 表明欧拉关系进一步得到加强。1998年2月, 里约集团成员国外长和欧盟国家外长在巴拿马举行第八次会议,对合作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做了总结,并探讨了下一世纪发展欧盟与拉美地区新关系的途径。会议商定,1999年上半年举行首次欧洲、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以此推动和加深地区间的政治对话和经济贸易合作关系。
近几年,拉美成了欧盟出口最具活力的市场,欧盟同拉美的贸易增长超过了它同美国的贸易增长速度,欧盟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1996年,双方的贸易额已近900亿美元(《至上报》, 1998)。同时,欧盟向拉美地区的投资势头更强。据统计,1982—1992年,美国对拉美的直接投资增长了97 %, 而西欧对拉美的直接投资增长了120%。欧洲对拉美直接投资的增长, 一方面受益于拉美巨额外债的转换;另一方面,受益于1992年欧共体采取的金融措施,即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和扩大欧洲银行对拉美国家的贷款和投资活动,以寻求新的市场。最近几年,拉美国家的私有化和对外国投资法的改革又大大地促进了欧盟对拉美的直接投资。欧盟在南方共同市场的直接投资和贸易,超过了美国和日本。1996年,欧盟和南方共同市场的贸易额达400亿美元, 它对拉美投资的70%集中在南方共同市场国家,欧盟已成为南方共同市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资者。
(二)利用传统的历史文化发展两地区的关系,西班牙在其中起着桥梁作用。
西班牙和葡萄牙曾是拉美国家的宗主国,它们在政治、文化、经济和贸易方面都有一种特殊的关系。80年代,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欧共体后,加强了对拉美次大陆的关心。1991年7月,在墨西哥召开的有19 个拉美国家和西班牙、葡萄牙参加的第一次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是90年代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强同拉美国家经济合作的良好开端。之后,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例会。1994年6 月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举行的第四次首脑会议上,他们在加速发展、促进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方面达成共识。1995年,西班牙担任欧盟主席职务,极大地推动了欧盟国家与拉美国家的关系。西班牙出席在阿根廷举行的第五次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之际,积极推动两大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并促成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在马德里签署了《区域合作框架协议》。1996年11月在智利举行的第六次首脑会议上,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提出召开一次欧盟、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首脑会议的建议,得到欧洲—拉美议员会议的积极支持。1997年6月,里约集团外长决定,1999 年与欧盟进行一次会晤,届时所有拉美国家(包括古巴)都将参加这一会晤。正如欧盟负责拉美事务的领导人米格尔·阿纳克雷塔所指出,每年举行的伊比利亚—美洲首脑会议,无疑大大促进了两地区经济一体化事业。
(三)以建立跨地区的自由贸易区为契机,拉美国家与欧盟的经贸合作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由于拉美国家经济调整的深入和实行开放政策,它们采取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外向型”发展模式。拉美和欧盟两个地区国家领导人互访增多,经贸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双方认为,建立跨洲际的自由贸易区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特别是在工业化国家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在“开放的地区主义”思想指导下,巴西努力促成南方共同市场同欧盟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谈判,并认为这不仅是对美国的有益平衡,而且也是确保该组织特殊地位的一种方式(《宇宙报》,1997)。换句话说,拉美国家希望倚重欧盟, 加强其同美国的谈判地位。 1994年4月,南方共同市场和欧盟的外长, 提出两个集团建立自由贸易区协议的动议。10月,欧盟委员会通过一项文件,建议组成“欧盟—南方共同市场区域联盟”。12月,这一建议得到欧盟首脑会议批准。南方共同市场第七次首脑会议也表达了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愿望,并于1995年8月召开的第八次首脑会议上, 确定了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准则。同年12月25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双方正式签署了《地区间合作的框架协议》。该协议决定用10年时间,即到2005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跨洲自由贸易区。双方决定,建立一个合作理事会,负责监督协议的实施,还将成立一个贸易委员会,以保证完成协议中规定的各种贸易目标。协议的签署为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基础,它标志着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之间的关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自1994年12月塞迪略担任墨西哥总统后,着手对墨西哥的对外政策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发展同欧盟的经贸关系,作为其多元化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环。由于墨西哥地处南北美洲接合部的战略位置,欧盟视墨西哥为进入北美洲自由贸易区的重要通道。1997年12月8日, 墨西哥同欧盟正式签署了《建设经济伙伴、政治协商和合作关系》的协议。协议认为,需要通过《马约》第238条规定的政治合作来建立巩固的伙伴关系。 这种关系包括在30个领域的合作,其中一些领域如科技、教育培训和环境保护等是战略性合作。目前,墨西哥分别同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在经济、金融和促进投资等方面的合作签署了一系列协议。欧盟国家在墨的投资出现增长的势头。
总之,欧盟与拉美国家的自由贸易战略,是根据双方的共同利益制定的,有利于提高欧盟在拉美地区的地位。
(四)欧拉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发展迅速,欧盟国家大举进军拉美市场,同美国在拉美形成竞争态势。
由于拉美国家十年经济改革卓有成效,其经济已进入平稳发展时期。欧盟各国利用这一时机,通过大量投资和签订一系列经贸协定,大举进军拉美市场,同美国在拉美地区展开争夺。
西班牙是欧盟在拉美的第一大投资国,截至1996年,其在拉美的总投资额高达600亿美元,占对外投资的40.5%(《至上报》,1997)。 阿根廷是西班牙的主要投资地点,也是西班牙商品在美洲的最大买主。最近6年,西班牙在阿根廷的公共服务、银行、工业和保险部门, 共投资70亿美元。西班牙银行业在拉美已投入40亿美元。1998年,西班牙对外投资为148.64亿美元,其中66.6%又投向拉美国家,主要投在巴西、哥伦比亚、智利和阿根廷。据报道,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西班牙在巴西的投资超过了110亿美元(《国家报》,1998)。总之, 通过巨额投资,西班牙在拉美地区继续保持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国是与拉美关系最密切的欧洲国家之一。为了加快发展同拉美的合作关系,1995年,德国制定了促进本国企业向拉美地区投资的新政策。到1997年,德国在拉美投资额已达300亿美元, 占德国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60%左右。
英国政府于1995年初,在伦敦举行了“与拉美关系”的讨论会,旨在促进英国企业赴拉美投资。 意大利等国对拉美的投资也十分活跃。 1995年11月,由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组成的欧盟“三驾马车”官员访问了古巴,开始了欧盟国家与古巴的对话,其目的是为同古巴政府就今后合作固定化交换意见。同年10月,欧盟和中美洲国家双方代表通过会议,谋求促进经济和政治的联系。
1997年3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先后访问了巴西、乌拉圭、 玻利维亚、巴拉圭和阿根廷5国,是法国对拉美采取的重大外交活动。 希拉克在讲话中反复强调,法国重新回到它在过去几十年里忽视的南美洲。它致力于加强与这个地区所有国家的联系,特别是与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的联系。他指出南方共同市场的第一伙伴不是美国,而是欧洲。他建议,于1998年年底召开一次欧盟与拉美国家首脑会议,以便使“新的和雄心勃勃的伙伴关系具体化”。希拉克申明,举行欧拉国家首脑会议的建议,已同德国、西班牙和荷兰等国商讨过,并申报了欧盟委员会。希拉克的拉美之行,是为了敦促拉美国家与欧盟进行合作,“拒绝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其目的是对拉美开展务实外交,同美国在拉美展开竞争。这也正符合拉美国家借重欧盟,以提高对美国的谈判地位的愿望。欧盟帮助拉美地区的一个特点,是把援助视为旨在改善拉美地区的经济环境以及推动两个地区之间贸易的工具。1998年2月, 欧盟和里约集团第八次外长会议商定,在1999年上半年举行首脑会议,目的是提高两个地区的合作和经济往来的质量,加强合作和地区间的对话,使两个地区朝着新的联合方向发展。美国《华尔街日报》指出,“在美国的后院,欧洲在贸易和外交方面频频得手”,“凭着善做交易的精明和娴熟的外交技巧,欧盟正设法把它同南美各国兴旺的贸易转化成正式的地缘政治伙伴关系”(《华尔街日报》,1997)。当然,拉美国家在同西欧国家发展经贸关系中,也碰到一些问题。如欧共体国家实行关税壁垒政策和非关税限制,使拉美国家难以扩大对欧共体的出口。1993年7月1日,欧共体对拉美香蕉实行配额进口,引起拉美香蕉生产国的强烈不满就是突出例子。
此外,东欧国家也出现与拉美国家恢复经贸合作的迹象。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官员先后访问拉美,表示他们对拉美国家实行外交多元化的支持。
三、积极发展同亚太地区国家的经贸关系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飞跃发展,拉美国家发动“太平洋攻势”,寻求加强同这一地区国家的广泛联系和合作。
首先,位于太平洋沿岸的拉美国家,努力增进同亚太国家的关系,积极要求参加环太平洋的经济合作。墨西哥一马当先,努力增进同东亚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的关系。它采取的措施是:1.成立有广泛代表性的国内委员会,寻求参加同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2.扩建太平洋沿岸的萨利纳克鲁斯港口,修建一条从墨西哥湾东南的石油基地到该港的输油管道,以利于向日本、韩国等国出口石油;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降低关税,大力引进日、韩等国先进设备和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发展能大量吸引外资的工业,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太平洋地区国家的需要。哥伦比亚政府也采取类似措施建立了哥伦比亚太平洋合作委员会,制定旨在增加与亚太地区国家贸易关系的战略,以求获得日本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并争取早日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秘鲁政府认为,秘鲁位于南美洲中部沿海地带,将太平洋地区作为新的经济活动中心,对它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智利总统指出,亚太地区众多国家同智利有着广泛的一致性,亚太地区已成为智利对外贸易中富有活力的地区之一,智利还可以成为亚洲国家和拉美国家之间的桥梁。位于太平洋沿岸的拉美国家,积极要求参加环太平洋的经济合作,以争取获得日本和亚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金、技术。亚太经济合作理事会原是个以亚洲国家为主的机构,从90年代起,开始吸收拉美国家参加。1993年11月和1994年11月,墨西哥和智利分别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理事会,秘鲁也于1997年正式加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巴拿马已经表示,希望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理事会。厄瓜多尔把加入亚太经合理事会,看做是其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厄瓜多尔政府许诺进行法律改革,同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进行协商。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等国也寻求向太平洋开放,以实现对外贸易多边化。
其次,近十年来,拉美国家领导人频繁访问亚太地区国家,十分重视发展同亚太国家的关系。1990年,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访问了日本和中国。从1990年阿尔韦托·藤森当选秘鲁总统后,每年都对亚洲国家进行访问,密切彼此之间的关系。1992年智利总统艾尔文访问马来西亚、中国和日本,他强调亚太地区众多国家同智利有着广泛一致的观点。1993年,墨西哥总统萨利纳斯访问了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印度。1994年,乌拉圭总统拉卡列访问中国。巴西总统卡多佐著文指出,巴西政府的对外政策将亚洲置于“特别优先地位”。1996年,拉美国家先后有6位总统访问中国。拉美国家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合作, 呈现出日趋活跃的势头。
最后,美洲和拉美的地区性机构积极推动拉美与亚太地区国家关系的发展。1991年4月,美洲开发银行选择日本名古屋作为其第32 届年会会址。1992年9月,有关拉美经济体系的一份报告指出, 亚洲不仅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活力的地区,而且还向世界提供了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等许多机会,力促拉美国家加强与东亚国家的经贸关系。1993年5 月,里约集团的智利、阿根廷和巴西3国外长代表拉美地区访问日本, 表明拉美国家将深化同日本的关系,促进相互了解,并制定各种新的经济、政治合作方式和措施,推动日本政府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为改善拉美的国际经济环境做出努力。1994年8月,里约集团13 国同中国在巴西利亚举行了双边首次经贸研讨会,探讨推动发展双边经贸合作问题。拉美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经贸往来更趋活跃,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拉美国家之所以积极开拓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首先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亚太地区可以向拉美地区提供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的机会。其次是拉美国家试图改变过分依赖美国市场的状况。发展同亚太地区国家的经贸关系,是拉美国家对外经济关系多元化的又一选择。在拉美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关系中,日本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日本与拉美发展经济关系主要表现在贸易和投资两个方面。日本视拉美为它的原料供应地,以资源开发和发展援助为主要手段,重视私人投资,开展经济和技术合作。拉美是日本的第三大投资对象,日本是拉美国家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到1993年,日本对拉美的出口额为158.7亿美元, 从拉美的进口额为81.16亿美元。日本对拉美的有价证券投资和长期投资, 已从1989年的83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545亿美元。
事实上,拉美国家经济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加强它与亚洲国家和欧盟经贸关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90年代以来,墨西哥与亚洲地区的贸易增长最快,年平均增长28%,巴西和委内瑞拉与亚洲地区的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也在10%上下。近几年,韩国与拉美的贸易额直线上升。巴西已是韩国在拉美的主要贸易伙伴,1995年,两国的贸易额达30亿美元。韩国与智利的贸易也在增加,1995年贸易额为16.36 亿美元,韩国成为智利的第6大贸易伙伴。1996年, 智利与亚洲国家的贸易额超过它与美国的贸易额,占其出口总额的33.3%。1997年2月, 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访问新加坡时,呼吁东南亚联盟与南方共同市场组建自由贸易区。同年九十月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访问中南美洲4 国时表示,希望加强马来西亚与南方共同市场的关系。
与此同时,拉美国家实行的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政策,已引起外国投资者,特别是亚洲投资者的兴趣。近几年,拉美国家政局稳定,地区经济持续增长,来自亚洲地区的投资有了大幅度增加。在拉美地区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是韩国。1991年,韩国公司在拉美投资达1.7亿美元, 到1995年韩国在危地马拉、智利、阿根廷、巴西和秘鲁的投资更达3.4亿美元,主要投在石油勘探、纺织和渔业等部门。1996年,韩国公司宣布计划在3年内增投17亿美元。
拉美引起亚洲投资热的另一原因,是亚洲公司把拉美地区作为进入美国巨大市场的跳板。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从事经营活动的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纺织和玩具制造商,由于受到美国进口配额的限制,转而在拉美建厂生产。由于对亚洲公司实行产品和关税的优惠政策,墨西哥的边境城市蒂华纳市出现许多亚洲公司的加工厂。另外,东南亚私人企业看好巴西提出的南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新加坡的汇丰集团积极购买墨西哥、巴西、智利和秘鲁的金融机构,设法取得这些金融机构的股票,希望扩大亚洲和中南美洲之间的资金流通。
前两年,亚洲国家领导人接连出访拉美国家,有力地推动了亚洲国家对拉美的投资。1996年8月,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对墨西哥、 智利、巴西、秘鲁和哥斯达黎加5国访问, 这是日本首相时隔很久对发展中国家的出访,以推动全面的政策协商。桥本在访问期间,向上述国家提供6个项目,总额为1130亿日元贷款。据报道,到1996年, 日本对拉美的投资已达550多亿美元。
1996年9月,韩国总统金泳三访问了危地马拉、智利、阿根廷、 巴西和秘鲁等国。这是韩国总统首次访问拉美,是韩国为开拓拉美市场,推动对拉美的投资,扩大与拉美的经济关系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经济外交”。在访问期间,金泳三总统反复强调,要大力加强韩国与拉美国家的伙伴关系,要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把双方的经济合作扩大到造船、采矿、冶金和通信等领域,从而为今后双边经济关系的稳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访问中,韩国与阿根廷签署了在能源和航空领域技术合作的协定,与巴西签署了建立政治协商机构、发展旅游、技术转让和提供签证方便等多项议定书,与智利签署了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以及与秘鲁签署了南极科技合作和渔业协定。还宣布在3年内向拉美国家投资30 多亿美元。在访问危地马拉期间,金泳三同危地马拉等4 个中美洲国家总统举行会谈,决定成立韩国—中美洲对话与合作论坛。随同金泳三总统访问的40多位韩国大企业负责人,与当地企业界广泛接触,为寻求贸易机会和合作伙伴,也取得不少具体成果。大宇电气公司的一位官员说,大宇把巴西看做是该公司未来在拉美的最大生产基地,把墨西哥作为进军中美洲和北美洲的桥头堡,计划到2000年投资5亿美元, 用于家用电器生产,并直接在拉美销售。可以看出,韩国试图通过高层访问,加大向拉美投资力度,与拉美国家建立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关系。
自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后,拉丁美洲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给拉美国家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当前,拉美各国正在对经济进行进一步调整。从发展趋势看,拉美国家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将会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
初稿:1999年3月修改稿:1999年5月
标签:南方共同市场论文; 自由贸易区论文; 拉美国家论文; 巴西经济论文; 西班牙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欧盟总统论文; 巴西总统论文; 智利总统论文; 巴西历史论文; 墨西哥金融危机论文; 日本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