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养血固表法与抗组胺药联合治疗,n=42)和对照组(实施抗组胺药独用治疗,n=42),对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分别为95.24%和80.95%,P<0.05;组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比较,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养血固表法与抗组胺药联合治疗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养血固表法;抗组胺药;疾病复发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过敏性皮肤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以风团、剧痒、头痛、腹痛及发热是该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和体征。为此,本文分析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降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复发率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计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均选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分为病例数均为42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3:19,年龄最小23岁,年龄最大68岁,年龄均值为(43.42±3.53)岁,最短病程3个月,最长病程2年,病程均值(1.57±0.46)年。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4:18,年龄最小22岁,年龄最大70岁,年龄均值为(42.35±3.42)岁,最短病程4个月,最长病程3年,病程均值(1.64±0.53)年,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分析工具计算后P>0.05。
1.2 方法
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均予以抗组胺药--盐酸西替利嗪片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为:盐酸西替利嗪片Sig10mg,p.o,q.d。观察组42例患者在采用抗组胺药--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血固表汤进行联合治疗。取黄芪30g,当归20g,防风、白术、熟地黄、白芍及川穹各15g,红花、桃仁各10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21-28d。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风团、剧痒、头痛、腹痛及发热等疾病临床表现改善≥80%或完全消除;有效:治疗后,风团、剧痒、头痛、腹痛及发热等疾病临床表现改善≥50%且≤79%;无效:治疗后,疾病临床表现和体征改善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病情进一步加重和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接受临床治疗期间,除实施的治疗方案不同,其他临床资料经检验后差异不显著。采用分析工具SPSS21.0及卡方检验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予以处理和计算,所得结果以P<0.05表示组间观察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8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数据由表1可知。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主要以抗组胺药物为主,但是抗组胺药物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易发生不良反应和复发。中医认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属于“瘾疹”的范畴,病因较为复杂。养血固表汤主要由黄芪,当归,防风,白术,熟地黄,白芍,川穹,红花及桃仁等药物组成,其中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托疮生肌的功效;当归具有润肠通便、活血化瘀的功效;防风具有解表发汗、祛风除湿的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的功效;川穹、红花、桃仁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的功效,诸药共奏,具有祛风固表、养血滋阴的功效。有报道指出,养血固表汤可改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疾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这一观点在本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效果95.24%,发生嗜睡、疲乏及恶心的几率为4.76%,疾病复发率为2.38%,各指标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综上所述,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比单纯采用抗组胺药治疗更加有益,既可以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有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忠珍.养血祛风方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49例[J].河南中医, 2016 , 36 (11) :1989-1991.
[2]马怀庚.中医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 1 (15) :113-113.
[3]种丽君,赵磊,康维.养血固表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J].光明中医, 2016 , 31 (17) :2556-2557.
[4]李学锋.养血固表法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34例[J].光明中医, 2017 , 32 (8) :1129-1131.
[5]宋晓静.中药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6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3 , 20 (2) :178-179.
论文作者:李玲,赵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4
标签:荨麻疹论文; 组胺论文; 患者论文; 特发性论文; 养血论文; 疾病论文; 病程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