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与腹腔镜在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中疗效比较论文_姜丽,吴少君

姜丽 吴少君

(泰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比较宫腔镜与腹腔镜在直径<5cm的0型、I型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3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直径<5cm的0型、I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0例,采取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肛门排气及下床活动能力更早,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腹腔镜手术相比,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直径<5cm的0型、I型子宫粘膜下肌瘤具有显著的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粘膜下肌瘤;手术指标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222-02

子宫粘膜下肌瘤主要发病人群为30~50岁女性,是威胁女性健康常见的生殖器官肿瘤[1]。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压迫感、不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上仍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案,临床效果较好。本次将对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采取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或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3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经过超声等检查确诊,肌瘤直径<5cm,肌瘤类型为0 型、Ⅰ型子宫粘膜下肌瘤,无恶性肿瘤。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年龄32~54岁,平均年龄(39.46±10.37)岁,病程0.4~3.7年,平均(1.44±0.76)年。对照组30例,年龄34~55岁,平均年龄(39.55±10.48)岁,病程0.5~3.8年,平均(1.53±0.68)年。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术前1d进行肠道清洁,手术开始后,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平卧位,建立气腹,在腹腔镜直视下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术前1d,进行肠道清洁,随后使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缓释栓剂400μg。手术时进行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进行外阴消毒,扩张宫颈。使用膨宫液,控制子宫内压力18~20KPa,在宫腔镜的辅助下,探查子宫粘膜下肌瘤情况。(1)有蒂的粘膜下肌瘤:在瘤体表面进行切割,待瘤体缩小后钳出,最后带蒂完整切除。(2)无蒂的粘膜下肌瘤:先切开肌瘤包膜,再将肌瘤电切成碎片取出,或用取拾钳钳夹、扭转,拧除部分肌瘤,直至肉眼观察无瘤体残留。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包括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肛门排气及下床活动能力更早,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子宫粘膜下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案。传统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恢复较慢,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例如宫腔镜、腹腔镜等,开始逐渐应用于宫腔内占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2]。

在本次研究中,宫腔镜与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切除术均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未出现大出血、中转开腹等不良事件。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38.25±10.47)VS(49.24±13.85)min],术中出血量更少[(40.32±9.74)VS(68.47±20.22)ml],术后恢复肛门排气[(1.19±0.42)VS(2.54±0.46)d]及下床活动能力[(1.22±0.45)VS(2.09±0.81)d]更早,住院时间更短[(3.87±0.52)VS(5.31±1.33)d],差异明显(P<0.05);提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直径<5cm的0型、I型子宫粘膜下肌瘤临床疗效优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在宫腔镜的辅助下,进行电切术治疗,能够保全子宫,不会对盆腔的解剖结构产生明显影响,且手术是经阴道完成,在腹部不会遗留疤痕。同时,在宫腔镜直视下,手术范围缩小,定位准确度更高,对子宫肌层的损伤更小,手术安全性更高。此外,由于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患者耐受性良好,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并发症情况明显减少,避免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严重创伤,比如皮下气肿、腹壁血管损伤等[3]。应注意的是,宫腔镜手术仍具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例如水中毒、子宫穿孔等[4]。应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术前对患者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估,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严格控制膨宫液使用量及子宫压力。若手术时间>小时,膨宫液量>10000ml时,常规使用速尿[5]。

综上所述,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直径<5cm的0型、I型子宫粘膜下肌瘤具有显著的微创优势,具有推广价值。但在肌瘤直径>5cm的情况下,应考虑行腹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6]。

【参考文献】

[1]房秋霞.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治疗粘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14):309.

[2]黄仕美.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21):48-49.

[3]冷金花、郎景和、黄荣丽等.腹腔镜手术并发症34例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36):146-149.

[4]闫春玲.23例子宫粘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24):4563.

[5]晏霞,李显涛,刘长红.宫腔镜术中并发急性水中毒1例[J].医药前沿,2017,7(4):392-393.

[6]李卓,王嘉贤.宫腔镜与腹腔镜在子宫粘膜下肌瘤中治疗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6):2087-2088.

论文作者:姜丽,吴少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8

标签:;  ;  ;  ;  ;  ;  ;  ;  

宫腔镜与腹腔镜在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中疗效比较论文_姜丽,吴少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