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王孟林

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王孟林

佛山市鸿狮混凝土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137

摘要:众所周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就是混凝土施工,因此严格把握混凝土的原材料和质量控制,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严格把关浇筑质量,规范浇筑顺序和浇筑方法,预留合适的施工缝,为浇筑提供质量保障,为工程的质量保驾护航。文章概述了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探讨了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1导言

就现代建设规模大、工期长、要求高的房屋建筑工程而言,混凝土施工也逐渐趋于大体积施工模式,不仅混凝土施工体积大、而且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难度也在加大,加之受施工环境、施工人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混凝土施工时若缺乏严格有效的控制极易出现各种问题,如温度裂缝、冷冻等,从而给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面对今天人们对房屋建筑施工提出的高要求,必须做好混凝土施工。

2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避免建筑工程产生裂缝。当温度降低时,混凝土内部会有拉力,一旦这个拉力的强度大于抗拉强度,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所以为了防止出现裂缝,必须要保证混凝土处于自由状态。这样即使有再大的收缩,内部的拉力也不会产生。混凝土原材料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所以在原材料进厂之前,都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保证质量符合标准。首先,要对水泥的检验报告、合格证、散装仓号、包装仓号、出厂日期、有效期、强度级别等进行全面的检查,此外,还需依据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复检工作,确保水泥原材料的强度、初凝时间、安定性和终凝时间等各项性能指标能够满足施工和规范的要求;其次,对于在施工图纸上有标注的原材料,必须保证产地和设计上是一致的;再次,现场进行检测,合格之后还需要进行取样,并送到相关单位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搅拌制造混凝土的时候,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对混凝土骨料、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材料的投料顺序和计量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同时,还要注重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和搅拌时间都要进行严格控制。若遇到特殊天气,应当根据天气适当增加混凝土中的含水率,对原材料和水的使用量进行调整。并且还要定期对材料进行检验,多次试配混凝土,根据试配结果重新调整混合比。对外加剂的用量也要准确使用,保证误差5%以下,搅拌过程必须充分,保证各种材料都是混合均匀的。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还需要提前对工具、机械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在商品混凝土进入场施工现场之后,要在现场进行相关试验检测,例如塌落度的检测,同时要做好混凝土试块。

3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策略

3.1充分考虑房屋实际需求,制定具体设计方案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充分考虑建筑房屋的受力情况,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设计方案,保证混凝土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在某中低层居民楼设计时,综合考虑其地理环境和用途,选取中低强度的混凝土,将强度等级控制在C20~C30范围内。此外,为了从源头上避免混凝土薄弱位置裂缝的形成,在设计时必须保证薄弱部位抗裂计算的合理性,同时对于跨度大且体积大的梁,需要合理设计纵向构造钢筋位置,调整梁的纵向截面配筋率,以此提高其抗裂性。

3.2保证材料选择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混凝土施工中,材料的质量至关重要,必须根据房屋建筑工程实际需要进行材料选择,并且在具体施工中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以此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形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某建筑房屋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具体从如下四个方面确保材料选择的标准化和规范化:①水泥选择,水泥材料的水热化现象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水泥选择时必须选择低热水泥,并且施工单位在水泥入库前对其质量证书、出厂许可证等证明性文件进行核查,以此保证水泥的安定性、强度和凝结时间等性能符合建筑具体需求;②外加剂,准确地选择外加剂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其中粉煤灰的防裂效果最佳,在混凝土中使用粉煤灰能够调整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脆性。此外,也可选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促进水泥颗粒分散效应的发挥,在该项目中施工人员选择木盖减水剂,加入的木盖减水剂的重量为水泥重量的0.28%,具有显著效果,拌合水减少了12%~14%,并节约了一部分水泥;③骨料,骨料以砂、石为主,房屋建筑中对其要求较高,在选择时必须保证骨料质量高、强度大、物理化学性能好。在该项目中粗骨料选择自然连续级配及碎石,其中碎石最大颗粒的直径不能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25%,同时不能超过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75%,而细骨料则选择中粗砂;④混凝土的配合比,其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具体配比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混凝土性能和强度等级。

3.3科学有效地处理混凝土裂缝问题

施工技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整个建筑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降低施工成本,并且保证施工效果的最佳化。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主要发挥在控制裂缝等方面,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应用可缩小混凝土内外温差,降低裂缝现象发生的几率。例如在某房屋建筑施工中,采取如下施工技术:①浇筑方法,具体施工中浇筑流程为: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持续推移等,在这一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不合格必须返回搅拌站,并且浇筑是如果混凝土处于搅拌好的状态则不得再加入水。此外,严格把控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且新一层混凝土在上一层完全建筑完成后方可浇筑;②控制温度,建筑施工中温度控制方法较多,本项目主要采取调整骨料级配的方法,工作人员将混合料加入到干硬性的混凝土之中,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量,从而降低混凝土温度。此外,也可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适当水或者冷却碎石,以此达到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目的;③振捣方式,该项目在混凝土振捣时,设计三处振捣位置:混凝土坡角;混凝土坡中间;混凝土坡顶,配合合理的振捣操作,以此保证混凝土振捣的整理性。同时该工程在振捣过程中利用振捣棒开展作业,振捣棒必须快插慢拔,在插入下层混凝土时,深度必须大于50mm,且振捣棒移动间距400~420mm范围内。此外,当混凝土振捣合格后,需要将混凝土表面刮平,铺上5~30mm的碎石,在混凝土最终凝结前需要进行模抹搓平作业,作业次数必须超过两次;④约束条件的有效调整,如果混凝土所处环境气温低于其自身温度,施工人员务必准确把握拆模时间,以此避免早期裂缝现象的出现。同时,对于新浇筑的混凝土,施工中尽量提早拆模,拆模后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性材料,以海绵、泡沫等材料为宜,以此降低混凝土的拉应力。

4结语

众所周知,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重大,混凝土的质量不仅会对工程部分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都造成影响。所以,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总的来说,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质量好坏直接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在国家法律的允许范围内,可以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确保建筑工程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廉东方,刘飞.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9):22-23.

[2]许兰.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01):18-20.

[3]吴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5,(07):70.

[4]侯勇.探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4,(18):110.

论文作者:王孟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王孟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