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疼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
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股骨粗隆骨折是最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多发生在老年群体中。股骨粗隆骨折主要是因为骨折疏松和外界暴力因素引发的,而且老年患者的身体各项技能都有所下降,多数老年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以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为了明确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实际影响,特进行了此次研究,现将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随机选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一年中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27例,年龄分布在58岁-75岁,平均年龄(65±3.5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1例,女性患者为19例,年龄分布在62岁--83岁,平均年龄(69.87±4.9)岁。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已知情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排除精神异常、身体其他部位骨折、沟通障碍、器官严重损坏等情况,在一般资料进行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患者病情检测、生活护理、入院指导以及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说出自身的需求和不满之处,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其次,社会支持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积极为患者评估社会关系,包括家庭、朋友等情况,为患者制定具体可行的护理干预计划,鼓励患者家属对患者多陪伴,促使患者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理解。最后,实施康复指导干预,护理人员积极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了解患者手术情况和麻醉情况,对患者引流等进行合理安排,保证患者舒适的环境。对患者疼痛状态和自我感觉进行询问,根据患者情况为患者进行运动和负重练习[2]。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术后1d、7d、15d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共计10分。患者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深。运用Harris量表对患者术后三个月髋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分,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髋关节活动度越好[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对疼痛度以及髋关节活动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则用(x±s)表示,以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发现,术后1d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观察组评分为(5.04±0.66)分;而对照组评分为(7.53±0.69)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5d评分观察组为(3.42±0.31)分,对照组为(5.14±0.53)分,观察组依旧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
经过观察比较,术后三个月,观察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评分为(70.23±7.5)分,而对照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评分为(64.03±6.9)分,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股骨粗隆骨折是常见的一种髋关节性骨折,是指在患者小粗隆水平上方与股骨颈基底发生的骨折现象。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上升,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老龄化的加剧,我国股骨粗隆骨折发病率逐渐上升,并且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常常还伴随着其他病症的出现。因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必须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进行有效地恢复和改善[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7d与15d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3个月髋关节的活动度评分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且提高患者髋关节的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童玮.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6):117.
[2]唐爱媛.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9,40(03):666.
[3]常明皎.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其疼痛及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1):317-318.
[4]孙美洁.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5):288-289.
论文作者:陈欢欢,王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股骨论文; 关节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疼痛论文; 《护理前沿》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