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 030024
摘要: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对于城镇建设的大力发展,使得城市基础建设更加完善。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是用沥青和细粒料两种材料铺成的,厚度较薄,一般不超过3cm,由于沥青施工比较特殊,处治层较薄,强度不高,因为它的作用主要是抵抗行车的磨损等,但它的作用不可忽视,为了增加其平整性,需要提高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技术。本文将先介绍所需的材料,再说明施工要点。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技术
引言
道路建设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工程之一,其影响和作用已经不言而喻。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不断增加,使得人们对工程质量要求不断地提升,急需提升路面的平整度与防水性等性能,为行车人员,创造舒适安全的行车环境。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对提升沥青路面道路的抗磨损能力与大气作用,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技术概论
沥青表面处治是用沥青和细粒矿料分层铺筑,分层碾压而成的一种薄层面层,其主要作用是抵抗行车的磨耗,增强防水性,提高平整度,改善路面行车条件。通常碎石封层、开普封层、雾封层都属于沥青表面处治范畴。沥青表面处治作为一种预防性养护工艺可以有效的减少路面结构的损坏。由于沥青表面处治中沥青与集料接触面积百分率比热拌沥青混合料低,这就造成沥青表面处治中集料与沥青粘结性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沥青表面处治的路用性能。影响沥青表面处治性能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原材料、集料中粉尘含量、温度、水等因素对沥青表面处治进行了研究。
2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表面处治常见的施工现状
2.1沥青表面结构较为松散
因为沥青使用的材料主要为沥青和集料,这两种材料的主要功效是形成合力,然后组成一层薄膜,从而起到保护路面的作用,提高路面的稳定性,但是在现阶段的沥青路面施工中,时间一长就容易发生结构松散的情况,因为在施工中,沥青材料选用不合理,质量存在问题,使得沥青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使工程产生问题,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如果控制的温度不合适,也会使结构松散。
2.2坑槽问题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使用时间一长,路面就会发生出现坑槽,这与材料、施工技术都有着直接关系,因为沥青表面从一开始就不太平整,后期经过车辆的磨损,使得道路面质量下降,产生裂缝与凹槽,不利于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2.3粉尘的影响
集料表面的粉尘是引起沥青表面处治中集料损失的重要原因,粉尘是指集料通过0.075mm筛孔的颗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时,如果集料中粉尘含量过多,那么分布在集料表面的粉尘在沥青洒布后就会粘附在沥青表面,从而阻止了集料与沥青粘结,在经受行车荷载或外来荷载作用后集料很容易脱落从而影响沥青表处的路用性能。为了保证沥青表面处治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在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前对粉尘含量过大的集料应进行预拌或石灰水浸泡,以提高其与沥青的粘结性能,预拌是在施工前采用一定量沥青粘结料和集料进行拌和在集料表面形成一薄层沥青。目前,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交通部规范对集料的预拌效果作了明确要求,集料面积的90%应该被沥青粘结层包裹,通常集料表面应该呈褐色则认为沥青完全覆盖在集料的表面。
2.4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沥青表面处治的性能影响较大,高温泛油、低温裂缝是最典型的表现。在夏季高温条件下,黑褐色的沥青路面具有很强的吸热能力,使得沥青表面处治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很容易产生泛油、推移等病害。在冬季寒冷条件下,由于外界温度很低使得沥青表面处治长期处于低温状态,在交通荷载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裂缝、集料颗粒脱落等病害。
3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技术要点与质控措施
3.1合理选择施工原材料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表面处治施工质量的管控,需要做好原材料质量的把控。在选择施工材料时,要基于道路交通量与气候条件等,来选择沥青的类型,比如石油沥青与乳化石油沥青等。细集料最好使用人工砂或者天然砂,具有级配,并且需要坚硬无风化,还需要干燥无杂质。若砂的含泥量较高,则需要经过水洗,进行处理,以确保施工质量。粗集料级配要符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标准。集料要具有较强的粘附性,通常城市快速路与主干路,使用的集料级配要≥4级,次干路与以下道路所使用的集料,其级配要≥3级。
3.2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前,需要做好基层清理工作,避免存在杂质影响道路的质量。做好施工前试验,确定撒布车性能与喷撒速度以及撒油量。同时还需要做好基层干燥处理,对于强度不够或者存在坑槽的路段,则需要做好整平与修补作业。除此之外,还需要检查沥青撒布车的使用性能,重点检查输油管道以及油泵系统等,在进行喷撒作业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喷油嘴的高度,以确保相同喷撒地点,能接受两个喷油嘴的喷射。
3.3撒布施工
完成市政工程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前准备工作后,便开展撒布施工,基于试撒速度,来进行首层沥青撒布。若使用煤沥青,则需要将撒布温度控制在80~120℃,控制沥青撒布的速度,结合石料撒布机的性能。在进行撒布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若出现缺边或者空白问题等,则需要采取人工处理的方式,做好布撒。接茬处长度控制在1~1.5m范围内,利用铁板横铺在起点与终点,再进行操作。当浇撒二层沥青时,搭接缝要错开,纵向搭接宽度最好控制在10~15cm范围内。按照沥青表面处治施工相关标准,做好施工处理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
3.4碾压作业
在沥青表面处治施工的过程中,完成首层集料撒布后,则需要立即进行碾压,若使用缸筒式压路机,要按照路两侧向中间施工作业的方式,碾压次数控制在3~4次,速度控制在2km/h,重叠长度控制在30cm左右。二层碾压与首层相同,可以使用稍重的压路机,来进行碾压作业。完成碾压作业后,便可以开放道路,不过为了确保沥青表面处治施工质量,要限制车速,控制在20km/h,避免造成坑槽问题与松散问题等。若发生泛油问题,则需要及时做好处理,避免影响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沥青表面处治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考虑到沥青温度降低速度较快,为了能够确保粘结性,则需要做好连续施工控制,做好施工工序衔接作业,合理协调摊铺机与撒布车、压路机,实现同步作业,以确保沥青表面处治施工质量,控制车辆间距。
3.5养护作业
除了乳化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外,其它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可以在完成施工后,便开放通行。但需要做好养护工作,在道路工程两侧,准备粗砂与碎石等,来作为养护材料。单层或者双层的施工方法,其与三层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方法相同,需要加强对质量的管控。封层施工,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分浸入到路面层或者路基层,引发公路病害,对此需要设置封层,控制封层表面空隙。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施工作业的管理,及时做好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查工作,对于不合格的工程,要及时返工处理。
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技术的应用,若能够加强对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要点的管控,极大程度上能够提升道路路面的抗磨损性,提升公路运行的质量,确保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度。
参考文献
[1]孙健.浅谈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34~36.
[2]易路.谈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35):156~158.
[3]朱敏.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表面处治施工技术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34):156~158.
论文作者:鹿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沥青论文; 表面论文; 作业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粉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