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多重协整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商论文,直接投资论文,中国经济增长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复日期:2008-03-13
中图分类号:F121.25;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116(2008)04-0041-07
目前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它不仅增加了社会的有效投资需求,拉动了出口贸易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20多年来的实践也充分验证了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性。但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胆利用外资来促进经济发展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尚缺乏成熟的理论体系,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以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使利用外资更富有成效。
国外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已日渐趋于成熟,这当中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比较先进的统计计量方法的应用,大量实证分析的结论,弥补了简单理论分析的不足。但国内已有的研究大多是运用基于OLS下的传统计量经济模型来具体测算FDI对GDP的贡献大小,这样做如果没有进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可能会产生伪回归现象。另外,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是假设变量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对建模者来说,主要是根据经济理论来选择变量,确定变量间的关系形式,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效应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反映到模型中就可以选择不同的FDI滞后期作为解释变量,这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针对以上不足,本文运用最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协整理论,建模前不先验地建立经济变量之间的模型结构,而让数据生成过程去表现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估计结果更加稳健。在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考察两者之间的交互响应情况和响应途径,进而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
一、方法原理[1-2]
(一)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是对各变量施加了协整约束条件的向量自回归模型。
若VAR模型中的非平稳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在VAR模型基础上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重写VAR模型如下:
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VAR模型基础上的。
(二)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在向量自回归(VAR)中,当某一变量t期的扰动项变动时,会通过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对t期以后各变量产生一连串的连锁作用。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了系统对某一变量的冲击(Shock)或新息(Innovation)的动态反应,并从动态反应中判断变量间的时滞关系。
考虑一个p阶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冲击的s期脉冲响应。
由模型(6)我们可以计算出系统中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比较其不同滞后期的脉冲响应,可以确定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作用时滞。
(三)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
方差分解提供了另一种描述系统动态特征的方法,如果说脉冲响应函数是追踪系统对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效果,那么方差分解则是将系统的预测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所做的贡献。其主要思想是把系统中的每个内生变量(共m个)的波动(k步预测均方误差)按其成因分解为与各冲击相关联的m个组成部分,从而了解各冲击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考察VAR系统中任意一个内生变量的预测均方误差的分解。由k个变量组成的VAR模型
它的均方误差(MSE)为:
(8)
其中是矩阵p的第j列向量,括号内的表达式表示第j个正交化冲击(或新息)对s步预测均方误差的贡献。根据公式(8),可以将任意一个内生变量的预测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的随机冲击所做的贡献,然后计算出每一个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即该变量的贡献占总变量的比例。比较这个相对重要信息随时间的变化,就可以估计出该变量的作用时滞。
二、实证分析
经济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各种经济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文考虑到影响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从国民经济总量、投资、消费、进出口四个方面选取了GDP(国内生产总值)、FDI(外商直接投资)、INVESTMENT(国内固定资产投资)、CONSUME(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EXPORT(出口)五个指标进行协整分析,希望通过多重协整分析,建立多变量长期均衡关系的表达式。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1995年第1季度到2006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经济中的季度数据或大或小都含有季节变动因素,剔除这种因素,就要对数据进行季节调整。本文数据的季节调整使用了广泛应用的X-11方法中的乘法模型。数据经过季节调整以后,还要考虑模型中选取的五个变量序列是否是I(1)的,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如果存在协整关系,则要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季节调整后的序列GDPSA、FDISA、INVSA、CONSUMESA和EXPORTSA进行单位根检验,方法使用ADF检验方法,结果如表1。表1中ADF统计量一栏数字后括号中的数字为滞后阶数。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变量都不能拒绝有单位根,而一阶差分后,所有变量都拒绝有单位根。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季度调整后的时间序列变量GDPSA、FDISA、INVSA、CONSUMESA、EXPORTSA不但都是非平稳的随机变量,而且都是一阶单整的,即是Ⅰ(1)的。
建立具有协整关系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首先要确定模型中变量滞后的阶数。经过多次试验,AIC当滞后期为5时最小(72.31),而SC则在滞后期为1时最小(76.19),难以确定。此时考虑使用LR检验法进行取舍。检验的原假设是模型最大滞后期为1,即p=1,检验统计量为:
确定滞后阶数后,再确定向量自回归模型中协整等式的个数,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具体检验结果如表2。表中*、**分别代表5%、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根据Johansen检验的原假设,在变量滞后阶数为5的情况下,最大特征根统计量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GDPSA,FDISA,CONSUMESA,INVSA,EXPORTSA五个时间序列变量中有四个协整关系。
五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如表3。
协整等式如下:
由以上协整关系式可以看出,各协整系数均符合经济意义,即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出口、消费都有着正效应。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这五个指标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模型的内涵可以通过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来反映。
从协整系数的t检验值可以发现,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协整系数最为显著,说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中国经济增长从长期而言主要应依赖于本国力量,同时也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反映了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是如何在短期动态过程的不断调整下得以维持的。模型估计的整体效果较好,AIC、SC值均较小。
在此基础上利用Eviews软件分别计算GDPSA,FDISA对各变量的脉冲响应曲线,GDPSA对各变量的脉冲响应曲线见图1,FDISA对各变量的脉冲响应曲线见图2。
图1 GDPSA对各变量的脉冲响应曲线
图2 FDISA对各变量的脉冲响应曲线
图1为来自国内生产总值的一个冲击引起的各变量变化的脉冲响应函数图。由图1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GDP一个冲击后,GDP自身存在惯性下降的内力,在第2期以后有恢复性增长与下降的调节机制,在第7期后将保持低水平稳定性增长。FDI在第2期达到最低值,在第2期后开始上升,第4期开始有一个正的响应,在第八期达到一个峰值后稳定增长,同时可以发现外商直接投资长期来看没有趋于零的迹象,表明来自国内生产总值的冲击对外商直接投资有着长期影响。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对来自国内生产总值的冲击响应都很明显,在平稳中有逐步加大的趋势,长期来看也没有趋于零的迹象,表明来自国内生产总值的冲击对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都有着长期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来自国内生产总值的冲击响应较小,始终围绕零值上下波动,表明来自国内生产总值的冲击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没有长期影响。
图2为来自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冲击引起的各变量变化的脉冲响应函数图。由图2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FDI一个冲击后,FDI自身在3期内有着惯性下降的内力,在3期到8期有恢复性增长与下降的调节机制,在9期后将保持低水平稳定性增长。而GDP一直波动较小,围绕零值上下波动,说明来自外商直接投资的冲击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微弱。固定资产投资在第5期前波动较大,并在第5期达到一个峰值,以后反应就比较平缓,并有趋于零的倾向,说明来自外商直接投资的冲击对固定资产投资短期有影响,长期来看影响较微弱。出口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来自外商直接投资的冲击响应较小,始终围绕零值上下波动,说明来自外商直接投资的冲击对出口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长期影响较小。
下面采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分别计算GDPSA、FDISA对各变量的方差分解表和方差分解图,GDPSA对各变量的方差分解表和方差分解图见表4、图3,FDISA对各变量的方差分解表和方差分解图见表5、图4。
表4国内生产总值的方差分解表
Period S.E.
CONSUMESA
EXPORTSAFDISA GDPSA
INVSA
1
257.7260.000 000
0.000 000 0.000 000 100.000 0
0.000 000
2
307.461 7 3.960 225 10.828 63 17.356 80
67.808 98 0.045 370
3
313.545 3 3.068 079 14.923 10 14.701 45
61.761 47 5.545 898
4
351.235 5 3.961 986 24.904 92 14.087 65
47.107 27 9.938 177
5
366.061 5 5.778 269 23.583 09
8.680 951 51.960 27 9.997 422
6
392.255 9 5.667 888 38.595 95
6.307 767 41.017 42 8.410 972
7
416.540 1 4.116 531 35.452 32
5.131 076 39.887 85 15.412 22
8
459.537 3 2.987 766 40.069 70
6.742 510 36.089 85 14.110 18
9
525.354 1 2.403 130 33.991 28
5.688 298 42.352 59 15.564 70
10 580.645 0 2.245 932 38.564 62
7.337 044 37.455 85 14.396 55
表5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差分解表
Period S.E. CONSUMESA
EXPORTSA FDISA
GDPSA
INVSA
1 12.434 32
0.000 000 0.000 000 86.794 47
13.205 53
0.000 000
2 18.017 07 13.217 04
4.986 036 60.988 64
10.611 33 10.196 95
3 26.811 09 24.034 26 11.178 23
35.556 717.060 186 22.170 62
4 38.777 11 22.309 43 14.311 24
32.514 956.292 057 24.572 32
5 52.551 60 21.815 86 13.723 27
33.110 306.746 358 24.604 21
6 62.775 19 16.584 05 10.408 19
40.728 968.028 775 24.250 03
7 73.983 25 18.845 39 15.441 14
35.420 487.754 038 22.538 95
8 83.438 07 23.461 57 15.359 73
28.876 818.034 683 24.267 20
9 94.230 39 23.728 54 17.776 33
26.786 377.458 908 24.249 85
10
100.545 8
21.207 54 15.911 04
28.858 17
10.082 81 23.940 43
国内生产总值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差分解图见图3、图4。
图3国内生产总值方差分解图
图4外商直接投资方差分解图
从表4、图3中不难发现:从短期看,国内生产总值的均方误差主要是由国内生产总值的过去值以及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贡献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贡献较小。国内生产总值的过去值贡献度最大,在40%以上。但从长期看,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呈下降趋势,而出口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则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这时国内生产总值的均方误差主要是由国内生产总值的过去值以及出口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均方误差贡献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贡献都较小,一直在5%左右。
从表5、图4中可以发现: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均方误差,从短期看,影响最大的是外商直接投资的过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但从长期看,外商直接投资的过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对外商直接投资的贡献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的贡献率则不断上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均方误差影响较大。
三、结论及建议
1.国内生产总值对外商直接投资有着长期影响。这说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着显著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意味着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巨大投资机会的增加,从而使外商投资者看好并进入投资[3]。一般情况下,外商在选择投资国家时,是会充分考虑该国的政治状况、经济增长速度、市场需求、投资领域等因素的影响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局平稳,社会稳定,社会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市场需求增长迅速,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外商投资的不断增长。
2.外商直接投资的冲击对各变量的长期影响较小。这说明虽然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较大的贡献,但这种贡献主要表现在短期,长期的影响较微弱。这可能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技术层次偏低、规模过小、一般性的劳动密集型加工项目过多等问题有关。目前外商投资第一产业较少,第二产业集中于一般加工业,第三产业则集中于房地产业,而房地产沉淀的资金给经济走出低谷带来困难,科技水平含量较高的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所占比重极低,这样的投资结构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反而会使未来结构调整的难度更大,代价提高。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结构,严格审批程序,并采取优惠措施重点吸引外商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投资,通过相关产业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
值得指出的是,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均方误差的贡献率在短期内高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但从长期看,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呈下降趋势,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则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上分析说明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都对经济增长起着明显的正面推动作用,但相比而言,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作用要大于外商直接投资,即说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不是同质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相比,同单位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更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另外,还说明中国经济增长从长期而言主要应依赖于本国力量,同时也要利用外部经济推动力。
3.依据Muchielli和Chedor(1999)的分析,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的外资,拥有国内企业所不具备的国际市场经验和知识,更完善的国际销售网络,更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可以大大提高一国的出口竞争力。目前外资企业的出口在中国的出口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可以认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是出口增长的原因之一。
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的结果来看,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期贡献较大,那么中国外资政策的调整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诸如在所得税、关税、土地使用权方面的优惠措施可以适当减少;而如何通过产业关联,为外资企业在当地提供完整的产业链,提高它们的出口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5]。
4.衡量消费的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来自国内生产总值冲击的响应在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因素中是最小的。所以从长期来看,促进经济的增长,最重要的是扩大出口和增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其次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6]。
标签:外商直接投资论文; 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论文; 脉冲响应函数论文; 协整关系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多变量分析论文; 方差分析论文; 经济论文; 协变量论文; 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