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第一中学高二12班,山东 莱芜 271100)
摘要:马克思认为,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中不断弱化的逻辑,在近代中国伦理启蒙的艰难历程中得到了印证。人们为了自由而斗争,却因为自己思想因素的失衡而走向自由的反面,但这并不妨碍思想启蒙对形而上学的弱化。务实的学习西方机械技术等形而下的技艺、形而上的精神之道也不被重视。对于中国形而上学的根深蒂固,胡适的实验自由主义做到了其弱化。形而上学的弱化甚至最终被否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在中国也是如此。存在的本义是为了论证根源其上的其它事物,自身是非空间性和非应用型的,这是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失利的内在根源,也是近代中国形而上学思想不断弱化却弱化程度显著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形而上学;启蒙;弱化
思想启蒙作为本源于西方文明的哲学思潮与社会运动,已然超越其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成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思想精神价值。而思想启蒙对形而上学思想的弱化作用,具体地表现在近代几乎每一位自由主义的积极接引者身上,形成了近代中国形而上学思想弱化的内在脉络。
马克思认为,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了产生、消灭和运动,把变化仅仅归结为单纯的位置移动和数量增减;而另一含义的形而上学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研究超自然的哲学。
与形而上学的绝对和超经验相对立的,是各思想启蒙运动中所蕴含的个体主义、自由主义乃至民族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在近代中国此起彼伏的革命浪潮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中不断弱化的逻辑,在近代中国伦理启蒙的艰难历程中得到了印证。人们为了自由而斗争,却因为自己思想因素的失衡而走向自由的反面,但这并不妨碍思想启蒙对形而上学的弱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严复在《法意》一文中说:“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而国群自由必以变法为先,主张多办学校,他曾论述西洋各国重视教育,对“民不读书,罪其父母”的强行义务教育表于赞赏。因为中国民之愚智悬殊,自然不能胜过人家,此话虽有全面否定和肯定的倾向,但对实学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这种思想,务实的学习西方机械技术等形而下的技艺、形而上的精神之道自然也不被重视了。
胡适师从美国“实验主义”大师约翰杜威,其文章往往富有实验主义精神和建设性。胡适强调做学问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句话注重后半句,不管是研究科学抑或国学,还是研究治国之道,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谨慎,实事求事,不是避开事实问题而去谈理想主义的形而上学,不是抛弃现实问题而去重建社会的形而上学,需要有一种介乎两者之间相互隔离而又融洽的关系,对于中国形而上学的根深蒂固,胡适的实验自由主义做到了其弱化。
在西方,自以黑格尔作为起点的现代哲学展开之后,开始重新开辟道路,开展对传统的革命,加上科学哲学的大体完善,形而上学在19世纪的西方渐成衰落之势。形而上学的弱化甚至最终被否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自然,在中国,规律也无法被打破。
可惜的是,近代中国知识群体总体上对于个人主义的接引存在先天认识不足,后天社会条件缺失的情况。在自由主义视域中对于个体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虽为方法论和伦理学提供根基,但自身不是方法论和伦理学而属于存在论范畴。存在的本义是为了论证根源其上的其它事物,自身是非空间性和非应用型的,这是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失利的内在根源,也是近代中国形而上学思想不断弱化却弱化程度显著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严复《法意》.
作者简介:陈阳,(2000年—)女,汉族,山东省莱芜市第一中学高二12班学生,曾获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经法类。
论文作者:陈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形而上学论文; 思想论文; 近代中国论文; 胡适论文; 自由主义论文; 自由论文; 莱芜市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