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监控中操作伴生信号的屏蔽与优化论文_王惠

电网监控中操作伴生信号的屏蔽与优化论文_王惠

王惠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 四川省资阳市 6413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逐渐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于电网监控中,以调控一体化运作模式的搭建来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有效监管。而基于电网运行异常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致使信息录入不稳、无效信息推送量过大等问题随之产生,严重影响到了电网监控的质量与效率,如何实现对操作伴生信号的屏壁与优化,亟待解决。本文就电网监控中操作伴生信号的屏蔽与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网监控;操作伴生信号;屏蔽;优化;对策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并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电力企业逐渐实现了智能电网的建设,而基于调控天一体化运作模式下,使得电网监控工作面临着新的难题与挑战。因每日大量监控信息的生成,使得相应监控告警窗口中弹出的无效推送信息量加大,此种情况下将直接影响到设备监控工作的高效开展,进而也就弱化了电网运行质量。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针对操作伴生信号的屏蔽与优化问题进行进一步解决。

1、电网监控中操作伴生信号综述

在实际开展电网监控工作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出现很多干扰性信息,而其中多为操作伴生信号,也就是在电网下相应机械仪器闭合实施的过程中,相应插口产生晃动现象,相应信号随之产生,一般情况下,这一伴生信号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下:第一,干扰信号持续时间长。这是基于干扰信号是因机械设备晃动所产生的,因此,只要机械设备处于使用状态下,相应的伴生信号就会素质产生,且带来极大的干扰性。第二,从动作产生到复归这一期间的时间段极短,一般情况下,操作后的一到两秒间,信号会消失。第三,信号量极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接点抖动下,同一信号会因抖动现象的作用,致使会多次重复报出,且不同的设备所差生的信号量也有很大的区别,整体上信号量较大。第四,伴随信号固定。信号的产生都有着固定的间隔,所以使得相应伴随信号在每次操作下的呈现都有着一定的固定性。

2、在电网监控中操作伴生信号屏蔽与优化的对策

为了实现对这一操作伴生信号所带来影响的有效规避,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可结合这些信号所呈现出的优缺点,借助一定的措施与手段来实现对伴生信号的屏蔽与优化,进而规避干扰信号所带来的影响,提高电网监控的质量与效率,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具体而言,可采取如下措施来实现对操作伴生信号的屏蔽与优化:

2.1 借助遥感技术的运用,促使完毕发生效果的实现

事实上,对于操作伴生信号的查找定位而言,相对较为简单方便,借助网络监控能否进行操作,待利用仪器操作数秒后,以所控制间隔进行利用,伴随操作会产生较为频繁的动作复归信号,且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屏蔽,当相对应信号动作后不复归,则就会在屏蔽时间结束时报出。基于该方法下的优缺点为:从优点方面看,借助这一方法,能够在对电网正常信号不带来干扰的基础上,将伴随信号进行有针对性的屏蔽,同时避免对正常信号产生干扰,因此相对较为安全可靠。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当伴随信号不是来自遥控操作设备时,则就难以对这一伴随信号进行屏蔽,受系统与装置自身的影响,当遥控指令发出后,要很长时间相应设备才做出变位反应,此种情况下,则就难以实现对屏蔽时间的有效掌握,时间过长则会影响到异常信号的及时反馈,而时间过段又难以实现对伴随信号的有效屏蔽。

2.2 结合变位信号来实现对伴生信号的屏蔽

以自动化主站程序来实现对设备遥信变位信号的监视,当设备变位后,能够对相应间隔伴生信号复归动作较为频繁的信号进行屏蔽,当对应信号动作后没有复归,因这一屏蔽措施是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屏蔽,所以会在屏蔽时间达到后报出。基于这一方法下的优缺点为:从优点方面分析,此方法能够实现对所有伴生信号的有效屏蔽,包括遥控操作设备,避免对真正异常信号带来干扰,因此,能够实现对伴生信号的安全可靠屏蔽。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遥信信号在进行传输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而伴随信号则因存在“后发先至”的现象,所以就使得部分操作伴生信号难以被有效屏蔽。

2.3 以伴生信号关键字来落实延时屏蔽

基于伴随信号自身的类型较为固定,因此,在设备每次进行变位之后,相应伴生信号也是相对固定的,加上伴生信号本身从产生到消失这一过程耗时较短,因此,则就可在自动化主站下,以信号名称来实现对伴生信号的规避。在实际应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则是通过对伴生信号关键字的提取,相应信号动作后,延时功能启动,在延时时间内相应信号复归,则就为伴生信号并对其进行屏蔽,而如果不复归,则就意味着为不是伴生信号,此时需要将真正异常的信号报出。基于该方法下的优缺点为:第一,优点。能够实现对伴生信号的有针对性屏蔽,且不会干扰到真正的异常信号报出,对任意操作伴生信号都能够实现有效屏蔽;第二,缺点。对于主站设备而言,计算开销加大,一旦是基于设备本身原因下产生这一复归信号,则会产生误判行为,进而也就使得信号屏蔽行为发生错误。

2.4 以防抖机构的运用来实现对伴生信号的屏蔽

基于操作伴生信号产生的原因下,则需要确保设备仪器运行的稳定,进而消除晃动现象以规避伴生信号的产生,而基于很多设备本身具备设置预防的功能,所以能够借助设备数据操作的实施来清除抖动产生的数据,进而也就实现了对伴生信号的屏蔽。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将伴生信号进行彻底清除,而缺点则是设备所给出的抖动信息不够全面,加上产生自身存在的共性较少,因此一些设备难以实现有效防抖动,进而也就无法将伴生信号进行彻底清除,同时实施中进行调试需要关闭电源的行为,也存在一定不便。

3、总结

综上,本文针对电网监控中操作伴生信号的屏蔽与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伴生信号的产生渊源与具体呈现形式,提出了四种屏蔽优化伴生信号的方法。而每种方法各具优缺点,需要结合实际来实现最为合理的方法,以此来实现对操作伴生信号的有效屏蔽,为确保电网监控工作的高质高效落实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晓燕.一体化监控信号管理在电力系统监控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4,32:70.

[2]李华.电网监控中操作伴生信号的屏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1:7.

[3]伍太萍,叶钟海,戴子明,彭世峰.浅谈监控干扰信号的优化处置措施[J].江西电力,2016,02:20-21.、

[4]林英,陆颖铨.变电站集中监控信号优化方案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6:40-41.

论文作者:王惠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电网监控中操作伴生信号的屏蔽与优化论文_王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