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学生物教材案例及其启示_香港中学论文

香港中学生物教材中的案例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启示论文,教材论文,案例论文,中学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 1005-2259(2009)07-0016-02

“案例教学”最早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朗道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教授创立,后来这一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律教学和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教育领域的教学,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和内涵。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香港中学生物教材广泛使用的是牛津原版《基础生物学》,该教材共3册,分6个部分,由25章组成,其内容与我国大陆的初中及高中生物内容相似。在课本中每隔几章有一个“融会贯通”栏目,这个栏目是以一个具体事件为背景,有图形、事件说明及提出的相应问题,背景资料是学生熟悉的,要求应用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加以分析,并回答资料中提出的问题。

1 《基础生物学》中的案例示例

本案例选自《基础生物学3》第三部分:维持生命。本部分共由4章组成:第十六章(哺乳动物的协调);第十七章(哺乳动物的体内平衡);第十八章(植物的生长反应);第十九章(身体防御)。本部分的内容相当于我国大陆新课标教材中的“稳态与调节”内容,包含有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激素调节及免疫调节等内容。在第十九章后有一个“融会贯通”栏目,内容如下:

昨天志强参加运动会。请与你的同学、老师一起分析这天发生的事情,并讨论怎样解答下列的问题。(见表1,与课题有关的章节已列于问题末)

表1

续表1

2 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融会贯通”栏目的内容实质上是一个生活实例,将此生活实例作为学习案例,应用本部分所学习的内容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解释案例中的各种生理现象,这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

2.1 案例来源于生活

“融会贯通”栏目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这个案例中的主角是学生,因此学生感到亲近,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案例所要应用的课本知识也是本部分刚学习过的知识,这样学生既有知识储备,也有生活体验,学生的讨论必然会顺利进行。

在案例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由于缺少案例而苦恼,实际上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与生物教学有关的生活、生产、环境实例,而这些实例是学生熟悉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但需要教师不断关注和积累。如某学生患感冒,其发病过程和治疗经过就是一个案例,不少人都患过感冒,这就源于学生生活。又如,太湖蓝藻大暴发,就是一个环境污染实例,可以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2.2 案例图文并茂

每部分的“融会贯通”都配以图形,并且用文字加以说明。这种图文并茂的案例,是我们在设计案例时值得借鉴的。我们所使用的案例一般都是大段文字,信息提供方式单一,学生阅读案例时有疲劳感,也不利于学生理解案例情形,当然会影响学生的讨论。因此,我们在设计案例时,也应该配一些图形,在上课时还可以应用视频,这样给学生提供多种信息获取途径,也会改变一般人认为的“生物学枯燥乏味”的错误观点。

2.3 案例问题提示明确

“融会贯通”栏目中提出的问题与案例中所发生的事件一一对应,并且提示所要应用的知识(如指明是哪一章的内容),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能够明确所要应用的知识,不会使学生为寻找所需要的知识而苦恼。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我们在提供案例时,一般不给予相关提示,结果导致学生无所适从,长期下去,学生会对这种学习缺乏动力,同时还会使学习效率下降。因此,在设计案例问题时,应该根据提供的案例,逐步设问,并且要作适当提示,尤其是开始进行案例教学时,随着案例教学的深入,提示内容可以适当减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当然这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考虑。

2.4 案例内容针对性强

“融会贯通”栏目中涉及的内容不仅具有一定的生活情节,而且这些内容涵盖了多章内容,是对本部分内容的总结与应用,因此,针对性强。通过案例的分析来总结与提炼本部分的各章内容,避免了简单、枯燥的重复,使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应用学过的知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融会贯通”栏目中的案例与我们目前倡导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学科能力是密切联系的,这也要求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该针对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尽量图文并茂,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案例教学落到实处。

标签:;  

香港中学生物教材案例及其启示_香港中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