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是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制度_股份制论文

股份制是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制度_股份制论文

股份制是适合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制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发展论文,股份制论文,高技术论文,企业制度论文,适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内外高技术产业崛起和发展的历程表明:高技术企业明显地具有技术知识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经营风险大和国际化趋势等特点,因此,高技术企业所实行的企业制度必须有利于促进高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从而使必需的资金、物资和各种生产要素摆脱不同所有制的束缚,迅速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开发的优势;使巨大的投资经营风险得以合理的分散;使高技术企业真正拥有其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以市场为导向,健康地发展,并多渠道多形式地进入国际舞台,参与竞争。

股份制就是符合这些要求的国际通行的现代企业制度,高技术企业实行股份制的优越性在于:

1.创造一种好的经济制度

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高技术企业成为一个“孵化器”,高技术或其产品一旦孵化成熟,就应以权益出售的形式脱离母体,独立进入市场,由擅长于实现高技术产品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投资经营者将其发展成新的产业,而科研院所等高技术企业则再从头开始新的孵化过程。然而,受传统管理模式和经济利益的影响,主管单位往往不愿让其脱离母体,而且,对高技术企业干预较多,影响企业的自主经营。高技术企业实行股份制后,主管单位以国有资产所有者或代表的身份,按投资股份平等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享有相应的权益。建立这种有效的权益保障机制后,投资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十分明确,可以避免高技术从其母体分娩时产生的痛苦。

2.明晰产权

同其他企业一样,现有的高技术企业投资形式和产权性质比较模糊,产权归属没有明确界定,有的一时也难以界定。因此投资者和经营者都有一种不稳定感。由于产权不清,增值资产的性质不易确定,归属意见不一致,致使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影响了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股份制作为一种产权模式,以既定的所有制关系为基础,不改变资产的所有权。产权明晰后,国有资产及其增值资产和内部职工权益都得到确认,从而增加企业的凝聚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同时也可以避免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3.筹集资金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在短期内得到巨额资金的支持。我国传统的投资结构是前面有科研经费投入,后面有生产资金和技措资金,恰恰在产业化这一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上投资出现了断层。一些市场前景诱人、经济效益良好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往往得不到资金上的支持。科研院所拿不起,金融单位不敢拿,生产企业不愿拿,因此阻碍了产业化的发展,造成高技术产业规模不大,形成不了规模经济,无法参与国际竞争,这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发展方向格格不入。股份制企业具有向社会融资的渠道,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资金,使社会消费资金转为永久的生产资金。向社会筹集资金,既吸引社会组织和个人参股,使股东多元化,分散投资风险,又能为那些具有创业精神和胆识的人士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

4.保障无形资产的合法权益

科技成果等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在现实生活中其合法权益得不到尊重和保障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害,由于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者、高技术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和高技术企业的创办者的创造性开拓性的劳动很难得到应有的报酬,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在股份制企业中,最能体现高技术特色的无形资产可以作价入股,也可以用个人股的形式奖励对创办高技术企业有贡献的人员,因而使无形资产的合法权益受到尊重和得到保障。这有利于企业增强凝聚力,吸引和集聚人才,发挥智力资源的优势,促进高技术企业的迅速发展。

上海市有机氟材料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抓住机遇,创办股份制公司,大大地促进了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取得了在经营规模、成果扩散、产品发展、经济效益等诸方面的快速发展。

研究所专门从事有机氟高分子新材料和含氟精细化学品方面的研究开发,集科研开发和生产经营于一体,是上海市高新科技企业。三十多年来,研究所在研制开发国防新材料的过程中,形成了氟塑料、氟橡胶、含氟精细化学品三个方面的特色,开发投产了八大系列七十多个新产品,同时积累了一大批有市场需求的可以产业化的高技术成果。研究所是上海市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从1979年起取消事业费,逐步走上“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道路,研究所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增长。虽然不少新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70%,但是生产规模明显偏小,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经济效益也不高。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研究所确定了办成科工贸一体化的高新企业的目标,因此必须抓紧成果产业化,增大生产经营规模。目标确立后,资金的缺乏成了成果产业化的拦路虎。四氟乙烯是整个有机氟工业的基本单体,是扩大有机氟新材料生产规模的龙头。研究所开发的水蒸汽稀释裂解新技术达到国际上八十年代的先进水平,先后转让给国内数家大中型有机氟生产工厂,使全国单体年生产规模达到7500吨。然而,建设一个四氟乙烯新车间需要数千万元的投资,这对于固定资产净值仅2000多万元的研究所来说,简直是难以办到的事情。

不断深化的改革给研究所带来了不可多遇的机会,研究所有幸成为国内首家研究所改制成股份制公司的试点单位。1992年研究所以相关资产投资设立了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向社会筹措资金9600万元,为有机氟新材料这一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的保证。这些资金首先满足了建设四氟乙烯车间的需要。公司又投资在浦东新区新建一个工厂、扩建一个工厂,将氟里昂代用品F-152a的生产规模扩大了几倍,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同时为公司提供生产原料。公司还出资收购了常熟致冷剂总厂的80%产权,建设公司的原料基地,紧接着再追加投资,将一些高技术成果在那里搞成产业,新产品的出口创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另外,公司投资改建、扩建了氟橡胶、F46、全氟丙烯等新产品的生产装置。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公司将筹集的资金投入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大规模多品种,从原料——单体——聚合物——加工形成有机氟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了3-5%用于科研开发投入,保持其在有机氟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保持发展后劲,使可供产业化的高技术成果源源不断地开发成功。在高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研究所还不断地把开发成熟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的高技术产品转移到其他企业,如四氟乙烯单体生产技术、悬浮聚四氟乙烯树脂、氟橡胶等。在转移高技术产品方面,研究所真正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通过高技术的梯度扩散,我国的有机氟材料产业越来越大,已形成一个有机氟高分子新材料的企业群。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有机氟新材料的应用范围日益增大、产品市场潜力巨大。根据蒙特利尔条约,我国将于2010年全面停止使用氟利昂,国内外氟利昂代用品的销售市场同样十分巨大。含氟有机化学药物的研究开发发展迅速,形势喜人,经济效益超过已有的有机氟产品。因此,世界性化工公司如DuPont、3M、ICI、Elf、Atochem、Daikin等都在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有机氟材料新产品、新品种、新品级,拓宽有机氟产品的应用范围,向下游产品延伸,形成产业化,不断地扩大其生产经营规模,向世界各国扩展。现在,各大公司纷纷来华寻找合作伙伴,开拓中国市场已成为一种新的态势。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公司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通过与外国公司建立合作实验室、合作开发等途径,不只是解决一部分研究开发费用,更重要的是为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和加速进入国际市场的大循环创造有利的条件。公司还积极与几家国际著名公司洽谈,探讨成立合资企业的可能性,通过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加快产业化步伐。

研究所利用股份制不仅筹集到可观的资金,解决了急需的资金、问题,而且通过机制转换,加强了市场意识、改善了内部管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投入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和谐,综合量化指标大大地改善,因而资产规模和生产经营规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下表列出研究所成立股份制公司以后经济情况的变化。

年份 19921993199419951996

总资产(万元) 11860

18808

22664

24537

28954

股东权益(万元)992214294

14992

14802

15050

主营收入(万元)4397657913696

15599

23225

股份制公司成立当年,研究所投入2500万元资产和500万元无形资产,从社会筹集资金6800万元,年终股东权益达到9922万元,总资产为11860万元,主营收入比上一年度的3372万元增长30.40%,达到4397万元。到1996年底,股东权益、总资产、主营收入分别达到15050万元、28954万元和23225万元,分别增长151.7%,244.1%和528.2%,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1.0%,25.0%和51.6%。可见,股东权益的稳定增长,国有资产年增长率达到11.0%;主营收入的平均增长率远远高于总资产平均增长率和股东权益平均增长率。比较1996年和1992年的主营收入和总资产数,总资产增加数:主营收入增加数为1:1.10,投入产出比高于一般化工企业。

实行股份制改制,对上海市有机氟材料研究所的发展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上海市有机氟材料研究所抓住机遇,成立股份制公司,不断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创办高技术企业,推动高技术成果产业化闯出了一条新路。

标签:;  ;  

股份制是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制度_股份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