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
[摘要]目的:分析将优质护理服务用于小儿病症肺炎的护理过程的质量和效果。方法:选取二零一四年一到十二月某院儿科门诊接收、治疗的儿科肺炎患病者一百零八例,将这些取例进行随机分,分为常规组和非常规组即优质组,各五十三例,常规组进行与平常无异的常规护理,非常规组在一般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进行优质护理,然后得出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非常规组合满意度达到92.5%,有效率则达到98.1%,明显比常规组分别高出75.5%和86.8%该差异都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儿科肺炎的护理中,不但能够大大增加医患及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而且还能提升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肺炎;质量;效果
呼吸系统疾病肺炎于儿科之中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病症,婴儿幼童患病者数量较多 。年龄在三岁以下的幼童偏多,因为这个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和成年人略有不同,免疫系统功能较薄弱,上部呼吸系统呼吸道易感染蔓延不愈或者在支气管发生多次感染,容易导致婴幼儿憋喘性肺炎,加上心力衰竭是导致许多婴幼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在该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精细贴心的护理至关重要,可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几率。选出某院儿科住院部治理的肺炎患病者一百零八人,分析患者的护理工作的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措施
(一)基本资料
选用二零一四年一至十二月份某院儿科住院部接收诊治的幼儿肺炎患者一百零八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将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常规组和非常规组,每组各五十三例,男女各二十七例、二十六例,年龄四个月到九岁,平均年龄(4.7±1.5岁),两组对象平均患病时间为(5.2±1.8)天。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之后的差别在统计学无意义 。
(二)措施
两组儿童患者都进行针对病症和病因的治疗。比如抗菌型药物和抗病毒型药物,必要时候进行吸氧的治疗 。并对两组分别采用以下护理方法。
1、常规组
实行常规护理服务,予以患者抗击感染和止痰化咳的护理 。
2、非常规组
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详细内容如下
第一,仔细观察病情,监控并检测患儿的心跳、血压等多项生命体特征。
第二,把治疗患儿的护理中融进体位护理和舒适护理,尽量采取措施改善患儿的呼吸系统功能,呼吸略困难的患儿采取半仰卧体位,并经常改变体位,尽力降低肺不张的发生几率。
第三,保证充足的护理使呼吸道保持顺畅,按时清除患儿口腔及鼻腔内存有的分泌物。患儿如果发生痰较粘稠不容易咳出的情况,则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药品促进排痰,年龄较小的患儿还需要加以喂奶或喂食等护理。
第四,静脉留置针方面的护理,使用之前需进行仔细、严格的消毒操作,为了避免患儿发生局部血管肿胀,需要采用按压或者热敷的办法,在患儿静脉药滴注过程之中,需要做好仔细护理。
第五,关于心理方面的护理,患病儿童因为疾病的影响,极易出现紧张、忧虑、焦急等不良情绪,也容易加大患者家属的负担。因此医院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增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告诉家属有关本疾病的知识和治疗的过程、注意事项,及时消除家属的忧虑,另外可以通过给儿童患者讲童话故事,观看动漫等,转移患病儿童的注意力。
第六,给患者营造一个合适舒服的病房环境,保持环境清洁和卫生,每日对患儿病房进行消毒,阻断感染源的扩散。多开窗,保持室内通风,保证病房内有清新的空气。保持患儿病房的室温在二十三摄氏度,湿度在50%左右,病房内的窗帘等用暖系色调,降低患者的恐惧心理。
第七,进行生命健康和饮食指导教育和宣传,指导患者家属培养患者儿童的健康的饮食作息习惯。患儿进食时应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例如水果蔬菜类,严禁刺激性食品,遵循每天少食多顿的护理原则。
经过治疗后, 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对医院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
(三)效果评定依据
1、成果评价
(1)明显见效
胸部拍片、白细胞等多项生命指标均正常,身体温度降低,临床上出现的病症消失。
(2)见效
临床中的多数指标经检测已经恢复生命正常水平,病症得到了有效的好转。
(3)好转
临床中的少数指标经检测已恢复正常,病症有改善。
(4)无效
临床上所有检测指标以及出现的病症毫无改善,甚至出现某些患儿病情更加严重的情况。合有效率等于明显见效率加见效率加好转率。
2、满意度评定依据
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让患儿家属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关于满意程度的调查表。问卷总共一百分,问卷内容包括:医院护理员工的工作态度、患儿病房的室内环境以及家属、患儿的心理等重要内容。八十分以上为满意,六十分以下为不满意,六十分到八十分之间为比较满意。合满意程度则等于满意率加上比较满意率。
(四)统计学的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学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计算资料运用 进行检验,将差异P小于零点零五视为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二、结果
(一) 将两组患儿护理之后的效果进行比较
常规组的总有效类有52例,非常规组即优质组的总有效类为46例,可得出结论,优质组的护理效果显然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三、讨论
肺炎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病在婴幼儿童群体之中,肺炎的疾病机制主要由病原体发生感染、被吸入或过敏等许多因素导致,患病婴幼儿在临床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烧、咳喘、呼吸发生困难,听诊可以闻之及两肺存有湿罗音。小儿肺炎疾病还极其容易引发一系列许多并发病,在导致婴幼儿发生死亡的原因中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在儿科中呼吸类的病症中,肺炎的发病率居首位,属于儿科呼吸系统的常发类疾病。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对其他人体器官产生巨大的影响,经常会导致患儿及患儿家属的烦躁、焦急和忧虑等负面情绪。而只采用普通常规的护理形式不能对患儿及家属的担忧和焦虑感的降低起到作用。在研究中证实,专注于心理方面的优质护理会从整个治疗的过程中的每个方面采用非常细化的操作,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患儿家属的产生负面情绪的几率,还能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以及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
经过本文的研究调查显示,两组患者经过精确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优质组的总有效例数为五十二,而常规组的总有效例数为四十六,可得出优质组的护理效果显然超越常规组;常规组的合满意度百分比为75.5%,而优质组的为92.5%,显然优质组大大超越常规组。优质护理服务是以病人为根本中心,强化了基础护理,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已提升,将优质护理服务加之贯穿在患者整个的护理的过程中,从而大大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加强治疗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被用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肺炎的护理过程之中,不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以及治疗效果,而且也能明显增加患儿及患者家属对医院和医院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所以优质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总而言之,合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对医院的整体形象有提升作用,对于患儿也有着促进康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冰峰.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11,(30):74.
[2]白云静.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125.
[3]朱丽敏,陈明华.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313.
[4]李慧玲.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3:124-125.
论文作者:1.白雪, 2.石艳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0
标签:患儿论文; 肺炎论文; 患者论文; 常规论文; 儿科论文; 家属论文; 效果论文; 《名医》(学术版)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