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岩土勘察质量因地质体的特殊性、工作难度系数之大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往往具备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特点,许多潜在的因素影响着岩土勘验质量的好坏。而好的管理制度可以提升勘验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加强监督可以帮助提升勘测水平,更重要的是,勘验人员要在心中形成坚定的质量意识。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勘察;勘察质量
1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特点
1.1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核验过程比较复杂
因为岩土勘查工程的勘察目标以土层以下的地质元素为主,这些是人类不能直接看见的,而且这项工作的程序往往是一次性完成的,如钻探工作。这样一来,质量核验的过程就难以对勘验现场进行准确地复原,这无形中就增加了质量检测的难度。
1.2勘察质量问题存在着较强的潜伏性,不易及时显现
由于岩土勘验工作是在地面之下进行,涉及的面积广泛,难度之大可以想象,因而勘验报告所得到的结果往往会带有试验人员的推理成分,以至于潜在的质量间题不易被察觉,久而久之,却会显现出它的危害性。
1.3岩土勘察质量关乎建设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高质量的岩土勘察工作报告可以为工程的方案和施工的计划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充分了解自然环境和建筑物的关系可以帮助工程师合理利用有利地质条件,规避和改善不良的因素,使工程的开展安全、顺利,不耽误工期,并符合最终的工程标准。
2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管理常规方法
2.1 制定行业间的勘察技术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工作
随着我国各项工程建设的需求和速度发展不断加快,制定出相应的行业间的标准是增加整个行业规范化的管理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在建筑、公路、水利水电等工程建设行业都对其制定出了相应的地质或岩土勘察工作上的相关规范,并且也同时出台了同行业规范相匹配的试验、观测等技术上的规程规定,这样的规范和规定的出台成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有力保障,为勘察工作的正常高质量进行提供了管理上的依据,使各行业间的岩土勘察工作成为有标准可依的整体。
2.2 在岩土勘察的工作运行过程中要重视三个管理环节
在岩土勘察的工作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将勘察纲要的制定、外业勘察测试原始资料的获取、内业资料整理这三个环节展开有效的管理,在这三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中既包括主动的措施又包括被动的措施,比如对勘察纲要的质量审批工作就是属于事前的主动的质量控制措施,而对于勘探资料进行的中间环节的检查和验收则是属于事中的质量控制,但是属于相比之前的审批是被动的质量控制措施。
2.3 推行技术经济责任制
在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中可以将勘察设计单位的工作体制改为技术经济责任制,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能够将责任具体的分配下去,使参与到勘察工作的人员对自身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勘察质量的管理给予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阻碍,一定要加强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的管理力度,从而有效的提高对勘察的质量保证。
2.4 建立起一系列完善的质量检验制度
在目前的大多数岩土勘察单位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相应的质量检查制度,对校对、审核等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进行了责任制的落实。目前勘察单位的企业都是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所以在质量上的严格控制和更加规范化的管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3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
3.1从外业工作方面分析
3.1.1 对地下水的测量不够重视
对地下水进行测量, 是岩土工程勘察外业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地下水位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而勘察单位对地下水的测量不重视,甚至忽视这一项测量工作,会给整个建设工程造成严重影响。 有的勘察单位在勘察过程中,出现勘察地层中既有潜水含水层又有承压含水层的情况下,没有对其实行分层测量,从而导致勘察结果中,地下水勘察质量不明确,给建设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 勘探点的深度不符合要求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勘察的具体深度,一般取决于勘察点的基础结构,基础结构的形式不同,具体勘察点的深度也有所不同。 但是,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对勘察深度没有进行准确的计算,不规范的勘察现象层出不穷,在勘察市场竞争相对比较大的地方,不规范的勘察更加普遍。
3.1.3 勘察中原位测试、取样不规范
依据勘察相关的规定中, 岩土工程勘察的原位测试及取样件数不能低于 6 组, 而且需要保证原位测试、 取样的代表性、均匀性,保障勘察结果中的数据准确、可靠。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勘察单位基本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原位测试、取样的工作,有的件数不够,有的件数够了但是没有考虑其代表性、均匀性,从而导致原位测试、取样分析出的结果和实际情况有出入,影响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
3.2从内业工作方面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之后, 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勘察的数据结果编写勘察报告, 但是目前编写勘察报告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具体为:①数据资料整理的不规范性,工作人员在对勘察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之处。②勘察报告内容的表达方式不规范,这就使得勘察报告使用者在利用相关数据信息中存在着较大的难度。③勘察报告重点分析了各方面的数据结果,而缺乏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4岩土工程勘察改进措施
4.1加强规范化建设
4.1.1 加强岩土工程市场的有效规范性处理标准
按照有效的建设程序规划标准, 对市场的相关处理标准和处理形式进行合理的分析,推行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办法,尽快提升监理水平,制定合理有效的建设程序。 按照勘察、设计、检验分析、施工的顺序完善工程效果。 尽可能的提升自然规律的处理效果,依靠政府的法律法规标准,不断完善实际有效的实行主体,全面的进行监督管理,提升工程推进效果。
4.1.2 加强市场的规范性处理水平
按照土建工程实际规划制度标准, 逐步加强人才的规划性管理,不断完善勘察设计水平,对实际的勘察设计市场进行规范处理。 同时,需要尽可能的完善土木工程的施工制度管理标准,采取有效的资质管理办法,逐步规范市场,提升市场的准入价值,不断完善勘察水平,确保岩土勘察技术的有效提升。
4.1.3 加强勘察质量的规范标准
采用国家统一规范的制度标准进行规范, 尽可能的满足勘察设计的体系规范效果。 运用合理的方法,不断完善岩土工程有效实施的技术标准,改进持续方式和方法,逐步提升设计效果,确保勘察设计的施工合理性,符合现场实际施工的技术需求。
4.3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①在编制岩土工程勘察纲要之前应到工程现场踏勘,搜集有关勘察作用安全的资料,明确工程类型、结构、基础埋深以及基本荷载情况等,掌握工地地下管网的分布及深度,仔细查看地上电线的分布及高度,确保钻孔成功避开各种管、线。②要在勘察纲要中编写关于安全生产的防护措施, 强调勘探作业对各类设施、各种管线的安全所采取的措施;明确当勘察作业若遇到架空线路要采取的防护措施,且务必满足最小安全距离,如果确实不能满足,就要站在安全生产的角度应用技术措施。③在勘察前进行设备安全大检查。要全面实施对勘察设备的安装、使用、保养、维护等的安全检查,严禁使用存在故障的或缺少安全防护装置的勘察仪器、设备,在确认各种设备均处于安全适用状态之后方能进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的勘察质量和管理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重中之重,所以要充分的重视起来,制定出相应的管理规范并且将质量意识进行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将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王忠.浅谈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的质量与管理策略[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132.
[2]金向红.探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及质量控制办法[J].门窗,2015,01:178+181.
[3]詹俊,张正强,刘军.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的质量与管理策略[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121+123.
[4]何国.高寒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8:300.
[5]许兴,黄京.岩土工程勘察室内土工试验质量及管理[J].江西建材,2014,23:219.
论文作者:张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岩土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工作论文; 标准论文; 措施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