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轨道交通作为交通行业发展的关键,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安全事故,尤其是在调度指挥的工作中,一旦调度指挥不合理,也将对轨道行车调度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文章对轨道行车调度指挥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分析,列举出影响地铁行车调度指挥的几点因素,作者结合自身的经验提出了几点策略,以促进轨道交通行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策略
1行车调度的概念
行车调度是调度部门中一项最为重要的核心工作,在这项工作中行车调度人员肩负着列车的运行、安全知识的贯彻和完成运营计划的重要任务。时间划分制和空间划分制是当前组织列车运行的常用方式。所谓时间划分制就是指列车司机按照行车时刻表,在规定的铁路区域和规定的车展中进行运行,在时间的分割下对列车的运行做到安全保障工作。空间划分制度指的则是规定的列车前方必须要有着充分的空闲路线,从而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司机需要根据相关的证件将列车驶入规定地点。
2地铁行车调度工作的内容
2.1行车调度指挥框架。
行车调度指挥的组织框架如下图所示:
图1行车调度指挥框架
2.2行车调度岗位的主要职责。
在实际运营组织工作中,要按照相关的原则和方式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值班领导的命令和指挥进行服从,和电调、环调等进行配合,以便更好的保证行车的顺利运行。同时在这项工作中还需要对行车的设备运行进行监控,及时对相关的故障记录进行记载,保证问题的及时处理,并将安全隐患进行合理处理和控制。此外还需要对上级部门传达的运营指令进行的发布,及时布置和检查相关的行车工作计划,在保证行车的顺利运行过程中,还应该对领导所布置的工作进行有效完成。
2.3 行车调度岗位工作的流程
调度员应提前到岗(至少10分钟)了解交班情况,主要内容为:(1)时刻表:当日所执行的时刻表、运作命令及有关要求;(2)施工情况:上一班施工遗留情况、本班的施工计划及车辆段内影响列车出入车辆段的施工、接触网供电情况;(3)运营情况:车辆、信号、供电、线路等设备故障处理情况和运营状态;(4)列车使用情况:本日使用过的加开车次、晚点、抽线等情况,上线列车车底/备用车及对备用车司机调备情况;(5)重点工作:领导重点交办事项;本班的重点工作及需要跟进的工作;(6)交接班台账、施工计划、规章文本是否齐全;(7)行调通报本岗位的工作情况及注意事项,听取值班主任布置本班工作任务及上级指示,学习新文件及规章制度,做好班前预想;(8)接班时,接班行调向交班行调了解运营情况,是否有新接报的故障,明确后接班(若接班时,交班行调正在处理故障,原则不进行交接班,待故障在可控范围方可进行交班,接班行调有义务协助交班行调处理故障);(9)接班后,接班行调检查中央信号设备上的权限分配情况、检查无线通讯设备的通话质量、检查运行图是否完整、正确。
3地铁行车调度指挥的影响因素
3.1不健全的行车调度体系
地铁相对于其他的交通工具来说,具有安全性高、速度快这样的优势特点,但是我国目前针对地铁行车调度没有一个合理完善的调度体系,没有一个能够实际参考的标准,不仅不利于地铁正常的运行,而且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这样的情况。同时在现有的行车调度体系当中,许多原则在规定上不具备操作性,地铁运营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地铁行车的安全运营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受到了发展限制,所以要完善我国地铁的行车调度体系,才能促使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和进行。
3.2调度指挥现场的管理不到位
影响地铁行车调度指挥的因素还有现场的管理,调度指挥管理人员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对调度指挥工作的基础理论部分和安全常识部分没有起到一定的重视程度,对安全组织的监督检查制度也不够力度,导致指挥员对行车调度的判断以及行车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以外情况不能够仔细分辨,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行车调度员对列车的工作状态都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掌握,对列车的行车安全以及乘客的人身安全都形成了潜在的威胁,一旦出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3.3行车调度人员的专业素质
虽然地铁现在是一种主流的交通工具,但是地铁行车调度的专业人员却是少之又少,现有的地铁行车调度人员大多数也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培训,对安全检查工作的力度也不够大,基本上工作状态就是“马马虎虎”,在没有出现重大事故之前,对安全检查、行车调度人员的自身能力和素质都没有起到应该重视的态度。行车调度管理人员对行车调度的规律没有进行仔细的研究,也没有能够吸取之前的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最终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况,行车调度人员的专业素质是能够直接影响行车调度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3.4设备的安全保障
地铁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设备很多,而且这些设备的分布区域也十分的广泛,但是目前我国地铁还没有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行车调度设备,导致现有的设备在使用效率以及性能上都有很大的阻碍影响,所以地铁运行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安全保障。地铁的现有设备在实际的操作运行过程中,相对来说效率比较差,更新换代也比较慢,不仅没有一套完善的行车调度体系,而且没有很有效的形成一套科技化、网络化、现代化的设备体系,导致当前的行车调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4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应对策略
4.1规范行车调度命令
地铁行车调度相关人员要以行车台为调度指挥安全工作落实的出发点,加强对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重点环节的有效控制,逐步完善调度指挥安全监控体系。计划员要从多个环节入手加强对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关键环节的重点卡控,如调度命令、阶段计划、行车组织、施工组织等,及时巡查地铁行车台的工作情况,如果一旦发现隐患则需要对现场人员下发命令,经现场人员检查确认之后立即加强与调度员之间的有效联系,从而调整并处理地铁行车调度。
4.2提高调度人员素养
要不断提高调度人员的综合素养,为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的落实提供高素质、强能力的人员。一方面,要提高调度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要求调度人员对所监控管理的地铁行车路线要有全面了解,做到对规章制度条款及制定原理的熟稔于心,及时向经验丰富的老调度人员请教相关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岗位业务水平,以便在多烦复杂的工作开展中做出科学有序的调度指挥。另一方面,要提高调度人员的思想意识,培养调度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优化以是,以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做好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
4.3健全调度指挥安全管理制度
做好地铁行车的调度指挥安全工作则需要不断健全调度指挥安全管理制度,对地铁行车调度的每个人员的岗位责任进行设置,确保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落实到实处。同时,调度指挥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做到透明公正、系统严谨,以高度的责任感确保各项制度内容的规范合理。此外,加强对调度指挥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建立与之相承接的监控机制,做到奖罚分明、高效严谨,拒绝形式主义的出现,以“标准化”、“责任化”的指标对地铁行车调度人员进行严格要求,从而提高地铁行车调度指挥的安全水平。
4.4注重高技术行车调度设备投入
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因此,在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注重对高技术行车调度设备的投入,从而保证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有序进行。近年来,TMIS广泛应用在铁路运输事业当中,其中,DMIS是TMIS中的核心指挥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应用可以不断提高地铁行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可以看做是解决当前运输安全的重要方式。
4.5建立运输调度指挥信息系统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要以大数据技术、现代科学技术、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建立与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相承接的信息系统,以数据化的形式对
地铁行车调度指挥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减少因人工疏漏而造成工作失误、安全隐患情况的出现,也会在无形之中减轻地铁行车调度人员的工作负担。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地铁的正常运营中,我们需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看待对于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中那些不容忽视的各类问题,加强对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将行车调度人员的指挥安全风险降至最低,把握行车调度安全基础工作,重科技、讲实效稳固推进行车指挥工作,为推动地铁行车运营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地铁行车调度系统人误影响因素识别及评定研究[J].王洁,方卫宁,张嬿.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08)
[2]铁路行车调度系统人员可靠性分析[J].魏新平,雷珍国.铁道运营技术.2009(04)
[3]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J].李国勇.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8)
[4]如何有效控制地铁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的安全控制风险[J].刘艳兵.科技风.2017(09)
[5]地铁高密度行车环境下调度工作的应对探讨[J].皇妍妍.住宅与房地产.2018(33)
论文作者:黄绍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行车论文; 地铁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情况论文; 列车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