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建筑企业管理的创新与思考论文_王莹莹

“互联网+”时代,建筑企业管理的创新与思考论文_王莹莹

江苏新思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江阴市 214400

2015年4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主要以“互联网+”为重点,说明如何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相结合,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明确了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自“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实施以来,传统的建筑行业已悄然步入产业互联网时代,以互联化、数据化、智能化的科技手段,带动产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优化了传统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提升了项目精益化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各环节工作效率,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得益于丰富、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较低的设备装备成本水平,从而获得利润。近年来,随着严峻的经济形势、低迷的市场环境、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早在2008年任越的《建筑业人工成本管理及对策研究》中就提出:建筑企业低成本为主要手段的竞争方式将转向创新能力的竞争。这就逼迫着企业必须加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转型。所以,互联网+风口之下,正是建筑企业思考未来发展,转型和提升管理水平的最佳时机,冷静思考如何增强竞争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效益这些核心问题。如何理解和适应以及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对于建筑企业意义重大,特别是在经济回暖以及“一带一路”利好环境下,建筑行业迎来新一轮的蓬勃发展,这些改变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传统的建筑行业中很多环节都不透明,信息不对称,资源浪费,管理粗放等问题一直阻碍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筑行业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对建筑设计、生产、采购、施工、市场营销及售后维护等全各业务环节进行革新,以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使用效率。

设计是施工与验收的前提,不但影响工程整体施工水平,对项目后续正常使用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与投资效益。目前设计管理现状是存在明显的针对性、优化性不强、监管不力、重视不足等,浪费材料、实用性差、后期问题多的情况屡屡发生。

生产环节存在问题主要是建筑业中各种产品的个性化定制,不同产品的不同要求在工作类型和技术、材料和规格、施工组织和生产要素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彼此协调配合工作要求较高,由于施工工艺的差别导致标准化生产与管理难度很大,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建筑业的管理化管理水平偏低,标准化难度较大;

采购环节存在的问题:采购涉及品种多、技术复杂、流通渠道多、价格波动不规则、采购周期长等因素,因此在企业采购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如暗箱操作、回扣、关系采购、内幕交易等。一方面,在招投标采购管理方面,很多企业对招标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需求分析不当,信息了解不明确,竞争性谈判等不合理的招标的效果通常远远达不到预期。另一方面,仍然存在部分对采购不重视的企业,导致采购过程中出现本可避免的低级错误,延长采购周期,对项目整体周期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施工方面主要存在问题包括,劳动工人层次偏低,各工种执业上岗证书管理不完善,项目交叉施工、社保、保险管理制度欠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建筑企业的劳务用工成本不断攀升,未来可能会面临“无工可用”的风险;另外,项目现场考勤刷脸管控制度急需标准化、制度化,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实名制是项目管理的基础保障,绝大部分建筑企应现场跟踪审计、安全、监理要求编制的安全生产资料、施工组织方案都是照搬照抄,可实施性较差;

是自身品牌的推广营销,建筑企业在项目业绩以及施工经验有效积累的前提下,大多不注重自身品牌推广营销,固步自封,长期困守在原有合作领域,用老旧的管理模式进行市场开拓以及售后维护,然而,随着微利时代的残酷竞争,导致大部分中小型建筑企业被行业淘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互联网+”时代,建筑企业管理创新,首先,要在理念上进行转变。建筑企业要意识到:一是资源共享。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资源共享,绝不可固步自封,只有实现强强联合、取长补短,才能实现企业稳步发展。二是价值链闭环。传统的产业价值链是面向客户单向的、线性的价值链。而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是以用客户为中心、高服务、多层次的价值链闭环。三是组织扁平化,管理层次不易太多。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避免繁琐审批及服务管理流程,改变金字塔式复杂体系,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实现由中心转向扁平化的思维管理模式。

其次,信息化是企业互联网化的关键支撑。统一管理平台,打通各个部门的数据连接,杜绝数据孤岛。针对建设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施工项目分散,相互关联多,材料的数量及种类繁多,企业集中管理难度大等业务特点,通过使用建筑行业行业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帮助建设行业企业完成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改造。企业可以通过商务、法务、劳务;招投标、成本、决算;材料、人工、损耗;安全、质量、进度;合同、档案、文档以及钉钉办公、OA办公、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打通企业管理数据连接。

最后,各业务流程环节的创新举措,包括对建筑设计、生产、采购、施工、市场营销及售后维护等价值链的环节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革新,并将他们扩展到全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

在设计阶段,通用互联网及专业软件联通,将所有数据附予模型,实现通用。包括尺寸、材质、色彩、更加详细的形态、材料的产地、制作工艺、色彩的来源和施工技术、家居品牌、价格,设备的型号、性能和实际功效、环境评价,环评数据监测等,以及监测建筑模型在生命周期内的故障和更新。通过绿建分析、碰撞检查、方案优化模拟,提高设计品质与效率,提高可实施工性,减少设计问题引起的施工返工和错误等问题,尽量避免设计缺陷。

在生产阶段,通过工业化生产,实现建筑行业项目思维向产品思维的转变,把大部分的项目生产任务从项目现场转移到工厂,大大缩短了项目现场生产周期,在人工成本上涨、劳务队伍紧缺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推进了建筑行业在高科技、高技术道路上的探索。

在采购交易阶段,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开放、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运用BIM系统快速精准的完成工程量计算,结合项目投资、成本核算制定采购计划,通过政府官网、材料市场事实指导价格信息、电子商务买卖平台获取实时、准确的价格信息,加大完成利润指标的可行性。甚至可以在合约确定后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获得资金支持。

在施工过程阶段,建设智慧工地。该概念是“互联网+”理念与传统建设工程领域的深度融合,智慧工地围绕建筑工程现场生产进度、重点设备、人员管理、绿色文明施工等各个方面,充分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高科技信息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一体化的可视化管理,实现智能化的交互、高效化的工作。不同于一般的BIM应用,除了实现三维可视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漏、碰、撞之外,项目通过联网,将建筑构件的3D模型与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安全、图纸、物料等信息相连接,为项目全方位管理提供精准的大数据支撑,几乎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都能提前预控。

市场推广及售后方面,优化传统推广方式,通过“互联网+”的新模式拓展客户服务链条,提供从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施工施工、维保阶段,直至最终评估改造阶段或拆除一系列服务,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切实为客户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的浪潮,正以排山倒海的姿态席卷各个传统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建筑产业正以行业信息化企业为先锋,开启互联网+新征程,终将完成行业新生态的构建,真正开启互联网+的强劲动能。

作者简介:王莹莹(1984-06-25),女,汉族,籍贯:吉林省洮南市

论文作者:王莹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互联网+”时代,建筑企业管理的创新与思考论文_王莹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