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工艺
市政路桥工程在过往车辆施加的压力作用下,其组成原材料混凝土本身会逐渐失去原来的状态,有的地方发生裂缝或小范围变形,有的地方混凝土直接在大范围内脱离地面,使地面凹凸不平,这不利于保证交通安全。本文主要针对市政路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分析。
一、市政路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出现的问题
1、收缩易变形
混凝土在施工中,要保持外界环境和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一致,温度裂缝才不会产生,一旦有温差,混凝土就会发挥热胀冷缩性质,无论是哪种变化,都不能使混凝土保持原来的状态,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会阻止混凝土变形[1]。在抗拉强度发挥阻挡作用有限时,混凝土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就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混凝土凝固的过程,就是水泥水化变硬过程,此过程会带走大部分的水,混凝土体积也不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另外,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一部分供应给水泥硬化,一部分受温度影响而蒸发,所以相比内部,表面变形会比较快,变形比较严重。这时内部的抗拉强度就会阻止表面变形,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拉应力会直接作用于表面,这会使表面很快就达到承受极限,极限达到时,就是收缩裂缝出现时。
2、抗拉力不强
水泥、砂、石组成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得到了满足,但其有一个缺点,即抗拉力不强,这和组成配料本身的抗拉性能有关,组成的粗细骨料以及水泥浆体,都没有足够的韧性,脆性较强,所以在混凝土表面受到拉应力作用时,混凝土表面不能保持原来的状态。
3、耐久性较弱
判断混凝土是否有耐久性,主要看其在外界环境以及外界压力作用下,是否依旧保持最初状态以及原来形能。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分别是抗渗性、抗冻性以及抗侵蚀性[2]。抗渗性主要指的是保持混凝土表面以及内部含水量的性能,一般混凝土空隙都被水泥浆填充满,所以其表面以及内部的密实度已经很强,抗渗性能还是合格的。混凝土作为成品用在建筑工程中时,季节交替,总会使混凝土感受不同的外界温度,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混凝土表面以及内部状态和性能依旧如初,则证明混凝土是有一定的抗冻性能的。但是在实际中,混凝土本身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当温度急剧变化时,内部会产生相应的膨胀力以及收缩力,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强度会逐渐减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在使用中,还有可能会受到酸碱环境的影响,在这样的条件长期作用下,混凝土表面必然会受到大面积侵蚀,使路桥表面凹凸不平,这说明混凝土的抗侵蚀性能还是有待提高的。
4、弹性不好
混凝土弹性不好,所以将其成品用于路桥结构中时,并不能改变路桥所受负荷的位置,如果负荷在路桥中作用位置均匀,那么路桥结构受到的损害还少些。但是在实际中,这些移动负荷是不均匀并且日益增加的,承担负荷的混凝土并不能使这些负荷分散到其他受力小的位置。
二、市政路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
1、混凝土的生产和制备技术
混凝土在配置完毕,一定要对其塌落度进行试验,将塌落度高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关系着混凝土的和易性[3]。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以及终凝时间是一定的,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这和水灰比以及水泥用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还要注意各种配料的配合比,尤其是水灰比。在配料的选择上,无论是哪种配料,在拌制过程中,都要保持一种型号。比如水泥,要选用同一型号的硅酸盐水泥。对于高效减水剂的使用,除了选对品牌,还要注意添加的时间以及添加量,使其发生作用后拌合物中的含水量符合混凝土生产要求,这是调整水灰比以及保证塌落度在规定范围内的有效手段。对于掺合料,即配料中的大小颗粒,要保证颗粒均匀,能对粗骨料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以保证混凝土表面以及内部的密实度,如此,混凝土空隙率会降低,其本身强度会增加。另外,还可以在适宜的时间,加入适量的粉煤灰,粉煤灰作用和水泥作用差不多,所以可以代替部分水泥,既保证混凝土环保,又使其性能得到强化。在水分增加方面,也是要根据混凝土的拌制要求以及实际拌制情况来决定,因为加水过多,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使其出现泌水问题,并会弱化其本身性能。所以要时刻对含水量进行测量。
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浇筑施工的前提是路桥结构模板已经安装到位,保证安装质量,使浇筑过程顺利,浇筑效果最佳,不会出现浆体渗漏问题。此外,还要对钢筋的位置以及数量进行设计,以此保证结构强度得到强化。模板和钢筋的相关工作做好,混凝土施工工艺才能得到完全落实。浇筑要以浇筑方案为参考依据,确保下料厚度和高程。如果是分层浇筑,还要在每层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振捣工作,振捣要均匀,保证每层混凝土表面密实,不会出现气孔起泡现象。浇筑振捣后,才可以进行下一层的浇筑操作,这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混凝土每一处的浇筑施工质量,使其整体强度和硬度都是均匀的。另外也要控制振捣次数和振捣距离以及振捣频率。混凝土的浇筑应该一气呵成,否则上下层的混凝土所处的物理状态不同,会影响混凝土整体的施工质量,最好浇筑完毕,混凝土整体还处于非凝固状态。浇筑对象不仅是单一的模板,还有可能和钢筋以及预埋件等一起浇筑,浇筑过程中,这些物件有可能会受浇筑影响,位置不会固定不变,但是每个物件的位置都是精心设计的,都是对混凝土性能发挥产生直接影响的,所以还要随时对其进行调整[4]。
3、混凝土施工后期修补及养护工作
在模板拆除后,市政路桥工程中的某些构件表面的混凝土有可能不能保持一定的平整度,这时需要人工进行修整,对凸起的部分进行抹平,对凹进去的部分进行材料填充,要保证填充材料和浇注材料不是两种型号。当混凝土表面修正完毕,还要对其表面进行打磨,以保证其平整度和外观达到施工要求。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完毕,还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工作,以保证混凝土在完全凝固,实际应用时,不会在短期内出现裂缝。主要对其温度和湿度进行养护,前者可以采用草席覆盖来起到保温效果,后者主要是定期喷洒适量的水。
结语
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要得到完全落实,才能保证相关结构处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才能真正使混凝土的全部性能得到完全发挥,才能保证路桥在日常使用中,即使受到诸多移动或固定负荷作用,路桥依旧如初,依旧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彭红霞.市政路桥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47):241-242.
[2]吴杰.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5,(23):101+106.
[3]欧敏.市政工程路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分析[J].科学之友,2013,(08):109-110.
[4]卢良龙.浅谈市政工程路桥施工的混凝土施工工艺[J].门窗,2012,(08):64-65.
论文作者:曾雪琼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混凝土论文; 表面论文; 性能论文; 工程论文; 市政路论文; 状态论文; 施工工艺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