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迅速拔地而起的建筑工程随处可见,尽管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呈现一片大好局面,但是关于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本文结合本人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认识、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加强管理的措施这三大方面进行了论述,尝试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技术措施两方面内容入手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管理 技术措施
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对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甚至直接危及到施工企业的公众形象和经济利益。如果我们要想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那么就必须根据其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这种状况。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整体认识
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本身的特性和建设生产特点决定的。建筑工程及其生产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二是产品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三是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四是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基于建设工程以上特点,形成了建筑工程质量本身具有以下特点:
1、影响因素多
建筑工程项目从筹建开始决策、设计、材料、机械、环境、施工工艺、管理制度以及参建人员素质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它具有受影响因素多的特点。
2、隐蔽性强,终检局限性大
目前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一般事后表面上看质量尽管很好,但是这时可能混凝土已经失去了强度,钢筋已经被锈蚀得完全失去了作用,诸如此类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在工程终检时是很难通过肉眼判断出来的,有时即使使用了检测仪器和工具,也不一定准确的发现问题。
3、对社会环境影响大
与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质量的好坏有密切联系的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者,而是整个社会。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还影响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特别是有关绿化、环保和噪音等方面的问题。
二、 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问题
目前,建筑工程质量存在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质量监督管理未真正做到依法治理
尽管从国家到地方,以及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颁布了自己的质量监督管理法规和政策,但是真正执行起来仍然缺乏一定的执行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质量监督管理过于随意化的现象,出现了质量问题,难以认定责任人,即使认定责任人,也没有实施严格的惩罚机制,而只是象征性的做出一点处罚。这种低成本的惩罚机制,导致质量监督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人治理,而不是依法治理,很多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成为一种摆设。另一方面,在很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流于形式,没有从制度层面实施起来,这与领导未充分重视质量管理有关。
2、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
(1)监理机构没有充分的话语权,发现了质量问题,由于没有话语权和处罚权,往往只能听之任之;
(2)监理机构从事质量监理的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存在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发现质量问题,或者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③建筑施工单位通过各种手段和质量监理人员搞好关系,使得整个工程的质量监理流于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仍然采用以人为主的核查、检查方式实施质量管理,即落实固定的责任人,每个一定周期,或者在固定的时间到施工工地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查。这种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的施工情况,尤其是当工程量较大的时候,质量管理人员往往无法落实每一个施工细节,导致质量检查漏洞百出。
三、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从事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士通常都知道监理单位所肩负的重要监督职能,因此作为施工监理单位,必须要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注意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确保质量第一的原则。2、坚持以人为核心。3、对于人的行为以及素质要重点控制,要在保障人的基本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4、要坚持以预防为主。5、重点侧重过程中质量检查与控制。6、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7、以国家的规范的设计文件与合法的合同规定为要求。8、遵循公平、科学、守法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
四、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技术措施
1、加强和完善质量保证机制
首先要建立明确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在质量管理中各级的管理层次的人都要明确自己所在岗位的责任和义务,使得建筑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状况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在质量管理责任明确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建筑施工质量的检查力度,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不放过,追究当事人和领导者的责任,对还没有制定和还没有完善的一些相关制度及时进行补充。其次就是要坚持推行质量方针目标管理,将国家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项目确定为创优目标。在制定创优目标的时候建立一定的质量奖惩制度,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断进行维护,确保目标的实现。最后就是要处理好外部质量监督与内部质量保证的关系。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接受政府和一些与工程质量管理相关的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在高要求下将压力化为内部质量保证的动力,积极引导质量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渐提高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2、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管理
在工程建筑施工工作正式展开之前,对于工程施工的勘察和设计是施工之前的重要工作环节,在工程设计理念中需要始终贯注“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在设计中还要确保设计的方案符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管理在进行工程设计招标过程中要注重择优选取的原则,采用实力强和管理先进的设计单位,对于参选的设计方案需要反复进行审核、修改,优中选优。
3、有效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确保工程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随之不断发展,国家对建筑行业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尤其重视,对于建筑行业建设的制度也在不断完善,陆续的颁布了一系列建筑方面的有关条文,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法可依。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的状况来看,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是提高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国家各级的建筑监管等部门都应该响应国家的要求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监管力度,同时还需要注重监管的全面性,要求质量管理在监管过程中需要保证质量体系覆盖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
4、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在加强施工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首要的就是需要树立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让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人员意识到工程质量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人民的发展中的重要性,意识到质量与市场之间的直接关系。全员的质量意识加强能够有效的使得员工在管理过程中将质量的问题放在施工的首要地位,在施工过程中时时的注重质量方面的问题,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生命周期,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施工质量已经越来越明显的影响着工程施工单位的利润和生存。在当前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环境下,除了政策、制度方面的因素,施工单位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包括施工单位对施工工艺、施工质量、问题监理等方面的监督力度,只有充分重视质量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实施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措施,才能够最终提高整个工程施工质量。本论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给出了若干质量监督管理的建议和措施,对于进一步提高整个工程质量具有较好的指导语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符浩浩.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J].现代装饰(理论),2012
[2]胡泉.建筑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论文作者:高志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