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教育不可取论文

“外包”教育不可取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党校 袁亚兵

中国家庭历来重视教育,但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现代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外包化。所谓外包原指的是企业为维持组织竞争核心能力,且因人力资源不足,便将组织的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品质,集中人力资源,提高顾客满意度。教育外包指的是家庭将教育子女的重任转给他人或者某些教育机构,本质上是家长教养责任的让渡。

“外包”教育在现实中的表现有三方面:一是将教育责任外包给教育培训机构及教师。每到放学或者周末,会看到家长将孩子接到附近的培训机构或者兴趣班。孩子课外或假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面度过,“挤占”本应该在家庭度过的时光。二是亲子陪伴外包给隔辈父母。在农村尤其体现在“留守儿童”长期与隔辈父母生活在一起,年轻父母则在外打工,陪伴孩子的时光少之又少。三是情感链接外包给电子媒介。随着社会进步,电子媒介越来越渗透在儿童生活中,手机和电脑中丰富的游戏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孩子与这些电子游戏的互动,改变了儿童认知社会的方式,放缓了儿童依恋父母的情感动力,给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外包”教育看似是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实则是家长教育担当的弱化、家庭教育功能的丧失,势必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模糊家庭教育的“领地意识”。在很多父母的眼里,家庭教育就是在自己的小家中实施对孩子的教育。这无疑模糊了家庭教育的“领地意识”。家庭教育的领地远不止这些,最重要的领地是:经营婚姻之道和父母的自我成长。“外包”教育下的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和在学校寄宿的孩子,减少了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机会,也减少了学习父母如何经营婚姻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父母之间如何相处,给予孩子最真实的“案例教学”。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人与人相处之道、男性和女性沟通模式等,都将给孩子的未来生活带来深刻影响。父母的自我成长,更可以给孩子带来“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示范效应。人生中积极品质的取得,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的正面影响。

减少儿童社会情感学习的机会。社会情感学习是孩子通过与父母或者他人互动,获取知识、态度、技能从而认知和管理情感,实现积极的人生目标,显示对他人和世界的关心,并有效处理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儿童第一位老师。当孩子渴望与父母互动时,正是一颗向外探索的心需要得到爱的滋养时。而这时候,父母忽视情感学习,只重视知识学习,把孩子“外包”给辅导机构,也就堵住孩子情绪情感疏通的出口。父母总说,孩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封闭内心,可曾想到,你接孩子回家,第一句话永远都是,今天学习内容学会了吗?而不是问一下孩子,今天你心情好吗?孩子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疏远父母,拒绝与父母的情感沟通,直至封闭内心世界。

形成教育投入的攀比之风。中国的父母有一股子“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提供高标准学习条件的劲头。在他们心中,高投入就有高回报,孩子的教育投资是对未来的最保值投资。“外包”教育正好切中这类家庭的焦虑和需求。盲目地通过攀比教育投入,在家长心中形成自我安慰:我没有时间陪孩子学习,教育机构的老师会陪孩子学习;我孩子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交给教育机构的老师培养;孩子没有情感发泄口,正好学习一下钢琴,在悠扬的曲子中安抚心灵……“外包”教育,让这些父母宁可付出金钱购买教育服务,也不想付出心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他们未曾考虑过,真正的重视教育需要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用心付出、舍得陪伴,懂得纠正认知和思维上的偏差,俯下身子,用平等的视角看待孩子。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一方面给社工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仅从数量上看,广州市近两年来社工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根据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的统计资料,截至2012年底广州市的社工机构达至121家②。但另一方面社工组织的经费、场地等主要资源来自政府的服务购买,服务方案以及具体的服务实施也要与政府的理念与要求契合,社工组织在专业自主性方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减少“外包”教育的不良影响。

随着各国关税水平的持续降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国际投资在全球经贸合作中的分量与贡献越来越大,自由贸易园区的优惠政策开始由关税政策向投资政策、外汇政策以及人员流动政策变迁。以中国香港为典范,其已经发展为全面实施自由贸易制度、自由投资制度、自由外汇制度以及自由出入境制度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总的来看,全球自由贸易园区的基本功能包括转口贸易、出口加工、离岸金融服务、商品展示、零售业务等(见图1)。有些自由贸易园区功能较为单一,有些则相对综合。

家庭要重视日常生活的德育意义。学校教育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注重为人未来生活做知识方面的设计和储备。但在为孩子的现实生活提供德育方面,有一定空白,特别是较少关照儿童日常生活。但教育终究要面对人的真实生活,面对人当下生存与发展。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关乎人如何生活的教育,这种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日常生活。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家庭最有效的职能。家庭的日常生活为儿童的道德生长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这是“外包”教育无力抵达的境界。

父母要坚守家庭教育的领地。父母要把家庭教育当做一场与孩子同心同向的修行。学习经营幸福婚姻生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家庭中体会到无处不在的爱和包容,帮助孩子形成稳定的人格。做好家庭教育,抓住亲子冲突的教育契机,把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作为提升自我的突破口,主动去学习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利用理论指导育儿实践,在与孩子互动中实现共同成长。做好家庭教育,还可以向优秀的家庭教育传统学习,发挥好家训、好家风的引领作用。做好家庭教育,父母不能因噎废食,要和孩子一起利用好电脑、手机等高科技,怀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利用多媒体上的优质资源,将其作为提高学习效果的“外包”手段。

秉承“科学公正、精确优良”的工作理念,多年来,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致力于为药品行政监督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的技术服务,为人民用药安全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曾连续被评为目标考核先进单位,院党委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工会被评为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

学校要发挥亲职教育的作用。所谓亲职教育是“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是学校针对家长实施的教育。亲职教育,通过定期开展讲座、开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优秀的家庭教育案例,引导更多人重视家庭教育,帮助家长走出育儿迷途。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与孩子沟通感情,要以情育人、以情化人,秉持儿童视角,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看重社会情感能力的培育。亲职教育有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扩大家校合作效益。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家长明白借助外力教育不是“甩包袱”,它只是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有益补充。

总之,我们要客观看待“外包”教育。“外包”教育实际上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但是不可以完全代替以上两种教育。真正的重视教育,需要父母在教育“外包”中坚守家庭教育的领地,守好家庭教育的责任。真正的重视教育,需要父母担负起引领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职责,通过家庭补齐学校缺失的日常生活教育,在生活中培植富有社会情感力的儿童。真正的重视教育,需要学校发挥亲职教育的作用,通过家校合作,提升新时代父母的教育素养。

标签:;  

“外包”教育不可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