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初步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是学生敲开数学大门的第一步,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和理科学习至关重要。当下小学数学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当前的知识点和问题,不注重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教学方式开放性不足,教学内容只局限于教材内,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教师课堂导入冗长,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方法陈旧,已有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之后的教学需求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学创新已经迫在眉睫。教师需要全方位地考虑小学数学教学的主客观环境,从优化目标、挖掘教材、课堂导入、教学方法等方面出发,把创新思想落实到教学的各个方面,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进步。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数学是一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数学要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观察想象能力;另一方面,要将所学知识生活化。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就要在这些方面有所体现,不能只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而要善于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而不单单是纸上谈兵。在落实教学目标创新时,可以从几下方面着手。
1.更新教学理念。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航标”,要建立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理念,不能因循守旧,坚持固有思路。教师的思路开阔了,才能产生出更多富有创意的教学点子,后续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这是教学目标优化的首要前提。
2.教学目标生活化。优化教学目标的一个重点就是让教学目标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可以将课本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所以目标的设定不能空洞,教师要深入研究已有教材中的内容,再联系生活实际。可以采用向学生调查情况、查阅网络资料等方式。教师要敢于尝试,勇于改变,把握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保证目标的真实性。例如在学习除法时,教师可以将目标设定为教会学生为小伙伴分苹果,让学生学会如何快速地分出份数一定,每份数量相同的苹果。
3.按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生活化的同时,也要确保目标不能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冲突,这是优化教学目标的前提。优化的目的是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今的教学实际而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要切实保证教学目标可以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深入挖掘教材
教材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离开教材教学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不论如何创新都不能离开教材。在以教材为依据的前提下,教师要对学习材料有一定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既要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又不能过分拔高、脱离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教师要对教材的使用进行创新,设定符合教学现状的教学情境,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理顺题目中的逻辑关系。此外,教师在挖掘教材时,还要有意识地将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可以融会贯通,并辅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数学学科的重要任务,现有的数学教学多以讲题为主,只注重学生是否会解题,而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关注甚少。在深入挖掘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教学内容中包含培养学生思维的部分。
2.联系新旧知识。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知识种类的不断增多,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就逐渐凸显出来。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较多也较杂,如果没有及时的巩固,学生容易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产生记忆混乱,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衔接好新旧知识。
3.培养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计算技能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教师应尤其地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既要保证学生的计算速度,也要保证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前期对计算能力的重视对后期的长方体、正方体、圆、圆锥等的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三、创新课堂导入
1.以旧引新。通过已有知识来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保证思维的完整性。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时,教师可以从长方形、正方形入手,先让学生尝试计算,再讲解正确的公式。
2.游戏导入。小学生大多还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纪,以游戏导入可以很好地引起他们的兴趣,在玩中学也是发展孩子创造力的好方法。
3.多媒体导入。通过多媒体的一些视频、图片资料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教学内容,而学生大多易被这种方式吸引。例如在教授圆锥的体积时,可以播放证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的视频,既省去了教师现场展示的时间,也直观地展示出公式是怎样得出的。
四、改进教学方法
1.探究——研讨法。这种方法主要分为“探究”和“研讨”两部分,所谓探究就是教师为学生设定一定的情境和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解题的各种要素。研讨就是小组共同探讨,学生用自己发现的条件和其他学生交流,共同得出最终答案。这种方式既可以用在简单问题上也可以用在较难的问题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教学方法的时效性。改进教学方法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也要随着课程的改革而不断改变,新的教学方法也不是永远适用的,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方法。
论文作者:杨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目标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知识论文; 教材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