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市建立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市论文,农产品论文,对策研究论文,国际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京是农产品消费的大都市,农产品流通一直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交汇点。农产品流通是否畅通,关系着广大市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首都的社会安定团结,关系到北京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也直接关系到首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国际声誉。农产品流通是当前北京农业现代化中的一个明显的“弱链”,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市场化水平低,流通成本高,交易方式落后。因此,有效地整合农产品供应链的资源,构建与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是实现农产品从生产、采购、加工、交易、配送等高效运营的基础,是北京市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建立北京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的优势和条件
随着北京市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不但要求农产品新鲜、卫生、安全、营养,而且还要求品种多样,配送迅速及时。这对农产品流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从而导致对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方式以及流通技术关注程度日益加深,最终必然促使农产品流通组织的革命性变革,为北京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产生强大的拉动力量。北京建立和发展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具有独特优势。
1.区位优势。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是国际大都市,是首都经济圈(北京、天津、秦皇岛、唐山、承德、廊坊、沧州、张家口、保定)的核心,还是“南菜北上”、“北菜南下”的重要枢纽。北京市交通便利,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发达,形成了畅通的立体运输网络。这些条件,对发展符合国际大都市要求的现代化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非常有利。
2.市场优势。北京市有1492.7万常住人口,有全国流动性最大的群体,有全国最大的国外购买群体。目前,北京市每天蔬菜需求量约1100万公斤,果品需求量约800万公斤,生猪需求量上万头。据此推算,全市每年需要消费蔬菜40亿公斤(400万吨),果品约29亿公斤(290万吨),生猪约400万头。随着北京市国际化大都市功能日益增强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北京中高档蔬菜、瓜果、肉食的需求与日俱增,势头迅猛。北京构建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
3.资源优势。北京农产品资源丰富,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国内外优质、特色农产品流入北京。同时,北京郊区具有较好农业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科技优势和推广网络,农业科技进步率高于全国13%,农业科技人员的比例达到1.23%,高于国内其他城市。此外,还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科技农业园和高效农业园,单位面积的财政投入是全国的8倍,精品农业发达。北京的大桃、板栗等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发展农产品流通中心奠定了基础。
4.经验优势。近年来,北京市农产品流通发展很快,形成了新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特别是涌现出了一批现代化程度较高、辐射能力较强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有个别一级批发市场逐步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并向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转变。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成为连接农民和消费者、农产品和菜篮子的中枢,向上游联系种植、养殖、加工、检疫、运输等环节,向下游联系采购、配送、零售、消费等环节,构成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全市共有经营农产品的市场625个,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45个(其中大型18个),农产品零售市场395个,农产品综合市场(有经营农副产品的)185个,235家绿色、安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这些农产品流通组织的运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经验和教训,将会进一步促进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二、建立北京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的总体思路和模式
综观农产品流通的发展趋势,农产品流通正向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规模化、网络化、超市化的方向发展。为适应现代农产品流通发展的要求,适应消费需求从追求数量、品种、物质消费向质量、品牌、精神消费的变化,北京市应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使北京成为辐射华北乃至全国、连接世界的农产品流通枢纽。
北京市应立足于国际竞争大环境和国内的实际情况,从战略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在现有农产品流通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和超市连锁公司为核心构筑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经济活动纳入到供应链的体系之中,并以供应链为基本单元,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中推进现代化农产品交易方式,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构建有效的质量安全体系,搭建现代化的信息平台,逐步形成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竞争的良性的现代化运营机制;积极创造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供应链利益共享机制,对整个供应链中各参与组织、部门之间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等,通过优化提高所有相关过程的速度和可靠性,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效益。通过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着力于市场体系的培育,推动北京农产品流通的良性发展,逐渐形成一些现代化程度高、辐射性强、功能齐全的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构建起一个柔性好、响应快、过程简洁、信息共享、运行效率高、用户满意度高的农产品流通供应链体系。
北京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的发展模式应采用以下主要形式。
1.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创新升级。在一定时期内,农产品批发市场仍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虽然北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级到高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农产品批发市场还处于较低层次,市场组织化程度低,交易行为规范性差,交易方式落后;交易以初级产品为主,产品分类分级标准低;交易必要设施和辅助手段落后;缺乏对农产品卫生、防疫和安全的有效监控,交易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应遵循市场规律,用全球化的观念来促进批发市场的发展,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不断完善市场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以北京南四环新发地、东郊市场、西北四环锦绣大地、东南五环京南农贸市场、亦庄高科技农贸市场以及八里桥、石门、田村、清河、平房、大洋路、南苑、岳各庄等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批发市场为基础,加强市场硬件和软件建设,加快市场创新升级,进行内部制度创新和质量提升,使农产品批发市场更加现代化、多元化、法制化、规范化、国际化,建立起一个系统、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并培育和形成现代化程度较高、综合型、多功能、辐射能力较强的大型农产品流通中心。农产品流通中心通过与基地、农户或其他中介流通组织联结,形成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储存保鲜、销售、配送以及提供市场信息等一体化的流通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农产品流通中心接受用户需求的拉力和基于利润需求的推力,并作为供应链链主企业驱动各参与主体实施供应链管理,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
2.建设和发展一批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流通要满足现代需求的变化,必须培育一批真正有实力的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只有大的企业才能形成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链,才能拉动大的产业链,才能带动并提升整个行业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具备进入国际市场与他人竞争的实力。为此,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新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经销公司,扩大其数量和规模,规范农产品流通渠道及方式,并不断增加功能,壮大实力,逐步向现代流通中心转变。由于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在规模、功能、流通量、辐射范围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应加大其建设力度,统筹规划,做好农产品配送中心的功能定位、布局,严格按照程序科学选址,并在配送中心内配备相应的设施,使其尽可能发挥最大功效,覆盖全市,辐射全国,走向国际。
3.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主导型的农产品流通组织。据有关部门统计,市民从超市、农产品连锁店直接购进的蔬菜、肉食类农产品的比例呈快速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农产品的营销方式正在发生变革,生鲜超市及专门的农产品超市或社区菜市场将会得到快速发展。这种变革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整个“链条”产生着深刻影响,也对农产品流通组织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为此,以连锁超市公司为链主企业,建设和发展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并联结其他流通组织,积极发展农产品配送和流通加工,向消费者提供无公害蔬菜、新鲜水果、多品种配菜,是今后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发展方向。
三、建立北京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的具体对策
为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快速发展,构建基于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北京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近期应采取如下对策。
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农产品流通理念。面对环境的变化,为促进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的建立和发展,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大胆改革,科学地对流通中心进行功能、规模定位,准确把握农产品流通中心运行的基本规律,树立全新的流通理念,把市场理念、质量理念、标准化理念、社会责任、环境保护、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的管理理念贯穿于农产品流通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竞争力和整体素质。
2.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提高流通技术水平。根据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应对农产品流通中心合理布局,加大对农产品流通设施的投入,指导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现代流通业态的对接,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运行效率和现代化水平,同时应抓紧配套工程、公路网络化、城市快速路网、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仓储配送设施,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此外,在农产品流通中应不断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流通技术。当前,在农产品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进行转运方式和转运途径的创新,合理运用专业化、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开辟绿色通道,形成全北京市范围内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物流网络,积极推广和应用冷链物流技术,严防变质和二次污染;通过大规模的作业降低成本,减少多次装卸搬运所产生的农产品破损;进行规范化、合理化包装,广泛使用透气高密度聚乙烯食品农产品运输周转箱,广泛使用透气保湿而且环保的可降解塑料薄膜,从而提升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有效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益。
3.加强建设,不断提高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的整体素质。根据北京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的发展模式,当前应走渐进式的发展道路,并采取有效对策,逐步提高农产品流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全面提高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的整体素质。一是不断创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大力推进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发展和延伸,提高农产品流通中心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降低风险和流通成本。二是加强引导和扶持,鼓励多元化流通主体之间,不同区域流通组织之间,流通企业与上游生产企业之间,批发、零售与外贸等不同环节流通企业之间的重组、合并与联合,培育一批真正有实力的大型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三是加快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不断拓展批发市场的功能和业务,通过与农民联合兴办农产品生产基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农民进行专业化和集约化、标准化的生产,同时,应与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和便利店等现代商业实行联合,为其配送商品,或者批发市场自己发展连锁超市,以扩大农产品流通规模,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四是努力实现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运作。农产品流通中心应树立市场和服务意识,主动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以优质、安全、快捷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4.加快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在建立和发展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过程中应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重点来抓。当前,应充分整合现有农产品信息机构的资源,建立和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各种最新和最及时的流通信息,实现生产商、物流商、销售商计算机联网,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对流通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并逐步搞好农产品信息处理与发布工作以及信息咨询服务。同时,加强对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和趋势的跟踪研究,强化对国际农产品生产、需求动态及政策动态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和及时发布,以便为流通中心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参考,增强其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
5.积极采用现代化交易方式。农产品的交易方式除传统的对手交易方式外,还有拍卖交易、委托交易、招标交易、期货交易、协约订单交易等多种交易方式。根据世界各地批发市场的经验,采用拍卖交易方式,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基本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有效价格,最大限度地保证价格产生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有效降低农产品交易的费用。因此,北京在建立和发展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过程中,要积极采用拍卖交易等先进的交易方式,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交易大厅和网络化的交易系统以及其他专用设备,尽快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控制检验和市场信息体系,促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范化建设,并规范交易中的保证金制度,尽快出台比较完善的法规。同时,进一步规范订单农业,降低履约的风险,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
6.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实现转化增值。把农产品加工成美观、卫生、方便的食品,符合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符合农产品发展的方向。农产品流通加工可以减少农产品损失,延长保存期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丰富人民生活,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因此,应加大力度,把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作为北京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农产品流通中心的流通加工功能,积极引导流通中心根据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特点,积极开拓,不断进行技术、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原料采购、运输、销售活动的创新,逐步实现加工规模化、技术设备现代化、资源利用综合化,努力开发新产品、系列优质名牌产品,树立北京农产品良好形象,创立名牌产品,促进加工产品的出口,延长出口半径,实现更大的出口规模。
7.充分发挥北京各类农产品流通协会的作用。随着北京经济发展和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为了实现整体“作战”,增强北京农产品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经营风险,应围绕农产品流通服务,强化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的功能。当前,应加强协会内部建设,建立和完善符合行业特点的章程,建立、健全协会各种内部规章管理制度,不断创新职能,创新服务手段与服务方式;根据不同层次会员的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服务项目,开展服务活动,积极采用现代经营手段如互联网等为会员提供服务;充分利用信息优势、流通网络优势,帮助协会会员开拓市场,拓展农产品流通服务范围;建立会员服务联盟,充分利用会员服务功能,提升协会的服务能力,加强与国际合作社以及其他协会之间的合作,提升农产品流通行业的总体素质。
8.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流通环境。由于农副产品附加价值低,比较效益低,受市场和自然灾害影响大,社会公益性强,经营风险大。因此,建立和发展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必须有政府的服务和支持。北京农产品流通现由多个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应加强沟通和协调,从总体上全面把握北京农产品流通现状和发展规律,科学制订农产品流通发展的整体规划、战略目标和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按照规划发展农产品流通,统筹协调北京市农产品流通发展,并不断转变职能。按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分类指导,集中力量、资金、技术建设好农产品流通项目;应在促进农产品流通中心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政府资金投向要坚持扶强、扶大、扶优的原则,培育大型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全面提高北京农产品流通效益。
标签:农产品论文; 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论文; 农产品批发市场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