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关系研究_区域经济学论文

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关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区域论文,关系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45(2011)04-0043-06

1 理论根源

1.1 区位理论

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来看,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和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均起源于19世纪的古典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也称传统区位理论,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的百余年间,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对此著作颇多,基本创立了系统的、经典的区位理论。主要的理论模式有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胡佛运输区位论、廖什市场区位论、帕兰德市场区位论。[1]2-23

从18世纪中后叶就已经有人注意到生产区位,并从不同的侧面来探讨区位问题。但是区位被高度抽象为平面距离的概念,只反映在运输成本上,这对企业的区位选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与实际的现实经济却千差万别。即便如此,古典区位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影响也不容动摇,许多现代学科都是以古典区位论为理论基础,如国际贸易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等。如今时过境迁,古典区位论的相关假设和结论早已不能完全描述现代市场经济现象。首先,现代市场经济信息化、运输方式和销售模式等大大影响着市场,19世纪的古典区位理论是不可能涉及这些因素的。其次,古典区位论自身的不足之处也是束缚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1)在古典区位理论下,企业只追求最小成本或者最大利润。忽视消费者的效用,不仅社会效应低,经营者的最大利润也很难实现,经济活动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和利益协调的结果,仅仅从经营者单方面考虑是古典区位论的重要缺失。

(2)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以单个厂商为研究对象,没有企业间的相互竞争和企业的多重选址。现代企业的发展已经不能独自决策,要考虑其他竞争者的区位选择,这也是古典区位论的局限之一。

(3)在区位选择上,只考虑成本最小化,在实际应用中,可操作性差。因为忽视了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

(4)古典区位理论是在一系列苛刻的假设条件下的纯理论推导,将空间看成是均质的、无差别的、环境虚无的空间点线面关系,只是静态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基本不涉及动态分析,看上去很有道理,但与实际生活错位,影响到理论的发展。

经济学家在完善区位理论的缺陷与突破理论约束时,对区位的理解产生了分歧,才有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与空间经济学的“空间”不同的地域概念,人们根据自己的习惯赋予它们不同的特征要素。

1.2 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在区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古典区位理论主要研究微观的区域经济问题,着重考察整个企业的最佳选址,其目的在于通过厂址布局来降低运输费用。许多重大问题在古典区位论的框架内是无法解决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们跳出区位论的理论限制,开始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区域问题,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展开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研究的范围和领域都有了很大的扩展,而且越来越深入。显然,这种研究不同于传统的区位论,包括了微观的、中观的、宏观的经济理论,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内的动态化、计量化、综合化分析方法,较以往更加注重实证研究,吸纳了许多相关学科——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生态学等的研究成果。这样便形成了经济学的一门新的学科分支——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并不是对区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区位理论是有差别的。[2]1-8主要表现在:(1)从研究对象上看,古典区位理论重点研究微观问题,从企业角度研究降本谋利的最优区位;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宏观经济问题,探讨国家区域最优产业结构和区域合理分工。(2)从研究手段上看,区位论的目标实现依赖的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区域经济学则是在市场体制下同时需要依靠国家行政手段干预来实现。(3)从研究方法上看,区位论主要运用静态、局部分析的方法;区域经济学则应用宏观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方法。(4)从结果上看,区位论可以使个别企业或者局部效率达到最高,容易出现和发生两极分化,造成区域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区域经济学可使区域间的差距缩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整体利益最大化,但是有可能制约个别企业或者地区的发展。总的来说,古典区位论是区域经济学源头,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有着先导性的重要贡献。

1.3 空间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空间经济学也是在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研究的是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也就是空间布局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

尽管区位理论拥有长久的历史,而且区域经济学已经发展了40年,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藤田、克鲁格曼(Krugman)和维纳伯尔斯合著了《空间经济学》,其对10余年来的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和成就做了精炼的概述和总结,自此空间经济学才悄然升起。世界经济面临的新的问题是推动空间经济学兴起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欧洲统一市场形成以后,通过欧盟内部国家间经济和美国国内经济的比较研究来把握统一市场的种种能力,对空间经济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3]19-27在克鲁格曼看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至少有两次空间经济学几乎要开创新时代了,但都功亏一篑。两次努力的失败在于没有给出一个同时包括收益递增、随之而来的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等内容的正式框架。

在杜能将区位论引入经济学模型之后,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空间经济学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没有能够成功地纳入经济学主流。这是因为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在空间理论的历史上形成了一个消极的分水岭。李嘉图之前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空间因素是受到主要考虑的,他却用比较成本①将此因素替代,将环境差异弱化为土地生产力的差异,有效地绕过空间问题。另外,他的运输成本与其他形式的成本没有差别。李嘉图的这一分析,将空间因素从主流经济学理论中驱逐出去,从此之后很长的时间内,空间因素即使被研究过,也是在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主流演义模型之外处理的。终于在1977年,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著名文章《垄断竞争和最优的产品多样化》,建立了一个非常精巧和独特的D—S垄断竞争模型。也就是D—S模型把源自规模经济的收益模型和不完全竞争纳入一般均衡模型,使主流经济学接纳空间维度的关键之一。这个模型为很多经济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工具,扫除了研究发展上的技术障碍,从此,掀起了经济学研究中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革命。

1.4 空间的复杂性

对区位的不同理解是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本质区别。为什么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早于空间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的发展为什么困难重重?空间问题为什么一直是主流经济学的一个盲点?这并不是历史偶然,也与时间无关,只是两者对区位的假设不同。

这源于空间本身的某些特征(收益递增的市场结构),使得其从本质上成为主流经济学家无法掌握和处理的领域。克鲁格曼认为,主流经济学之所以对空间问题置之不理,并不是因为区位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重要,只是因为经济学家们没有掌握必要的研究工具。他说,“在空间经济学中,如果你不找到某种方法来处理规模经济和寡头厂商的问题,那么你事实上根本无从入手。经济学家们也因为知道无法把空间因素模型化,而不去研究经济的空间方面的问题。直到D—S模型与新贸易理论的发展,才使空间维度在经济分析中得以应用。

空间问题为什么被经济学弱化,除了上述的技术模型与理论局限外,还与空间的自身有关。因为在空间维度上分析资源配置问题时,有很大的障碍。[4]32-38第一,空间自身的复杂性。要将空间因素引入经济分析中,首先要面对空间的复杂性,包括空间在地理特征、要素禀赋与相互之间的影响,这些复杂的因素在模型中很难体现。第二,空间维度的相对固定。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可以较为及时的改善和调整,用时间维度可以分为点、短期和长期来分析。而空间维度上的空间形态则很难改变也是很难拆分,即使可以拆分,那么如何拆分,按什么标准拆分,这些都是很难把握的。第三,空间维度的相对固定与时间的不确定性,在同一空间上,时间是川流不息的,在空间的基础上研究资源配置的时候必然要面对时间序列的不确定性,但是在时间的基础上研究资源配置的时候,空间维度是相对稳定的,这对简化问题,建立模型是很有帮助的,反之亦然。第四,空间维度上,经济主体行为占据一定的空间资源,而这种对空间资源的支配具有相对的垄断性、独占性与外部性,这使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理解了空间的复杂性也就不难理解空间因素成为主流经济学的盲点。

2 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区别

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来源于同一个理论基础,它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都致力于揭示区域经济学的总体运行趋势与规律,由于研究的重点和分析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

2.1 空间假设不同

对空间问题的不同处理是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两个学科最大的区别。区域经济学基于空间问题自身的复杂性,针对地理特征和要素分布这两个特征,一般将空间分为均质与非均质两种。空间均质与非均质的特征如表1所示。在空间均质的假设中,首先抽象掉了所有的地理和地貌特征,其次区域经济学在处理要素分布这一重要变量时进行了简化的技术处理,将空间假设为要素的均匀分布,从而避免了引入要素密度函数等变量所带来的技术障碍。也就是说,均质空间假设是一片平原,其中没有凹凸,也不存在地理上的特征,要素的禀赋也是均等的,只从距离的角度来考虑经济活动的特征,将空间问题尤其是区位问题归结于距离问题,在此基础上把距离和运输引入分析模型中,并且由于是平原,那么距离与运输成本变量是线性关系;反之,在非平原时很难分析变量的关系作用。空间均质假设容易进行技术处理和提供理论基础,却不完全符合实际。尽管如此,也不能说这种方法不对,只能说不够全面。

既然我们已经能够将模型简化处理,为什么不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反而要将空间非均质化处理,使问题复杂呢?这是因为均质假设存在不可克服的障碍。区域经济将城市存在的原因归结为比较利益、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但是这三个原因都与均质假设存在逻辑冲突。首先,比较利益本身就否认了均质化假设。假设均质化成立,人们的生产能力、生产效率、资源和技术条件完全相同,那就不存在劳动分工优势,从而也不可能产生建立在专业化分工优势基础上的比较利益。在之前假设均质化,之后又强调比较优势、分工专业化的作用,存在前后不一致的矛盾。其次,均质化假设决定了规模经济不变。但是要是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产出与投入规模无关,从而商品生产可以在任意小的规模上靠近消费者分布,在没有任何特征分布的情况下,集中不仅不会带来好处,反而会使地价因竞争而上涨,因而也就不存在城市区域了。第三,经济学家们使用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来解释集聚经济的形成原因,但是在完全均质的假设下,就不会存在经济的外部性。这些问题在均质条件下是不可能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从本质上重新考虑。

非均质空间假设是经济要素在不平坦空间上的非均匀分布。不同的空间区位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如果要素禀赋不是均质的,那么市场结构尤其是生产要素的市场结构就不再是完全竞争,不同区位的要素禀赋差异必然造成不完全的要素市场结构。但是区域经济学在非均质空间的研究上仅仅是在抽象平原上由经济活动的积累而形成的非均质空间,对初始条件的非均质没有较多的涉及。区域经济学虽然都涉及了均质和非均质空间,但是将空间分割开来分析,且比较擅长均质空间的分析。在空间经济学研究中,我们研究为什么在特定的空间实现集聚现象,就需要关注这一稳定空间的经济活动的历史脉络和变迁,这必须关注初始空间的自然要素禀赋和地理特征。于是经济学家在空间的基础上分析时间序列上的经济变迁,并且引入这些地理变量,也就是说将空间非均质化,这样更接近现实生活。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就是在均质空间与非均质空间的侧重点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路径。

基于对空间的不同处理方法,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基本理论假设不同。首先,区域经济学分析是建立在规模收益递减(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基础上,空间经济学是建立在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的理论基础上,因为不同的要素禀赋决定了不同的市场。其次,因为区域经济学不能很好地解释城市存在的原因,所以区域经济学在研究所有的区域问题时,将城市或者某一区域看成是既定的,在此环境下研究现行的经济系统运行状态和结构及可持续发展。那么为什么能够形成城市?为什么是在此地而不是在彼处形成这样的区域?这个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没有给出答案。而空间经济学的侧重点恰恰是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所空缺的研究范围,空间经济学将空间区位引入经济学就是努力解决这个问题。空间经济学研究的是厂商、产业和经济三位一体的活动和相互作用,而这些不同的活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形成不同城市和经济区域的原因,那些经济区域和城市不再是被既定假设,而是成为内生变量。

2.2 对经济聚集的解释不同

城市是经济产业集聚的结果。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在解释如何产生集聚现象时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学将经济集聚现象看作在一个地理位置上不同时间序列作用下的循序渐进的结果,是一种连续的“平滑经济”;而空间经济则认为是一种非线性和不连续的“块状经济”。这种不连续性的突发性聚集是空间经济学的特征之一。在空间经济学模型中,决定空间长期稳定均衡的力量有两种:集聚力②和分散力③。当集聚力大于分散力时产业聚集,当分散力大于集聚力时产业分散。形成产业非线性和不连续聚集的原因是区位粘性,当产业已经适应这种模式或者路径,那么就会紧紧地黏上这种模式或者路径,要改变就要付出很大成本。也就是说当处于贸易自由度很小的时候(贸易成本很大),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不会影响产业的区位。但是当自由度达到某一个值时,自由度稍微增加,就会发生突发性聚集,这个临界值就是在约束力为零的点,即聚集力等于分散力。这时的稳定状态就是所有产业集中在某一区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发现这种现象。但是这种结论却是符合哲学思想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而质变是突变的过程,是间断的。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可流动性要素的流动性逐渐增强,但是总要受到某种约束力的制约,这是量变的过程。但是当贸易自由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此时促使要素流动的力量与约束力正好相等,如果再提高贸易自由度,则可流动要素迅速向适合于他们的区域转移,这就是质变的过程。此时的贸易自由度为门槛值或者突破点。

由于存在门槛效应,将导致两者有不同的经济政策,突出表现在经济政策的效用上。由于区域经济认为,集聚是线性连续的,那么政策效应也是连续的,政策力度小,政策绩效也小,这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但是空间经济学认为,产业集中区域会产生集聚力的惰性,因而力度较小的区域政策无法改变这种产业区位,尽管地方政府想采取某种政策来改变这种格局。假如政策的力度超出某一门槛值,企业或者可流动要素继续留在原有区位的成本大于聚集资金时,它们开始转移至新的区位,随着企业和可流动要素的转移,聚集资金开始降低,必然导致产业的扩散。但是当政策的力度小于某一门槛值时,政策的边际变动无法影响到产业区位。由于门槛效应的存在,当某种经济变量已经接近门槛值时,政策的细微变化有时会引起急剧的非线性变化。这就要求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对这种非线性变化给予充分考虑。如果能够准确把握门槛值,那么对于准确制定政策和缩小政策时滞有很大的帮助。这一点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关系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对区位的理解不同,对经济聚集的解释也不同,但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依然是不可分割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经济学家到现在为止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区域经济学一直在探索更多的经济领域。正因为这一概念的模糊使得人们对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关系看法不一,因为很多学者认为两者的研究内容大致相同。这是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之间无法分开的主要原因。要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明确研究对象是必要的,但现在看来,两者的研究对象区别不大。也就是说空间经济学从这个角度来看还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其次,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关系是分、是和,取决于造成两者之间主要区别的因素能否有机的统一。前面分析了造成区别的主要因素,从空间角度来看经济学对空间做了均质和非均质两种区分,但是经济空间是均质与非均质的有机统一。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各自只强调了空间的一种属性,对于全面解释现实世界不足。区域经济擅长分析具有均质特征的经济功能区的形成和演化,在微观的区位选择上有着独到的成就。而空间经济学则擅长于非均质特征的经济空间,擅长研究区域差异问题。但是在现实经济中,既存在大量的均质空间,也存在大量的非均质空间现象,因此我们既要考虑要素在空间上的非均质分布,又要考虑要素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对均质分布。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分析经济问题,只有在对均质空间和非均质空间有机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区域经济学对空间才能有更加真实和全面的认识,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经济空间的特征和本质,揭示要素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内在规律。那么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要怎么突破各自的视野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是以后经济学者们研究的主要问题。从这个趋势来看,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是不可分的,只有相互借鉴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描述现实经济现象。

最后,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对经济特征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解释不同。区域经济学的连续性的“平滑经济”是从微观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但是平滑经济无法解释现实经济的区域差异。空间经济学虽然提出的门槛效应能有效地解释产业聚集的原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被证实。门槛效应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如何确定贸易自由度的门槛值?现实的经济现象不是完全连续的,也不能全部形成“块状经济”,那么连续和门槛值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是需要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联手研究解决的。

综上,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虽然短期内有着不同的研究路径,但是从长期来看,两者终归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分析区域经济现象。同时空间经济学的复兴让区域经济领域学者为之兴奋,因为它给区域经济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型去解释和分析经济现象,这推动了区域经济领域理论的发展。所以从根本上来讲,它们两者都是研究经济的区域情况,至于称谓那是无关紧要的。

注释:

①比较成本“comparative cost”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又称比较利益论。李嘉图认为,应该按照生产成本相对差距进行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这样,对分工和交换的双方都有好处。一国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商品,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商品,就可以同另一国进行贸易,并使贸易双方都得到好处。比较成本说在历史上对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它把复杂的国际经济问题过分简单化了,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经济关系中,不能简单地套用这个理论。

②集聚力:一种市场接近性所带来的优势,这是引起区域分异的力量,也就是导致现代部门向某一区域聚集的力量。

③分散力:是促进现代部门扩散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市场竞争,促使现代部门在空间上均匀分布。

标签:;  ;  ;  ;  ;  ;  ;  ;  ;  ;  ;  

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关系研究_区域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