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展新状况
□ 刘保奇 彭 慎 吕新印 桂林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食品标准是判断食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它的水平不仅关系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潜力,而且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概述了之前我国食品标准在多部门管理下较为混乱,使用查询不太方便。经过卫健委(前卫计委)的不懈努力,对食品标准进行大整合,把部分涉及食品安全的推荐性标准转换为强制标准,部分非食品安全的强制性标准转换为推荐标准,整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接触材料标准,进一步完善了食品标准体系。笔者也提出了一些新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家标准准体系的完善和提高提供帮助。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食品标准是判断食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是食品安全、生产、贮存的依据,它的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关系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潜力,以及我国食品工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更应该引起重视。食品标准的规范化工作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其在推动食品工业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业和产品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食品标准体系是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互补充的较完整的四级食品标准体系。涵盖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其他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等。
我国食品标准数量较多,标准发布部门也很多,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前卫计委、卫生部,以下简称卫健委)、国家商务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前国家粮食局)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直接造成标准体系较乱,种类较繁杂,编号也很多,在标准查询和使用方面造成了诸多不便,非专门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根本搞不清楚。如前轻工部曾发布的标准《露酒》(QB/T 1981-1994),但新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露酒》(GBT 27588-2011)颁布实施后,旧标准还在使用未作废,给广大标准使用者尤其是食品生产企业造成很多困惑。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多样化物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被采用,新的食品被研发推广食用,更先进的检测设备推动了新的检测技术的应用,原来的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也慢慢跟不上新时代的发展步伐,迫切需求及时更新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市场的需要,在国内、国际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形势下,保障新产品有进行生产、储运、销售的标准,新产品有标准检测方法,保证产品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国务院制定了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法》(2010),为食品标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近几年,卫健委等相关标准管理部门对食品标准进行了大量的整合和更新,将涉及食品安全的产品标准、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一律变更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未涉及食品安全的一般产品标准和方法一律改为推荐性标准,对混乱的产品系列重新进行编号等,具体变化情况如下。
食品标准的主要变化情况
食品安全标准概念的引入
我省是国家重要的大豆生产和供给基地,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之首。全省各种组织形式生产大豆单产相差较大,黑龙江农垦系统种植大豆平均亩产175kg,农垦系统大豆亩产约比地方合作社高15kg,而农民散户大豆亩产又比合作社低约25kg,主要是整体标准化栽培水平和技术到位率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推荐性标准转换为强制标准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2010)要求,属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检验方法应转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近几年国家卫计委把食品检测方法标准,包括食品理化检测标准从GB/T 5009.2到GB/T 5009.279等的5009系列标准,食品微生物检测标准的4789系列标准等进行了更新,全部并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根据《食品安全法》(2015)第二十二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2010)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包括:①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②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③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④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⑤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⑥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⑦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⑧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剂必须详细列出。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这两个法规设定了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概念和应用范围,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更新、整合提供了法律依据。
产品标准转换为推荐性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原称:食品包装材料)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销售和使用过程中使用的包装材料、容器、工具和设备,及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油墨、粘合剂、润滑油等,不包括洗涤剂、消毒剂和公共输水设施。
对卫生标准的整合
对食品接触材料的检测方法也进行了整合,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范畴,制定GB 31604编号序列。目前,已经从GB 31604.1编到GB 31604.49,共49个标准,基本涵盖目前食品接触材料标准所要求的参数,满足食品接触材料检验要求。新标准序列一个参数一个检测方法标准,清晰明了,改变了原来方法的繁杂重复,像原来检测方法GB/T 5009.58、GB/T 5009.60、GB/T 5009.67和 GB/T 5009.71 4个方法标准中都规定了蒸发残渣、重金属、脱色试验与高锰酸钾消耗量等项目,重复罗列,没有意义。
第二,各项规划要合理衔接。始终牢记并遵循园区开发宗旨——“整体性规划,阶段性开发”+“先规划后建设”+“基础设施、地下网络和公共设施建设优先”。园区在一开始就已经纳入苏州新城的发展规划中,如东部为中央商务区(位于园区中心)、中部为居民区、外围为工业区,该设计为产城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师,我们希望能够将生动的课堂带给学生,让课堂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而是将快乐带入课堂,孩子们能够在这样的课堂上对语文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进而能够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而要想做到这样的教育,就需要通过教师需要在精心的备课设计下,实施情景教学。
对食品添加剂标准的整合
细胞周期检测结果(图5)表明,相对于正常对照组,36号化合物25 mg·L-1组细胞G1期比例显著增加(P<0.01),S期和G2期比例均有所下降。推测其可诱导Bcap-37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抑制DNA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对食品接触材料标准的重新整合
为精简强制性标准,将《水泥包装袋》等1 077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转化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标准顺序号和年代号不变。变更的食品标准包括《大米》(GB 1354-2009)、《花生油》(GB 1534-2003)等共22个,未涉及食品安全项目的食品产品标准俱转换为推荐性标准。
对食品接触材料的产品标准进行整合,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范畴。编制GB 4806序列,编号从GB 4806.1到GB 4806.11,共11个标准,涵盖了食品接触材料所有产品,包括:玻璃制品、陶瓷、搪瓷、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纸制品、金属制品、涂料与奶嘴等,基本能满足我国目前食品工业的生产需要。
新标准编号序列清晰明了,产品分类清晰、易于查询和使用。新标准除国家标准GB 4806.1为基本要求外,其余标准均代替旧标准,而且大部分代替不止一个标准,像国家标准GB 4806.6代替了国家标准GB 4803-1994、GB 9691-1988、GB 9692-1988等10个旧标准,国家标准GB 4806.7、GB 4806.10分别代替了12个、9个旧标准,大大简化了标准体系,改变了原标准编号繁多、不连续、跨度大,标准数量多、种类繁杂与个别项目重复出现的问题。新标准重新定义了个别参数,像原标准中“蒸发残渣”概念,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逐渐不再适用,改为“总迁移量”,更加贴近食品接触材料的实际使用状态。
所有食品产品的卫生项目采用终极标准判定原则。食品污染物限量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食品中致病菌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食品添加剂使用限量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食品农药残留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农药残留量》(GB 2763-2016),食品中真菌毒素按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等。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满足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由于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时间跨度大,食品添加剂标准的编制部门和编制时间差别也较大,编制部门繁多,有国家质检总局(前)、卫生部(前)或其他行业协会等部门,编号比较混乱,也不连续。现统一整合成GB 1886序列,目前已从GB 1886.1编至GB 1886.301,共301个新标准,基本涵盖我国当前食品添加剂工业的所有产品。
对原来类别重复、模糊不清的卫生标准进行整合,删除了各个标准参数相同的规定。如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畜、禽产品》(GB 2707-2016),代替了《鲜(冻)畜肉卫生标准》(GB 2707-2005)和《鲜、冻禽产品》(GB 16869-2005)等。
存在问题
新标准的更新日新月异,标准体系的发展为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接触材料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理论保障。但也存在一些小的问题。
(1)个别产品在不同标准中所属类别不太一致,查询不便。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4)中粉丝属于粮食制品,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粉丝属于淀粉制品,二者类别不一致,给使用者实际查询使用造成了一定困惑。
中国太极城有多座,得名原因各异。旬阳县城得名,因地形地貌酷似太极图形:从远处俯瞰,呈现出典型的太极八卦图案;城四周叠翠,峰高谷低,沟壑分明,八卦罗列,且绿水绕廊,阴阳回旋,故称“太极城”。
(2)食品接触材料的标准在应用中标准套标准,非专业人士搞不懂,给新使用者带来不少麻烦,要增加培训推广。
(3)有些传统的检测方法,使用简单的仪器就可以分析检测得到结果,新的方法中被很多先进的精密仪器设备代替。如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7—2003)中4.1酸价的测定,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 5009.229-2016)代替,原标准中的酚酞指示剂滴定法被自动电位滴定法取代,可以根据提取脂肪的实际颜色再确定是否用自动电位滴定仪。
作者简介: 刘保奇(1980—),男,山东鄄城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化工产品的分析。
标签: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论文; 卫生标准论文; 食品安全标准论文; 食品添加剂论文; 推荐性标准论文; 桂林市产品质量检验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