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材的活化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策略论文,英语教材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用教材教”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活化教材,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已成为教师的必然选择。教材不再是供传授的经典、供掌握的目的、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和学生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他们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1]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2]可见,教材作为课程的化身、教学目标的物化体和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在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教师只有吃透教科书的精神与实质,才能不断提高教科书的“附加值”。[3]但是,对于习惯于照本宣科的教师而言,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犹豫、惶惑、不安溢于言表。基于此,本文就中学英语教材的活化策略问题作探讨。 一、文字声音化策略 教材文字的声音化是体现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的需要。将教材的文字转化成声音,既让师生给冰冷的文字赋予了生命感,又培养了师生的移情意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要求学生能正确、流畅地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4]16但是因为考试不考,笔者在所观察过的几百节的各类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上发现很少有教师关注学生会不会朗读课文。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学生在1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的列表中强调:学生在能够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之后,才能区分所读的东西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2]然而,据笔者所观察的课堂,没有一位教师是在大部分学生具有流畅朗读课文的能力之后才对课文进行内容逻辑分析的,其结果是提前学的学生越学越好,没有提前预习的学生怎么学也学不好,慢慢失去了英语的学习兴趣和成功感。[5] 因此,教师要善于分析教材文字背后的声音要素,如拼读、重音、连读、意群等,关注语义背后的人物角色,并尝试使用不同的语调构建自己对教材文本的理解。目前,点读笔为英语教材的声音化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支持。借助点读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随时点读单词、句子、对话、课文,与学生一起发现语音规律,点拨朗读技巧,共同建构文字背后的声音世界,为学生走入英语世界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 二、文本图式化策略 文本的图式化是指将教材的文本或对话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转换成简单、易于理解记忆的图式信息。《课标》要求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提升“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4]27因此,对教材文本的分析与重构是教师备课的重要能力。以往,大多数教师更多地关注文本中的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知识的分析,忽略对文本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方式的分析,使得广大英语学习者认为,要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得做大量的阅读理解题。事实上,阅读过程应该是读者主动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更应该是作者积极预测并破解作者写作意图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会涉及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方法。《课标》中的五级关于读的标准描述为: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4]17因此,靠大量做阅读理解题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善于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阅读理解过程。 构建并运用语义结构图是文本图式化的主要载体。语义结构图的概念是约翰逊(M.Johnson)等提出的。他们认为,任何语篇都有一个核心概念,并以一定的逻辑关系表达其主要观点或主题。[6]语篇的核心概念是构建语义结构图的切入点,弄清语篇的内在关系是使其结构显化的依据。语义结构图的呈现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表格、路线图、地图、框架图、流程图以及鱼骨图等等,目的是将语篇信息转换为可视的图像信息,并以整体结构的形式帮助学生感知语篇的内在语义关系,准确、快速地把握语篇内容。通过教师与学生以及文本的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一起建构阅读篇章的信息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师而言,考验了他们的学科素养;对学生而言,明确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实现路径。文本图式化的过程要注意图式构建的过程性和层次性。 (一)过程性 所谓过程性就是教师在分析对话或文本时要体现语言学习的三个阶段:感知和领会、巩固和记忆、运用和交际。这三个阶段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完整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由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7]在教学实施中教师不能为了构建图式而迷失听说、读写课的教学目标,如情感态度、策略方法、知识技能、文化意识等。例如,在教授《新标准英语》(外研版)八年级上册第十模块第二单元In England,you usually drink tea with milk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读前:话题背景激活,有效预测大意,理解关键词汇 核心环节1:导入话题,理解experience单词的意义,并利用点读笔纠正单词的发音,再利用本课图片,通过师生对话扫除词汇障碍,如a light meal,touch sb.on the shoulder等。 2.读中:聚焦信息获取,构建文本语义结构图 核心环节2:教师介绍鱼骨阅读法,即通过快速阅读找出主旨大意和支持细节,指导学习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主题句通常出现在句首。 核心环节3: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通过快速阅读填写鱼骨,再通过默读填写鱼骨细节信息(见图1),最后细读寻找归纳总结英国人的生活方式(见图2),熟悉掌握can,must的用法以及在中外对比中体会文化差异,逐步完善语义结构图。中学英语教材的激活策略_英语论文
中学英语教材的激活策略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