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对出国留学有什么看法?_留学论文

中学生对出国留学有什么看法?_留学论文

出国留学,中学生怎么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怎么看论文,中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闻链接①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为弥补政府、私人机构对院校减少的资助,海外各校将更加积极招收留学生。

英国寄宿中学、加拿大贵族中学及美国私立高中已加大了在中国的招生力度。而中国家庭对国外优质中学及高等教育的需求也非常大,预计未来赴英、美、加、澳读初、高中或本科的中国小留学生人数还将持续增加。

新闻链接②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记者从北京边境检查总站获悉,赴境外求学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多,去年8月下旬,每天办理出境手续的留学生已超过上百人。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小留学生约占一半左右。

与出国留学热潮相对应的是,因各种原因被遣送回国的小留学生数量也呈现增长趋势。小留学生被遣返回国主要有四大原因:上课出勤率低、打工超过规定时限、持用非法出入境证件以及违法犯罪。其中,小留学生沉溺于赌博、玩游戏机等不良嗜好,导致出勤率过低被注销签证,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

“留学”,在中国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庞大的海外学子队伍中,“低龄化”的留学趋势日益明显。据留学专家统计,2009年全国放弃高考准备留学的学生人数大概有八、九万人。毫无疑问,在留学门槛越来越低的今天,送孩子出国学习已经纳入千千万万普通中国家庭的教育大计之内。

虽然关于留学的话题曾被无数人探讨过无数次,但我们发现,这其中小留学生们的声音却微乎其微,或者说,并不被人关注。对于出国留学他们有着怎样的憧憬与担忧?他们最想从留学生活中得到什么?他们打算如何支配自己的留学费用?他们心目中的小留学生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

调查组以“如果你出国留学……”为主题,对269名12至15岁的城市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觉得,在留学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关注中学生群体对于出国留学的认知与态度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帮助那些有送孩子出国留学意愿(尤其是初高中阶段就计划送孩子出国)的家长,看到许多有可能被忽略掉的孩子需求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九成以上中学生,对出国留学持接受态度

问:“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出国留学吗?你希望去什么样的国家留学?”

调查结果显示,94.67%的中学生对出国留学持接受态度,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出国留学”。其中,28.40%的中学生希望去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留学,21.30%的中学生希望去美国等美洲国家留学,更有20.71%的中学生表示只要是去“比中国经济发达的国家”留学就可以,无所谓哪个洲或哪个国家。仅有5.33%的中学生明确表示未来不想出国。

如此高的比率让我们感觉到,今天的中学生已经将留学看做一种较为常态的成长方式,并且认可这一成长方式。不可否认,国外较为优越的学习环境与相对宽松的教育体制也成为大多数中学生心向往之的主要原因。

中学生心目中最主要的留学目的:增长学识、学会独立、结交朋友

在许多父母眼中,送孩子出国留学无异于一项重要的人生投资。从这一步出发,孩子将朝着父母预设的未来一步步迈进——受更好的教育、找更好的工作、过更幸福的人生!虽然不像父母们那样目标明确而长远,中学生们也有着自己对于留学生活的憧憬与目标。其中,39.64%的人认为出国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增长学识,而并列排在第二位的分别是“想要学会独立”和“结交世界各地的朋友”,各占总数的17.75%。

周锦(男生14岁):我最想学会自立,不依靠别人,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张晓鸥(女生13岁):在家里爸妈很溺爱我,但是在国外留学的日子只有我自己,我必须学着安排好自己的一切。

林楚耀(男生13岁):我最想感受国外的风土人情,了解外国的历史和文化,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杨军毅(男生13岁):独立学习,独立思考。

张霞(女生15岁):可以多一些朋友,多一些生活知识,多一些自理和自觉。

看得出来,中学生们的留学目的显得更加生活化、涵盖面也更丰富,除了关心学业,他们还关心怎样适应那里的生活,以及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愉快。这样的发现让我们感到欣喜,事实上,留学生活当然不能仅仅只关心学业。我们也特意追加了一道主观题——“如果你出国留学,你觉得会比在国内时多获得一些什么”:

范海丽(女生14岁):我想多获得一些礼仪方面的熏陶,变得更懂礼节。

李翔龙(男生14岁):我想培养自己的公德心。

车立亭(女生13岁):想多学一些有关绿化的知识,听说有些国家绿化很好,我真希望自己的家园美丽无比。

樊庆(男生13岁):多获得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能增加我的沟通能力。

杨明皓(男生12岁):自由、知识、朋友,这三点我觉得在中国获得不多。中国的教育是如此累,不像其他国家,相对自由一些。

叶晓铭(女生14岁):我想我会比在国内多明白一些事理,思想会比以前成熟……

生活不同,收获自然会有所不同。他们敢于对留学生活展开憧憬,这是值得肯定与欣赏的。但是,自由、朋友、学识、各种能力……他们真能如愿以偿、顺利地获得自己想获得的一切吗?这些显然不是只要出国留学就能唾手可得的,它需要通过中学生们自身的努力,更有赖于父母在国内时就需要帮助他们建立起来的一些良好的态度与习惯。

送中学生留学以前,值得父母思考的三个细节问题

1.独立性、博学、敢于挑战……这些好品格是出国后速成的吗?

调查中,当我们问到对出国留学的中学生的印象时,32.54%的同学认为他们“自我独立性很强”,27.81%的同学认为他们是“博学”的,26.45%的同学认为他们是“敢于挑战”的。这样一组看起来过于“理想化”的数据只能说明,这是中学生们对自己的一种要求,希望可以通过出国留学成为独立性强、博学、敢于挑战的人。实际上,在国外历练固然能够提高一个人的能力,但这些优秀的素质恰恰是需要在国内扎下根基的。很难想象一个懒惰、依赖性强、不思进取的孩子出国后就摇身一变成为品学兼优的优等生。来看看下面这个真实的例子:

2009年8月下旬,19岁的小宇(化名)被遣返回国,原因是沉溺赌博、荒废学业,在校出勤率连50%的最低要求都没有达到,因此被移民局注销签证。

小宇在遣返所里讲述了他一年多的“留洋”经历。因为父母做外贸生意,家境富裕,高中刚毕业的小宇就被父母送到了新西兰留学。但小宇却没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反而被酒吧里的赌场所吸引。每天小宇都会找机会逃课,泡在酒吧赌钱。到后来,他已不关心上学,一心只想着能赢钱。仅仅一年多时间,小宇就把家里给的一百多万元全部输光。此时他的出勤率不到10%,连英语都没学会。

学校在多次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将小宇的情况通报了移民局,移民局在小宇再次注册时,将其留学签证注销并遣送回国。

据了解,像小宇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于在国外没有父母老师的监督,加上文化基础差,听不懂老师讲课,一些小留学生经常逃课前往娱乐场所,有的一周都上不了一节课,待一年都没学会几句英语。

因此作为父母,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即使不送孩子出国,对其独立性以及进取心等好品格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失去父母的监督,有多少孩子能够有足够的自制力管理好自己,面对困难,与惰性对抗呢?

2.学会理财不仅包括学会节省开支,还包括如何把钱花在值得花的地方。

问:“出国留学,除了生活费用外,你会把大部分钱花在哪里?”

调查结果:

A.只支出生活需要,没有别的想法。23.67%

B.旅游,看尽世间美景。17.16%

C.女生:购买饰物、化妆品之类。男生:购买电子及运动产品。16.57%

D.买衣服13.02%

E.品尝美食12.43%

F.以上的我都会花费10.06%

一个人的留学生活,用钱完全依靠自己的规划。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孩子们基本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金钱。一个对理财没有太多概念的孩子,很可能出现任性消费、缺乏用钱规划的情况。因此,父母提前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理财知识以及建立合理的消费观是很有必要的。其实当孩子对钱有概念时起,父母就应该逐渐教会孩子如何用钱、如何管钱,比如学会按月规划自己的零用钱、建立储蓄账户、给自己的日常消费计账、提高自己的消费品位等等。这样一旦孩子独立生活时,才能够自如地支配金钱。

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选择“只支出生活需要,没有别的想法”的中学生排在第一位,这一方面体现了他们心疼父母的辛苦钱,舍不得把钱用在生活费之外的任何地方,另一方面是否也体现出了他们对于消费需求的茫然和缺乏规划意识?实际上,留学期间只是一味地节省开支,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学会理财不仅仅包括学会如何节省开支,还包括学会把钱花在值得花的地方。其实,学会有计划地花钱反而有可能促进他们学会省钱。比如这个月在旅游上花费的钱多一些,在其他方面可能会有意识地节俭一些。

能够做到花钱心中有数,在生活必需品、旅行、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等各个方面达到一定的平衡,并能给自己留下一定的积蓄以防万一,这样才能让中学生的留学生活质量有更好的保障。

3.学会如何在“孤独”中自处了吗?

当问到中学生“出国留学,你最害怕什么”时,“害怕孤独”被排在了首位,占总人数的35.76%。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怕学习不好”以及“怕一些生活上的不习惯”,分别占据总人数的21.21%和19.39%。

就像人的天性是向往自由的一样,害怕孤独也是人的天性之一。因此即便没有出国,对孤独的恐惧就已经在困扰着他们。

我们在浏览留学生论坛时看到这样一则名为“一个颓废的留学生”的求助帖,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留学生活的无助与孤独感:

我是一个2009年的留学生,很快就18岁了。我的高中时光都是在国外度过的,身边没有家人陪伴,孤独对于我来说已成为家常便饭。以前我患过几次自闭症和忧郁症,但是现在基本和正常人一样,只是有时候感到特别空虚。

今年是我的高三,开学三周了,我感觉自己极度空虚。

我觉得自己特别有愧于父母,和他们通电话的时候经常编善意的谎话骗他们。我现在特别想有一个人陪我读书,特别希望父母能够在我身边陪伴我走完高中,把我管得严严实实的。想到国内的朋友也在念高三,个个都是奋斗到天明,电脑N久才碰一次,我却如此颓废,真的好惭愧……

我不想听到任何人对我说回国之类的话,因为如果回国我将一无所有。留学生的生活真的很孤独,压力也很大,一切几乎都要靠自己……(节选)

出国留学,孤独的感觉是来自多方面的:一个人生活、背井离乡、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缺少朋友等等这些都会让习惯了家庭温暖的孩子产生前所未有的孤独感。许多留学生都有过因为想家,抱着电话向远在大洋彼岸的父母哭诉着要回家的经历。能够顺利度过这段孤独期的孩子在孤独中学会了如何自处,并且努力让自己适应、融入身边的大环境,而长期被孤独感包围的孩子,则有可能在孤独中沉沦,持续着消沉、抑郁的状态,甚至严重到产生精神方面的疾病。

因此在出国留学之前,父母极有必要教会孩子如何在孤独中自处的能力。一方面,督促其在国内时加强语言方面的练习,好的语言能力是帮助他们尽早融入国外大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另一方面,要加强抗挫折的能力和自控能力,开阔心胸,告诉孩子孤独是必然的过程,但只要努力适应、真诚待人,这个过程也终将过去。

假如“生活在别处”,中学生最想去哪里?

如果留学不仅仅是出于对前途和未来的考虑,它的另一个重大意义也许就在于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开始另一段未知的精彩人生。现实生活中,也许每个人都曾怀有去别处生活的憧憬和愿望吧。

因此在最后一道调查题中,我们干脆设计了一道开放性的问题——

如果必须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你最想去哪里生活?

“去意大利,因为那儿的歌剧很有名,也很好听。”

“我想去好多地方,有时候会冒出奇怪的念头:流浪!”

“想去美国,那里不仅有我痴迷的NBA,有我爱的姚明,还有想逃离中国的这种教育方法,实在太累了。”

“想去小村庄,比较清净的地方,盖一座平房,因为那里可以得到生活的趣味。”

“想去巴黎,因为妈妈喜欢那里的服装,我可以带一些回来给妈妈。”

“想去山村当一位老师,因为山村的老师很少。”

“想去新加坡,因为那是个花园城市。”

“最想去无人居住但风景优美的野森林,因为我向往密林探险的生活。”

“想去人烟稀少的海岛,因为那里很安静,有海风和海鸟。”

“想去法国的普罗旺斯,那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地方,还有清新的薰衣草。”

“想去日本,虽然他们国家的人曾经杀了我们无数同胞,但那毕竟是过去。我最喜欢他们国家的一些文化,比如到了特殊的日子,就要穿上特定的服装;我也非常喜欢他们礼貌、爱干净、凡事小心谨慎的特点。”

“想去穷苦地区,给穷人治病!”

……

抛开出国留学所要背负的责任与压力,中学生们的答案轻松、美好而温暖。虽然有的答案离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可是哪怕只是这一瞬间的幻想,也能带给人一种惬意和满足。因为不管这些幻想是否能够成真,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的权利。

标签:;  ;  ;  

中学生对出国留学有什么看法?_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