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辉 担起金温铁路建设重任
“我头戴安全帽,脚穿高统靴,涉着洞内深水,登上架子进到塌体旁,塌体上不时掉下碎落的岩体,发出‘哗哗啦啦’的响声。几天来,我连连进出隧道最危险的腹部,我知道每次进入隧道都是对生命的挑战。”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描述的是金温铁路建设一线的场景,记录者正是时任铁路建设指挥部温州段总工的俞永辉。
作为我国第一条股份制地方铁路的金温铁路,不仅与温州市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更与俞永辉上下三代人有着说不尽的浓浓情缘。
甲洛洛靠近丁主任,晃了晃手里的斧头:别藏了,我都看见你们了,你们还是自己承认吧。丁主任一骨碌爬到甲洛洛脚边:张大爷,你放过我们吧,求求你放过我们吧。在丁主任身后,那个瘦瘦小小的身影正忙乱地整理着敞开的衣裳。
时间退回到1993年8月,金温铁路温州段已开工建设近9个月,但温州段总工一职始终空缺,俞永辉临危受命,出任总工这一发挥“火车头”作用的重要职位。事实上,俞永辉与金温铁路的结缘要追溯到其姑父胡显钦。胡显钦是金温铁路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曾参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勘察,并为金温铁路赴港筹资。俞永辉在接到担任总工的任务时已是退休年龄,本该颐养天年的他,在姑父的鼓励下,毅然决然挑过重担,走上了金温铁路建设一线。
民族地区小学中的多数英语教师在从教之前缺乏专业的知识训练,对小学英语标准发音和教学方法拿捏不准。所以在施教中,多数教师的英语发音不准,口语表达能力不强,更谈不上用英语教学。
“这条铁路贯穿浙西南山区,全线地质条件差、地形复杂,当时金温铁路温州段建设正困难重重,工程进度远落后于丽水、金华。温州段全线仅隧道就要建96座,其中尤以‘烂洞’——瓯海段下岙3号隧道的施工最为困难。”俞永辉回忆说,该隧道进口土质差,围岩松软不良,洞内还存在断层破碎带,日均掘进只有1米。后来,隧道突发塌方险情,为查明情况,俞永辉几十次进入塌体,甚至吃住都在现场。
1998年6月11日,在克服重重困难后,金温铁路正式开通。时至今日,该铁路仍在不断释放活力,轰隆隆前行的火车,也进一步深化了俞式家族与金温铁路的情缘:俞永辉的儿子俞红光接过父辈接力棒,担任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温州西站办公室主任多年,主要负责货场后勤和基建等工作,继承并不断发扬光大父辈们专注的铁路事业。
2018年是俞永辉这名资深“铁路人”备感自豪的一年——这一年,温州大都市区“两横两纵”的市域铁路线网初见雏形;这一年,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杭温铁路义乌至温州段设计获批,温州今后至杭州的路程将缩短至1小时左右……对于俞永辉来说,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温州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的华丽转身。市域铁路S1线开通试运行时,已80多岁高龄的俞永辉和家人一起赶去体验了温州轨道交通“新速度”。最高140公里的时速,让老人感慨万千!
“我这一代圆了温州的百年‘铁路梦’,S1线要比金温铁路进步得多,设备也要完善得多,这就是温州的进步,时代的进步!”俞永辉激动地说。
![](/uploads/article/2020/11/17/8c94fb60cfc26b21dc2f7c11.jpg)
【人物名片】 俞永辉
1933年出生,温州人,曾担任金温铁路建设指挥部温州段总工一职,参与并见证了金温铁路的建设与开通。
![](/uploads/article/2020/11/17/0e0fef947014b3172356b667.jpg)
(文/叶铭 图由受访者提供)
标签:金温铁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