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理护理;中老年;CCU;心脏介入手术;临床效果
心脏介入手术是现阶段治疗心脏病行之有效的微创术式之一,对患者所造成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1]。而因该术式的费用相对昂贵,且部分患者需增植医疗材料,加之多数患者对手术治疗方式的认识层面较为浅显,对治疗活动产生焦虑、抑郁等负向情绪,影响医护依从性。因此为保障顺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心理层面实施护理干预十分必要,为探析心理护理应用在中老年CCU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CCU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行心脏介入手术的80例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心理护理),各40例。患者年龄56~71(63.5±7.5)岁,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日常监测生命体征、巡访观察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心理护理:
1.2.1健康教育
由于多数患者缺乏对该症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具有一定疑虑感。护理人员需向患者通俗易懂的科普介入手术的治疗方式、治疗目标、不良反应及各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认知。可着重讲解该手术的优点与治愈案例(条件允许下可请治愈患者到院分享),以切实消除患者疑虑感,提高其依从性;
1.2.2 精神支持
由于该术式费用相对较昂贵,部分患者及其家属所承受经济压力较大,术前放弃治疗的案例屡屡多见。对此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首先应对其表示关心与理解,其次向其说明院方与社会机构会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最大程度的降低经济压力,消除患者后顾之忧,安然接受手术治疗。
1.2.3术后调节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首先解决可影响患者人身安全或疗效的问题,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一旦发生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稳定患者心理及情绪,需让患者了解当前治疗效果,消除其疑虑感;遵循医嘱适当给予镇痛药物,术后24h内,间隔2h观察评估患者使用药物后的疼痛反应及生理反应等,予以对症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标准
护理后,根据SAS、SDS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轻度焦虑50~60分、中度焦虑61~70分、重度焦虑>70分;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SAS:观察组(51.38±4.63)分,对照组(72.07±3.42)分,差异对比(t=22.733、P=0.0001);SDS:观察组(57.16±3.62)分,对照组(68.52±4.18)分,差异对比(t=12.993、P=0.0001)。
观察组患者SAS、SD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脏介入手术的疗效显著,创伤较小。而因其属于有创手术,大部分患者对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认知不足,具有一定疑虑,可产生恐慌、焦虑甚至抑郁等不良情绪[2-3]。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治疗与护理处于相对被动状态,医护依从性不高,难以有效配合治疗与护理,情况严重下还可产生ICU综合征甚至医患纠纷。
心理护理是基于循证医学发展创新的针对急性疼痛控制或高危症状患者的护理手段,意识是行动的前提,若要保证患者良好的医护依从性,首先即必须从患者心理层面入手,将降低患者生理性疼痛、提高心理舒适度为核心导向,从知识科普、精神支持、术后调节等各活动改善患者心理及情绪,促使其以积极、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SAS、SD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即表明,开展心脏护理,首先通过科普心脏介入手术的相关认识,使患者对治疗活动具备正确的认识,缓解患者因担忧手术风险而产生的恐慌、焦虑等情绪,防止并发各类综合征,以促进治疗预后的提升,保障患者安全。
综合所述,对中老年CCU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向情绪,提升预后,临床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晓燕.重视心理护理对中老年CCU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9):38.
[2]卢巧清,张淋.心理护理在心内科介入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49+259.
[3]赵良平,左玉兰.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7):212.
论文作者:李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手术论文; 心脏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