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湖南旺旺医院康复科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观察60例脑卒中患者,均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通过电脑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30例行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30例则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开展运动再学习技术。结果:治疗前两组CSS评分、FMA评分以及AD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CSS评分、FMA评分以及ADL评分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运动再学习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康复疗效,作用突出,值得在临床中借鉴、普及。
【关键词】运动再学习技术;脑卒中;康复疗效
脑卒中属于脑血管循环障碍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可导致脑动脉闭塞、狭窄或血管破裂。脑卒中病发后,因为脑部缺血,对脑部能量代谢以及供氧都造成了严重影响,进而损伤神经系统,更甚至引起诸多后遗症,比如口角歪斜、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等等[1]。对此,本文特此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了运动再学习技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为60例脑卒中患者,收治的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通过电脑随机方法进行分组观察,包括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性观察对象16例,女性观察对象14例,年龄45-73岁,平均(59.6±13.2)岁;15例脑梗死,15例脑出血。常规组中男性观察对象17例,女性观察对象13例,年龄44-74岁,平均(59.8±13.3)岁;14例脑梗死,16例脑出血。两组资料客观对比,P值>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分组研究。符合神经病学会议于1994年所提出的诊断标准,通过MRI以及CT检查予以确定;体征稳定;病程≤3个月。排除腔隙性脑梗死、严重并发症、充血性肺水肿、下肢静脉血栓、下肢动脉硬化或严重水肿、坏疽的患者。
1.2方法
常规组30例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桥式运动、良肢位摆放、分离运动锻炼、Bobath技术、PNF技术、Brunstorm技术以及Rood技术;另外,还有站立、平衡以及行走训练等。30min/次,每日2次,每周训练5d,休息两天,再继续训练,总共训练4周。
研究组30例则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开展运动再学习技术,方法为:等到患者各项体征平稳后2-3d,神经系统损伤征象未进一步恶化,再实施运动再学习技术,要求患者反复模拟,一直到患者能够完全掌握为止。具体为(1)肢体运动功能锻炼。拿、握物体,控制肩部运动,下肢支撑锻炼,下肢负重锻炼,跖屈膝关节和踝关节。(2)站立、坐位以及行走训练。坐位时,指导患者向下转移重心;患者站立时,进行髋关节对线训练,同时锻炼股四头肌;行走时,伸展膝关节、伸展髋关节。(3)盆骨功能运动锻炼。水平侧移、前后倾斜盆骨,旋转躯体,骨盆控制。20-30min/次,锻炼1个月。
1.3观察指标
(1)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总分45分,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好。(2)用Fugl-Meyer量表(FMA)评价患者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总分66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恢复越好。(3)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用t检验(x±s)计量资料差异。最后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CSS评分、FMA评分以及AD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CSS评分、FMA评分以及ADL评分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患者通过临床有效救治后,存活下来的大多数患者都存在程度不一的肢体功能障碍、偏瘫以及口角歪斜等后遗症,其中偏瘫占比70%-80%左右,本体感觉障碍占比44%左右,无法独坐占比47%左右,行动首先占比70%-77%左右[2]。运动再学习模式下,临床认为需要依靠患者反复模拟、学习,将各项操作内容以及实施的先后顺序刻画在脑海中。易化模式主要通过刺激方式,促使患者恢复正常运动,传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构建特殊的反应与刺激联系。学习模式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作为主要依据,让患者主动学习,并不断优化技术、不断解决问题。康复医师围绕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合理的训练,以改善患者病情[3]。运动障碍决定着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易化模式通过脑部结构观点,阐明脑损伤后所引起的运动异常模式、痉挛,运动障碍的解释依据为神经生理学。学习模式下,认为神经功能缺损之后,是因为神经功能代偿、神经组织缺失而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理论指出,脑卒中病发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或者是结构存在一定的可塑性或者是重新组织的能力,在情况允许下,可再生部分神经元[4]。基于此,康复治疗过程中,开展合理有效的运动功能训练措施,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人体脑皮质活动能力,加强神经系统的反应性、兴奋性,在最大程度上,促使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本文对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观察发现,研究组CSS评分低于常规组,FMA评分以及ADL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运动再学习技术能够积极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华,谭同才,张大威,章晓峰.高压氧联合运动再学习方案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15):3-5.
[2]关敏,刘四维,李宝金,李程,屈云.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7,17(03):197-201.
[3]谈廷萤.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技术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瘫痪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3):31-32.
[4]李远征,蔡鸣.早期运动再学习在脑卒中平衡功能训练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09):805-806.
[5]金荣祥,刘丽娟,胡斌,裴小龙,顾春雅,陶万聪.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与腕运动功能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03):114-117.
论文作者:刘慧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患者论文; 评分论文; 脑卒中论文; 常规论文; 技术论文; 功能论文; 肢体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