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变通途 旧貌换新颜
——幸福下党再出发
◎王志凌 龚键荣
● 下党新貌(图来自网络)
8 月6 日,寿宁下党,修竹溪上的鸾峰桥里,慕名前来考察、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人气旺才会财气旺,发展才能更旺!”桥畔的“幸福茶馆”里,72 岁的王光朝老人忙碌地招呼着前来喝茶的游客。在他的印象里,多年之前的下党就是“坐井观天”,人走出去都难,更别提有客人来。
昔日下党,无公路、无电灯、无自来水、无办公场所、无财政收入,“五无乡”穷出了名,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
● 图来自网络
30 多年前一个南北奔波的卖茶故事,至今让王光朝老人记忆犹新。蜗在大山里的下党,地无三尺平,种点茶叶都难。王光朝上山采野茶,正在坐月子的妻子背着孩子在家制茶,夫妻俩辛苦一个多月时间攒下了68 斤茶干。没路没车,王光朝挑着茶叶先是翻山越岭来到40 多华里外的平溪乡卖,一问价钱一斤才3.8 元。低价,没舍得卖,他又一路挑回来。翌日一大早,他又挑着茶叶朝35 华里外的托溪乡奔去,没想价格更低——1 斤2.8元。“卖还是不卖?总不能再挑到更远的浙江去卖!”王光朝欲哭无泪,最终也只能无奈地卖掉。
“真是穷怕了,就盼着能过上好日子!”王光朝和众乡亲心头满是憧憬。
路通,业兴。打破交通瓶颈,下党跃出山门阔步幸福敞途。靠山吃山唱山歌,下党立足生态资源,策划实施了中国第一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下乡的味道”项目,整合原来一家一户零散茶园,推出600 亩扶贫定制茶园,引领“消费扶贫”理念,茶农每年每亩茶园收入从2000 多元增加到6000 元,村财增收10 万元以上,下党茶香飘四方。同时,充分挖掘区内自然风光和红色新经典文化、传统古村落文化和廊桥文化,以打造“中国·下党红色旅游新地标”为目标,致力培育“清新福建·难忘下党”特色旅游品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实施“旅游+”策略。
电力工业是一个涉及规划设计、施工、生产、配送、营销等多个环节的复杂信息,电力信息化就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电力工业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改造,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现代化升级,将传统的电力工业打造成高度集约化、知识化以及化工业的产业。实现电力信息化是不断提高电力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它主要涵盖了管理信息化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这两个大的方面。
我是2007年9月2日,即北大开学的日子,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北大学子一起走进了燕园,走进了心目中的圣地。唯一的区别是,他们走进了学术的殿堂,而我径直走向了北大的西校门。
● 图来自网络
现代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主体意识不强,主要存在以下情况:有的学生托父母或亲戚在单位盖个章,再随便拍几张照片,自己并没有真的去参加实践,就开始编造社会实践报告;有的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是抱着修满学分的态度,全程被动参与,实践过程马马虎虎;有的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走马观花,把实践当成一种旅游参观。
截止目前,下党已斥资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修竹溪安全生态水系、滴水穿石主题园及文昌阁周边景观改造、鸾峰桥主题公园、党群连心路、下党沿途民居立面改造、景点开发,各村绿化整治,古道修复、亭台楼阁布设等项目,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并有效带动了民宿、农家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下党已建成下党人家、百口食堂等8 家农家乐、10多家民宿,100 多名青年人返乡创业。2018 年,下党乡年接待游客15 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988 年的186 元增长至2018 年的13066元,整整翻了70倍。
没有交通,就没有眼界。习近平翻山越岭首次来到下党现场办公,提出要率先解决的三大问题,摆在首位的就是公路。立说立行,第二个月,下党公路项目在下拨资金的帮扶下破土动工。1991 年1 月,下党第一条通乡公路顺利建成通车,群众彻底告别了肩挑背驮的历史。目前,总投资2357 万元的两条进乡快速通道已建成通车,从寿宁县城到下党行车只需要50 来分钟,群众高兴地称下党乡通上了“小高速”,全乡10 个行政村的通村公路也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
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华灯初上时分,徜徉下党,璀璨灯火倒映在溪里,水动影摇,夜色迷人。昔日的“无电乡”,眼下已是电力十足。仅2016 年至2019年,寿宁供电公司根据下党布局和旅游产业发展特点,投入854 万进行农网升级改造,完成了下党外村和下党里村线路下地缆化工程,新建、改造了10 千伏线路共9 条,完成下党旧村、下党西区、西山、下屏峰、槽坑村的配电网改造升级。今年,再次投资2850万元建设35 千伏下党变电站,服务下党乡村民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时间在1989 年7 月19 日定格。这一天,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披荆斩棘、跋山涉水来到下党,现场召开扶贫办公会,谋划发展路子、解决发展难题。此后,他又两进下党,为山乡人民带去脱贫希望、发展甘露。山坳乡村,翻开了历史新篇。
● 图来自网络
鸾峰桥上沐春风,茶叶香里说丰年。三年前,王光朝老人改造老屋,在鸾峰桥畔开起了“幸福茶馆”,每天游客少则一二十人,多则百人。单靠手工茶,一年收入就有3 万多元。
“变化方方面面,变化天翻覆地!”下党人由衷感慨着当下的新生活。曾经被戏称为寿宁的“西伯利亚”的落后下党,如今上榜“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跻身“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千千万万乡村旅游品牌村”“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独具特色的旅游之路越走越宽广。同时,下党希望学校、卫生院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告别曾经“学生与菩萨同堂,念经与念书同声”的尴尬与无奈。
问及茶馆名字的由来,老人说:“幸福下党,难忘习总。没有总书记当年来下党,没有国家的扶贫好政策,就没有现在的下党!”他希望,通过茶馆把下党的好山好水好茶、把下党幸福的味道分享给四方游客。
● 图来自网络
三十年滴水穿石,三十年久久为功。一个个坚韧而精彩的下党故事,汇聚成了闽东矢志不渝摆脱贫困的时代洪流,磅礴向前。今年6 月20 日,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公告,经福建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并报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寿宁、古田、屏南三县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摘帽!
乾隆二十八年(1763)十二月十六日,清朝将迁入乌鲁木齐的1043户察哈尔蒙古中的843户察哈尔人迁入伊犁,因乌鲁木齐是南北要冲,需要驻兵防守,为了加强乌鲁木齐的防守,将其中200户察哈尔兵携眷542名家属,派一名札兰管理,留驻乌鲁木齐。在第一批西迁的1043名察哈尔兵及家眷还未到达乌鲁木齐之前,伊犁办事大臣阿桂、乌鲁木齐办事大臣旌额里向朝廷议奏,从留驻乌鲁木齐的200户、542人中选派50户,约147人派驻库尔喀喇乌苏,得到乾隆皇帝的朱批。
站在新的起点上,幸福再出发,下党、寿宁、宁德传扬好作风,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脚步铿锵。正如下党乡亲们在收到习总书记回信时的振奋与坚定:继续弘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把日子越过越红火,不辜负总书记的希望与嘱托!
(作者单位:闽东日报社)
(责任编辑:高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