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中都中心小学 3642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为了真正确立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我们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切实转变教学行为,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把质疑和释疑的权利还给学生。
一、变教师质疑为学生质疑
1.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兴趣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首先要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环境中,以舒畅的心情,讯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积极参与,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产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教师都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赞许的目光、肯定的手势、鼓励性的语言等给予积极肯定的基础上,再作合理的评价和热情的引导,使学生在成功、兴奋和自我满足感的心境中,敢于大胆质疑。其次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善于质疑。小学生天性好动,求知欲旺盛,好表现自己。但学生在学习中能否质疑,是否善于质疑,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合的环境。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巧设诱因,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
2.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我们在告诉学生质疑要有目的性、方向性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文的各个方面去学习质疑。(1)围绕课题质疑。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可启发学生思考:“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谁去借箭?向谁借箭?”有的说:“为什么要去借箭?借箭为什么要用草船?”还有的说:“借箭的经过怎样?箭借到了吗?”因为课题是文章的眼,这预示着记叙的主要内容,所以根据课题质疑可达到以疑促读的目的。(2)抓住中心词质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草船借箭》一文,引读第一部分内容时,可启发学生想:这部分内容可用课文中的哪个词来概括呢?当学生找准了“妒忌”这一中心词时,教师接着问:“从妒忌一词中,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便接二连三地提出:“妒忌是什么意思?周瑜为何妒忌诸葛亮?诸葛亮知道周瑜妒忌他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因为文章主要内容是靠中心词、句来体现的,抓住中心词质疑,有助于我们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理解文章的内容。(3)抓住中心句质疑。中心句是一篇课文的灵魂,抓住中心句质疑则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中心。如《金色的鱼钩》一文的中心句是:“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教学这一课时,可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这一中心句质疑:“生了锈的鱼钩怎么会发出光芒?”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学习,学生明白了,鱼钩在闪光实质上是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思想在闪光!作者热情赞美鱼钩,正是赞美老班长的光辉思想,这句话的意思懂了,课文的中心也就明确了。(4)抓住难点质疑。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句话:“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是一句含义深刻的句子,可引导学生抓住这句话中的“四周围”“黑洞洞”“碰壁”三个词质疑:“四周围”是鲁迅住的四周吗?如果不是,那指的是什么?“黑洞洞”是指没有一丝光线吗?如果不是,那指的是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真的是指碰到壁墙?如果不是那又指的是什么?”这三个词语理解了,再连起来从整体上理解全句,句子的含义也就明白了。
二、变教师释疑为学生释疑
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释疑。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文中“开凿隧道”部分讲到:“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方法。”学完这部分的内容之后,我还留了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再思考、再质疑。几分钟之后一位学生提出:“如果凿到中间不能对接的话怎么办?那不是更浪赞时间和人力、物力了吗?”针对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继续阅读课文,看看从课文的哪个部分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认真阅读之后惊喜地发现在文中“勘测线路”部分讲到:“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说明开凿隧道也是经过勘测并进行周密计算的,不会出现凿到中间不能对接的问题。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鼓励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质疑。我在教学《琥珀》一文之后,问学生还有没有疑问,一位学生说:“那块琥珀露出地面后,它里面的蜘蛛和苍蝇还会腐烂吗?”这个问题挺新鲜的,我没有急着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提示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去查找有关科普资料。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明白了,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这块琥珀里的蜘蛛和苍蝇也一同成了化石,因此不会再腐烂了。让学生查找资料释疑,既能开拓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又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为独立学习打下基础。
3.组织学生讨论释疑。讨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释疑方法,它的好处在于可以集众人智慧。如教《穷人》一文时,一位学生提出:“文中主要讲渔夫和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作者还要把渔夫的家境具体写出来?”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有的认为这是为了同课题吻合,有的认为这样更能说明沙俄时代穷人生活的悲惨,有的认为这样更能表现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通过争论,大家一致同意第三种看法。这样的讨论,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得到口语交际的练习。
质疑、释疑方法不胜枚举,关键是要在教学行为中落实转变,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丘柏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3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一文论文; 鱼钩论文; 中心词论文; 教师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3月总第2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