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住房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促进了我国的建筑业的发展,它的发展也会逐渐满足人们的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建筑的发展使很多企业的发展目标逐渐的趋向于高层建筑及复杂化建筑,因此建筑为的安全问题成了人们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
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应该符合这一原则:小地震发生不坏;中级地震发生可以修理;大地震发生不倒。地震对建筑物具有极大的杀伤力,这与人们的生命息息相关,随意企业在建筑物的设计上必须制定完善抗震设计,进而是地震所带来的严重破坏性降到最低,本文将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进行讨论。
一、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对于自然界的危害来说,地震是人类无法进行控制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它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造成极大伤害及损失,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它是建筑物的毁灭型“杀手”,那么如何在地震中将其对建筑物的伤害降到最低了?这是很对建筑企业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在实际的生活中,地震的发生必然会造成人类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例如:青海玉树地震、北川地震、汶川大地震、唐山地震等等。随着城市化发展严重,人们对于楼房等建筑物的需求越来越大,房价也随之不断增长,这是很对的企业为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逐渐将高层建筑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这使得人员更加聚集,这是如果发生地震,必将会造成巨额的财产损失及严重的人员伤亡。对于地震这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来说,目前的科学技术还无法对其进行准确地预测,也没有有效的防止地震发生的方案。
二、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
(一)建筑平面及竖向不规则
随着人们社会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经济水平也在稳步提升,随意人们对于建筑物的美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建筑师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师,创作出的平面与立面越来越偏向复杂化。平面与立面的不规则化严重,这样的设计来说对于抗争性能上有很大程度的降价。
(二)地基在选取上不够科学
建筑物的地基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不同的地基对地震的抗震性有着很大的差别,高层建筑物在竖向相对较高,所以他自身的重量就达,在地基的选址上就应该尤其注意,它对地质的选择要求极为挑剔,例如,在土壤的软硬程度上、土质的密度上、地形上是否够平坦开阔,并且在地形上选址不能选在距离河边近的地方,只有进行这样精确的选址,才可以保证高层建筑的在地基上具有相对较好的抗震性能,并在地震中发挥自己的抗震承受力。随着城市化严重,城市的发展迅速,所以开发商在进行高更建筑的选址上往往更多考虑的是商业与经济利益,不会再抗震性能上进行考虑,这也是导致高层建筑物建筑在不科学的环境中,在抗震性能上大大降低,进而会在地震发生时对建筑物的基础造成严重的损话。
(三)材料选取不够科学
近几年,我国地震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那么在地震的多发区,进行高层建筑时,必须对其就够体系进行完善,使其建筑的科学合理,在建筑材料上的选择也不许具有科学性。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使企业对于轻质高强的材料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
(四)抗震设防烈度较低
我国的经济虽在不断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经济发达程度却还不能与发达国家同步,所以在国家的建筑上抗争设防烈度还不是很高,这种较低的抗震设防烈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工程建设抗争设计的要点
(一)建筑场地
在进行高层建筑时,合理的建筑工程的场地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出现的问题,例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施工人员建筑时的工作量,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地点的选择需要满足的最低抗震指数,具体的注意要点如下:其一,地震在发生时主要的原理是地下的岩层由于不明原因在发生了断裂,使得岩层在断裂的部位发生了错位现象,然后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得岩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地震在一瞬间发生。在建筑时为了能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建筑人员应该将建筑工地选在远离地震区的地带,在土质上也尽量选择较硬的土质进行建筑,还应该保证在地层的深处不会有水源的出现,对这些条件进行特殊的要求是为了建筑物法面临地震时减少其坍塌、滑坡的现象出现;其二,在对土地的土质进行选择时,尽量选择较硬的、密度都相对均匀的土地,这是为了减少地震发生时产生的震波对人员造成的伤亡;
(二)抗震材料
在建筑材上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直接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造成影响,选择抗震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具体如下:第一,建筑师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时,应该根据建筑物需要满足的抗震级别进行材料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来说,抗震的建筑材料基本上都具有轻质高强级已提醒等显著特点,在稳定性上来说,这种抗震材料比普通的建筑材料更加的稳定,使用这种材料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结构破坏程度,进而提升其稳定性;第二,使用浇筑钢筋比使用普通的钢筋时的抗争性能明显增高,浇筑钢筋具有的优点就是好,抗侧移性及延性系数都是相对较高的,并在使用的成本上也是较为低廉,所以也被越来越多的建筑者广泛应用起来,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就是在地震时发生时其抗震性能会降低,地震会使浇筑钢筋在短时间出现内出线断裂的情况,使中间的混凝土也随之碎裂散落,因此,在使用这种建筑材料是应该注意监测地区的地震系数级别,在高强度的地震多发区,这种材料是不应该被使用的。例如:四川省、云南省、新疆及西藏地区,对于这种建筑材料是不宜使用的。
(三)注意各种防震措施的适用
建筑物在被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该利用基本的防震措施来对建筑物进行抗震,但是设计师应该对建筑物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各不同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抗震工作,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接下来将对基本抗震技术进行简要的概述:基本隔震技术,这种设计技术需要在建筑物的基础接触点及建筑物的上层部分进行,这是为了防止地震能过大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还避免地震在发生时有地基进行传播进入到建筑物的上层结构。目前企业所使用的基础抗震装置主要有混合隔震、基底滑移、夹层橡胶等隔震方式。间层隔震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地震的震力,还可以对地震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吸收,从而保证建筑物不会因为地震而产生过大的损坏。这种设计一般适用于原始结构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进行建筑时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必须进行针对性设计,尤其在高层建筑物的设计上更不能有半点疏忽,应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也应该随之提升。另外,在地震发生之前就应该对建筑物进行一定的防范措施,不应该等到地震来临时才进行防范,这是降低地震为建筑为带来损坏的最基本的措施,在对建筑物的抗震结构上的设计质量也要有一定的保障,在建筑设计上对其各个方面进行抗震设计是对为了减少建筑物的在地震中收到的多种不良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物级人们的生命财产起到保障作用,进而使得社会更加健康和谐的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郭春树.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探微[J].城市建筑,2016(12):64-64.
[2]杨佩良.建筑结构中桩基础设计探微[J].建筑知识,2017(10):18-19.
[3]王丽群.建筑结构中桩基础设计探微[J].四川水泥,2017(1):61-61.
[4]李霞.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理念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No.533(24):90-91.
[5]王彦宏.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浅述[J].四川水泥,2017(10):111-111.
论文作者:周志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建筑物论文; 建筑论文; 发生论文; 这是论文; 地基论文; 性能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