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景观设计初探论文_杨治胜,周思远

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景观设计初探论文_杨治胜,周思远

恒大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圣博华康城市规划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作为一名设计师,在学习和继承历史和自然的前提下,将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中,突出其文化。科学合理地安排空间,创造一个安全、高效、健康、舒适、美观的现代居住环境。

关键词:城市化背景;文化景观;设计要点

前言:景观设计的发展往往以文化的发展为基础,而文化的发展又与文化遗产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我们应该在城市景观中保持文化,创造我们自己的文化景观,这已成为一门科学和一门艺术。

一、文化因素

(一)心理因素

价值是精神文化的核心。今天,随着物质产品的大量丰富,追求精神满足成为当代生活的主题。同时,精神空虚也是痛苦的根源。一方面,追求幸福的过程也伴随着痛苦。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狭窄,噪声、尾气、人际关系等问题比较严重。城市景观将成为人们精神健康的场所。

(二)语言和符号

语言和符号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是人类交流的桥梁,是时间与空间之间架起的桥梁。人们可以用它来认识另一个时空的世界。只有通过语言和符号,人类才能有效地进行交流,只有通过交流和互动才能创造文化。文字和符号也是文化积累和存储的手段,包括文字、图形、图片和现代多媒体视频素材。景观也是一种语言或符号。设计师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景观中,用户从景观中诠释设计师的想法。因此,景观是设计师和使用者之间的桥梁,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决定了这种交流的有效性。

(三)标准体系

人们行为的规范抑制人的行为,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最初的规范是秩序、习俗和伦理,后来发展成为各种规则、条例和法律规定。各种规范是相互联系、渗透和补充。规范是强制性的,这是团体强加给个人的行为准则。景观的服务功能是从道路系统开始的。高效、快速的沟通来自于合理的规划和计划。道路系统对人们的行为也有一定的规范作用。

二、景观与文化相结合,形成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由山水和文化两个词构成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文化是通过景观来反映的,但它改变了景观。文化景观除了文化对象外,还包括大气等无形因素,甚至可以延伸到自然现象、田野村庄、道路等文化现象。这种复杂多样、有形、无形的文化形态在加速中国城市货币化进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斗争。

一种文化景观和文化内涵,从空间层次上可分为场地、场所和场景。把空间(景观)与文化内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场所的营造和场景的形成。

场地是将场地及其空间整合为一个整体的基础,并严格考虑所有影响场地的因素,这是对文化层面景观空间形态的深刻诠释。塑造的是一种境界。在文化意义上,位置是一种意境,一种山水的“气”。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文化,结合用户的想法和感受,使用联想、移情思维来丰富景观形象,扩大景观的内涵,开发景观意境,是一种文化的“味道”。

场景是外在形式的象征,是形成部位和场所,场景是表达一种“情境”、“内心”的景观,以及对文化、思想、风格等的反思和诊断。

三、城市化背景下的文化景观设计要点

(一)地方文化的应用

如何全面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元素景观要素,是设计师们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传统文化、民俗、生活方式、区域产业结构和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构成了影响和决定景观设计发展的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以经济发展速度为标准来评价当地文化评价模式的发展状况已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许多地方景观、地方文化、民间艺术、手工艺人,以及老字号逐渐面临着生存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提取局部综合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元素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并愿意努力工作,感受当地的生活环境,还要求设计师必须有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可以设计捕捉生活细节的灵感。

(二)区域文化的应用

区域文化是承载和传递区域信息的物化反映。不同的载体承载和传递不同的文化。区域文化景观的载体主要有地形、道路、植物、景观、建筑。(1)地形。地形是区域存在的基础,景观设计是骨架,客体是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一部分,景观是布局的最后位置,承载着区域景观延续文脉的重要使命,在景观设计中起着导向作用和分界作用。(2)道路。道路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道路是景观连接的枢纽。良好的道路设计能促进人与生态环境的互动。道路可以是机动车道或人行道路。具有区域特色的道路不仅要有效地组织和连接各种景观点,而且要增强人们对道路的空间感知能力。(3)水体。水体是区域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精神性的要素之一。它不仅净化了当地空气,调节了微气候,而且富有感情,它让人感觉与大自然更亲密。(4)植物。植物包括花卉、灌木、树木、草皮、攀缘植物、水生植物等。植物具有生命力,不仅具有气候和生态系统调节功能,而且能满足景观美化的功能,起到引导人的视觉和形成特定的景观空间的作用。(5) 景观. 景观多样性是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也是景观设计的要素,包括雕塑、园林灯、座椅、景观墙、柱子、指示设施等。(6)建筑。建筑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载体,是地域文化表达和传承的载体。

(三)传统文化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通过人的认识经验和智慧,对自然和社会的几千年的思维总结。他们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景观设计。现代景观艺术设计中的书法、石刻、牌匾、音乐、典故等设计元素,赋予景观以新的生命。同时,它也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独特韵味,充分体现现代园林的意境,使之自然和谐。现代园林的设计虽然复杂,但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使景观不仅增加了时尚感,而且使园林景观的受众越来越多。现代园林中的一些新材料,如金属材料、陶瓷透水砖和玻璃制品等,将不断更新。同时,要正确把握我国要素的设计原则主线。现代园林景观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体现景观的其他气氛。

(四)民族文化的应用

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体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体现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设计实际上是一种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文化设计。从世界上的设计看,无论是泰晤士河上的伦敦塔桥、大本钟、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印度的泰姬陵、英国的自由女神像,俄罗斯的红场都从不同的层面反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在中国的苏州园林中,以桥梁为中心的景观设计手法,散发着中国文化的气质和魅力。与北京颐和园一样,满族、汉族和蒙古的文化符号混杂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

(五)时代文化的应用

景观设计需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的技术与审美。秦砖汉瓦乃至现代设计师使用的工业材料,都反映了时代的文化,反映出经济和文化景观设计时代的发展水平。例如,北京奥运会鸟巢的设计和结构都以“鸟巢”的形式出现,体现了高水平的设计水平。

四、结束语

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传统的、民族的、地域性的文化因素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该以一种发展的方式来看待文化实践,而不是仅仅满足传统文化的符号化和标签化,不是照搬应用。在继承研究历史和自然的前提下,将景观设计融入到文化中,使我们能够在文化的引导下升华,获得最佳的价值和效果,充分体现景观设计的文化性。

参考文献

[1]李凡,朱站,黄维.从地理学视角看城市历史又化景观集体记忆的研究[J].人又地理,2010(4):60-66.

[2]张靖,董雅.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14,27(06):47.

[3]田斌.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论文作者:杨治胜,周思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景观设计初探论文_杨治胜,周思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