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施工阶段的研究应用论文_吴银国

中安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市 230022

摘要:随着建筑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工程建设信息化的不断发展,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作为新一代计算机辅助的基础性技术,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逐步广泛。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实践和不断总结,BIM技术正日益在项目施工周期的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施工过程管理中导入BIM模型,在项目各关键节点的管理实施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总结与分析。

关键词:BIM模型技术 专业碰撞检测 BIM辅助施工 BIM+VR

一、BIM概念

BIM技术的提出始于20世纪末期的美国,近年来,BIM技术的应用在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发展迅速。

BIM(buiding information model)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是以工程项目的各项信息为基础,建立起的多维建筑模型。BIM不局限于建筑模型的建立,而是贯穿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信息集合,是一种协同管理模式。包含:三维建模技术、仿真技术、优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近年来,随着国内工程建设信息化的不断发展,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作为新一代计算机辅助的基础性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作用逐渐显著。

二、BIM应用软件、工具

施工单位BIM的使用软件,主要还是以Revit、Tekla、和navisworks为主,目前主要是基于Revit绘图平台的。后期的虚拟、渲染、漫游、动画工作主要是结合应用3DMAX,FUZOR等软件来实现,还有一些国内的本地化的配套软件供选择。

三、BIM技术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价值

1.BIM建筑模型的搭建

房建模型类别有土建专业全建模、设备管线全专业建模。通过Revit建筑、结构和机电系列软件平台,或结合国内一些本地化的兼容软件、平台,对工程的建筑、结构、管线等进行精度建模,模型细度要达到LOD350以上。

各专业建模完成后,可将BIM 模型交付给各分包配套专业单位,对相应的专业工程范围进行深化设计,同时可以将多家设计单位的设计工作进行协调统一。将不同的各专业模型进行整合,最终形成完整的项目BIM模型。

图1 结构+机电模型

2.不同专业BIM模型的碰撞检测

工程开工前,提前对施工图设计进行深化和审核,将模型应用navisworks,提前找出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和错误隐患,形成问题清单报告与设计单位进行交流协同、改进处理,完善模型最终形成施工阶段可用的BIM模型。

主要检测设计是否违反了国家标准或规范问题;设计有缺失遗漏;专业内部或者各专业之间的冲突;前后有矛盾或表达不清;无法满足设计或业主净高要求;管井空间无法满足施工安装或后续运维要求;孔洞预留不足或需要追加预留;增加施工难度或施工成本等;后续维保空间无法满足。

3.基于BIM模型的方案设计及模拟优化

施工过程中,运用已经建好的基础BIM模型和相应辅助软件,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工序、高大难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如:深基坑、高大模板、钢结构、大型吊装、桥梁等,考虑复杂的实际施工工况,进行针对性建立施工模型。

对于即将实施的工程步骤、技术过程进行方案模拟、比选、工艺深化与参数控制,再整合专业的安全软件进行协同安全验算设计,能保障施工的质量、安全、可靠。

图2 铝模三维模型

通过对现场三维可视化的模型展示,关键工序的模拟,实现施工工况下的可视化,对施工人员的交底更加直观,施工人员、班组工人对照三维模拟效果进行现场施工搭设,确保了方案与施工的一致性,保障安全、质量可控。

4.施工进度的4D模拟和调控

工程进度常常受到高风险活动的影响,比如必须相互依赖、有数个组织相关或有复杂程序的活动,这些都被纳入计划书中,和现有的参建单位协同,提前编制预案。

BIM的进度预控,可以让组织部署与划分施工段、流水段,制定可行的工序实施计划更科学合理,并导入模型,通过BIM模型进行4D施工模拟,帮助项目施工团队优化施工过程,调配进度,达成优化合理的流水节拍,提前经历施工全过程。

5.室内VR方案确定

在精度模型集合施工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模拟、虚拟、仿真。

综合考虑各个空间的装修风格,建筑周围的环境设置,通过对模型图元赋予材质、颜色以及光源信息,进行装修效果模拟,然后导出室内空间装修VR方案和漫游动画。让各方可以置身其中,直观呈现设计效果,对优化设计方案、稳定装修方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6.管线安装综合布置优化

大型地下室水、暖、电、喷淋等各种管线错综复杂,如在施工中发现各种管线存在干涉、发生碰撞,将给施工现场的各种管线施工、套管预埋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在施工中采用BIM技术虚拟各种施工条件下的管线布设、支吊架布置、预制联接件吊装的模拟,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

基于BIM技术,在多种软件配合情况下,可以对大型安装设备进行建模,对设备在行进过程中以及工作中的工作路径的碰撞问题进行研究,实现虚拟仿真模拟。减少由于大设备运输障碍带来的各专业返工,也提高了沟通效率,增加了实际吊装的可操作性,减少语言沟通障碍带来的不便。

图3 地库管线综合

7.BIM三维场地布置

根据工程施组、项目现场实际条件、施工工况、项目施工图设计,统计、掌握和编制实际的施工资源利用计划,利用BIM模型真实模拟现场施工环境及资源配置,再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工况对总平面布置实时进行动态调整与设计,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保证了现场施工的有序性。

8.基于BIM技术的安全管理

经过应用探索,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能有效地弥补传统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从而达到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涉及到具体的做法,可以形式灵活多样。施工过程中,利用BIM技术对现场安全防护提前规划布置,就安全防护的标准化对管理团队和作业人员实施三维可视化交底,以及对安全施工方案、维护设施检查防漏和对危险源进行辨识管理,还可以进行火灾疏散模拟演示,安全体验与培训等。

9.基于BIM技术的成本核算

完善BIM模型所附着的建筑全过程信息,通过高精度的BIM模型导出实施算量,以应对不同阶段多专业的业主报量。

作为总承包单位,要协调好项目各相关方的工作,对分包方的工作推进进行总控,特别是要审核分包方的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月进度产值报量的时候,除了要进行建筑结构分部工程的业主报量,还需对机电分包、钢构分包、分段劳务等单位报送的每月报量进行核算,便于项目的全过程成本控制。

实施BIM模型技术,为总包方的审核工作提供了一个好的技术工具与平台,有效掌控分包各专业的工程算量的准确性。

四、工程施工BIM技术的发展展望

目前,国内、省内工程领域BIM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还均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住建部2015年《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2016年《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发布以及《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2017)的颁布实施,以及安徽省合肥市出台的文件来看,BIM技术的发展步伐加快了。

BIM技术在建筑发展过程中应用领域还需进一步拓展,如应用无人机倾斜摄影与BIM结合、当日耗料信息反馈、场地布局规划优化、以及和生产厂商进行联动管理等,将大大地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管理效率和效益,丰富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有效整合设计、施工、运营的一体化,大力促进建筑业全面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

2.《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

3.李建成.BIM概述[J].时代建筑,2013,02:10-15.

吴银国(1972-09-17),男,安徽枞阳人,毕业于安徽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专业,大学,高级工程师。专业方向:建筑施工。

论文作者:吴银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工程施工阶段的研究应用论文_吴银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