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育面临的挑战及文化教育的渗透
赵 越 李 红
内容摘要: 语言是具有多重价值的重要研究领域,语言教育也包含不同的侧面,在大数据时代下,语言教育的格局和风貌也面临挑战,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模式、研究范式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我们要以“文道一体的”语言教育观念,遵循语言教育的固有规律和特点,在语言教育的同时渗透和融入文化意识,要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依照文化导入原则,有效地将语言和文化教育相结合,在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之中,实现语言教育的“文化回归”,并生成一种新的语言和文化。
关键词: 语言教育 挑战 文化教育 渗透
语言教育不仅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也不仅是一种客观符号,我们要重新审视语言教育观点和理念,要回归语言教育的历史文化内涵,不能脱离文化的存在而独自存在,我们需要将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相衔接,要在学习语言的教育过程中学习文化,分析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本质与联系,揭示语言教育中旧有的痼疾,要以语言为载体,揭示内蕴在语言之中的文化内涵和背景知识,要将反映文化的语言不断丰富和发展,更好地用于人们的交往,避免交流过程中的“词汇空缺”和“文化冲突”的现象。
一.语言的文化本质与联系
语言从其表面上来看,是一种自然现象,然而,我们要深入其中,剖析其文化的本质,作为人类特有的手段之一,语言的实质是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语言符号在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拥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有其内在的价值和意味,语言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形成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思维的直接产物便是人类的精神文化内容,语言也便成了人类思维建构而成的文化世界。因而,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也就是文化教育的过程,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接受了不同的文化,因而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忠实的记录者和保有者、传播者,是人类文化的“标本”和“化石”。特定的语言代表特定的文化内容,因而,语言教育体系也反映了不同的思维结构,并决定了不同的文化结构类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语言教育的差异也是文化的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内容,因而,文化背景和历史内容的不同便显示出语言教育的差异,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文化教育相联,使语言教育显现出文化的本质。
二.语言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语言教育由来已久,自先秦开始便形成了良好的语言教育传统,在新的现代化发展形势下,语言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主要显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教育环境面临挑战。我国的经济实力整体上升,这为语言教育环境创设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在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语言教育也在实现输出和输入,然而,我国目前的语言教育环境面临挑战,存在“语言雾霾”现象和问题。
2.3.宗教信仰差异。西方的宗教信仰地位根深蒂固,源远流长,成为了西方人精神生活的支柱,在这一点上,中国尽管也有自己的宗教,然而在表现形式、意义和地位上而言,都远不如西方宗教的影响和地位。
2.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比例失调。在我国的语言教育之中,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的比例失调,而且在语言教育建制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缺乏创新和发展。
活到现在的O2O公司,基本有两个特征,第一就是没有故意去改变需求,比如58到家的保姆、月嫂服务,这些服务本来就是在家里完成的。但有一些公司是去刻意改变用户行为,比如在店里的服务,非得改到上门,这些服务本来就是在店里等着客户来的效率最高;第二个特征就是,获客要偏向互联网。
三.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渗透和融合
央行影响强化与各国中央银行、金融主管部门之间的联系,积极主动开展各项工作,建设双边金融协调合作机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再建立多样化金融合作机制,强化协调,就“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问题,通过强化沟通,能够化解认知偏差,及时缓解各种矛盾,以此推动各国金融合作的有序开展。强化合作协调,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1)争取与更多的国家签署双边监管合作,完善谅解备忘录。(2)建立、完善沿线国家的国币跨境流动统计监测合作机制。(3)构建双边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金融风险应对策略及制度,合理应对危机,逐步形成完善、合理的金融危机处置交流合作机制。(4)建设独立的金融信用活动征信系统,保障信贷活动的有序开展。
1.在语言教育中实现不同文化的比较
这里的“中国人民”,虽与先秦时的意义并无大差别,但它却第一次将两者连在一起,构成偏正词组,所以说是司马迁最早创造了这一词汇。
对于不同文化的语言教育,可以对文化的形式、意义、分布加以比较和认识,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了解和认知,可以较为透彻地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于同一种生活或社会现象,可以用不同的文化进行诠释,从而获取不同的文化内涵。我们要在比较中去认识和尊重相应的文化,克服心理障碍,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5.行为习惯差异。行为习惯的差异主要是观念的差异,是文化习惯的差异。中国的日常起居习惯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奉行“一日之计在于晨”的理念,而西方则将一日的工作开始于中午以后,晚上则休息得很晚。
2.在语言交流中把握不同文化的深层差异性
语言的差异也即是文化的差异,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要探索其中的文化观念的差异,可以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宗教信仰、民族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加以把握和辨析,从而体会不同文化的深层差异性。
深松作业深度是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种类来确定的,通常深度在20-30 cm之间,但是不同的作物略有差异。例如玉米的深松作业深度为23-30 cm,小麦的深松深度为25-30 cm。另外,盐碱地和改良排涝作业的深度要求较高,通常深度控制在35-50 cm之间。为了确保深松整地作业的深度保持均衡,在进行作业的时候必须要控制好机械的力度,
由上可知,不同的观念导致不同的文化差异,它显现在各个层面,因而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要正视这种不同的文化差异,要将文化教育渗透语言教学之中,避免闹出误会和笑话。
中国文化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对于人类的影响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明发展进程之中,语言文化又显现出自己独特的、差异化的内容。如:汉语中对于“知识分子”和“政治”的理解显然与英国、美国有明显的文化差异;汉语中的“龙和凤”、“阴和阳”让外国人难于理解和认识。这种因文化的差异而显现出的语言差异,可以比较出不同文化之间的思想内涵,我们需要在语言教育的学习过程中,进行不同语言背景文化的比较和认知,实现在语言沟通中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2.2.价值观差异。中西方的价值观念也存在差异性,中国崇尚聚拢性和集体性,反对个人主义观念,个人英雄主义在汉语中被称为贬义词。而在西方则推崇离散性,在西方的个人主义并没有贬义的成分,他们认为个人自由及个人权益的追求及实现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和方式,西方侧重于个人奋斗和独立精神的价值观。
不同学者从各个角度对组织承诺的内涵做了介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态度说,认为组织承诺是员工对组织的一种内心倾向,包括乐于接受组织价值观、乐于投入精力到工作中和作为组织成员的内心自豪感三个方面;另一种是行为说,认为组织承诺是员工为了不放弃现有工作位置和福利待遇而不得不留在组织中的一种承诺。各国学者对组织承诺的定义具有以下共同点:第一,着眼于员工心理和行为的研究;第二认为组织承诺具有多重维度;第三,认为组织承诺可以测量;第四,考察组织承诺产生的自发性与强迫性。
2.4.民族心理差异。中西方在语言文化的层面,显现出较大的民族心理差异,这构成了中西方鲜明的文化差异。
季经理是个秃子,忌讳很多,有人说兔子跑了或灯泡亮了,季经理的脸色便阴得像要下雨一样。季经理经常戴一顶帽子。这天,忽然一阵风把帽子吹落了,季经理以为是什么预兆,心里很不爽。开会时,恰巧有个生马蛋子把季经理的姓念错了,念成了李某某,季经理勃然大怒,终于发火了:谁敢把老子头上的帽子摘了,老子就把他的职务撸了。
2.1.思维差异。中西方在思维上存在差异性,西方采用线性思维方式,更多的是理性、分析和逻辑的因素,侧重于抽象思维;中国人则注重直观感官上的思维,在兼顾全局的前提下,情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
语言教育使不同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停留于表面的语言词汇的学习,也不能局限于浅层的文化交流与交往层面,而要通过语言的交流实现文化的交流,实现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渗透与互融。
3.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渗透和融合
在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相渗透和融合的过程中,文化混融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现象,中西方在运用不同语言的过程中,显现出文化的混融趋势。如:外国人用汉语与中国人进行交流,采用汉语:“你好”、“对不起”、“再见”;而中国人则会不假思索地采用“Hi”、“Sorry”、“Bye-bye”,可见,在相互使用对方语言的交流过程中,会出现显而易见的文化混融现象。还有,在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会沿用西方的表达方式,在一个中国人受到称赞之后会坦然回答“谢谢”,而不会像中国传统文化所规定的自谦自贬的方式。还如,中国人也同西方一样,有了个人隐私的意识和文化观念,不再贸然询问别人的工资和年龄。
3.1.语言教育中的文化融合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民族用于认识世界、传达思想的重要载体,语言中的语法运用和表达体现出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世界观,语言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对于人们的文化心理产生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重构性影响。在语言教育中,它制约和重构了人们的思维和文化,使人们通过语言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中使用的语言与这个群体的文化认同有必然的关联,表现在语言交际的范畴,就代表了文化的归属性特点,显示出语言基础而重要的文化价值。在时代的进步下,不同语言进行了频繁的接触,产生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人们深化了对异族文化的认知,同时也发展了本土文化。如:西方人越来越喜爱中国的传统草药和“针炙”疗法;外国人喜爱中国气功和太极拳;中国人喜爱穿牛仔裤,也过圣诞节和情人节等。这些都表明在语言教育和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了不同文化的渗透和融合。
3.2.文化交往中的语言融合
在全球化经济文化融合的大环境之中,不同的文化进行频繁的接触,制约着语言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将文化的精髓注入语言之中,语言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接触中得到发展,出现了不同语言的融合。如:西方语言中的名词术语融入了汉语词汇之中,有“超市 ”(supermarket)、“快餐”(fast food)、“麦当劳”(McDonald)等;而中国的汉语词汇也融入到西方语言之中,如:“磕头”(kow tow)、“纸老虎”(paper tiger)、“功夫”(kungfu)等。同时,还有一种语言与文化相融合的“二语糅合”现象,也即出现双语夹杂表达的语言方式。如:“卡拉OK”、“KTV包房”、X光片等。
在语言教育和交际的过程中,要遵守语言的文化规约,然而具体情境下的语言、文化交流语境与社会文化的大语境会存在差异,相当于中介语,出现文化混融、变异和误读的现象。同时,我们不能用消极的态度,而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语言融合的文化混融现象,它寓示了在语言教育和交流的过程中,文化走向统一与汇合的大趋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教育和学习要体现学习文化的基本观点,不能将语言教育与社会历史文化相割裂,要在语言教育中遵循文化导入原则,在对语言学习者的教育过程中,从不同的思维层面、价值观层面、心理层面,培养语言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在不同的语境之下采用合适的语言,避免“词汇缺失”和“文化冲突”现象,从而将语言学习能力转变为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实现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文化交流、渗透与融合,使语言在丰富深厚的文化内容中显现出自身的全部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梅砚.语言文化教学与“文化体验”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2]张家军.国外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及面临的问题 [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2)
[3]范喆.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意义[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4]张家军.国外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及面临的问题 [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2)
[5]白亮.多元文化教育本土化的思考[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01)
课题項目:1: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专项科研课题资助、辽宁师范大学青年科研项目(LS2014W003):语言习得中语言理解和输出的认知机制研究;2“: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辽宁大学生创新创业中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课题(课题批准号:JG17DB285)成果;主持人:赵越
(作者介绍: 赵越,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李红,博士,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认知心理学)
标签:语言教育论文; 挑战论文; 文化教育论文; 渗透论文;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 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