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创新研究论文_牛青松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创新研究论文_牛青松

(国网高平市供电公司 山西省高平市 048400)

摘要:电力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快慢同时影响着我国人们的民生,随着电网规模及结构复杂程度的不断增长,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的难度及存在问题也不断增加,如何在当前智能技术、通信技术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提高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水平具有更为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电力电网调度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其运行管理创新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创新研究

引言

电力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所不可替代的最基础的能源,其作用与用途不言而喻。电能作为社会发展及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能源,各行各业对其需求、要求日益提高。电网调度作为电力系统内协调发电、供电、用电三者关系的重要机构,其运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供用电质量及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更好地推动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有必要针对当前存在问题积极的创新。本文对近年来国电江西电力公司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典型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创新研究。

1电网调度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电网调度作为电力系统内部的一个组织机构,主要工作是对电网相关的发电、供电、用电进行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对于当前环境下的电力系统而言其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重要性

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下,电网调度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明显。电力系统的运行较为复杂,电力在电网中的生产、输送、使用都要求在同一时间同时实现,这一特点就使得电力系统供应非常复杂,且相关工作的精确度要求也更高,结合电力调度工作目标,我们能清晰地认识到电网调度工作对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为此国家专门出台了如《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来加强电网调度工作的力度。

1.2紧迫性

随着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电能供应的需求及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调度作为电能供应的重要组织机构,其工作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电能供应的整体水平。当前国内用电需求增长速度远超电能供给能力,这就导致电力调度工作的紧迫感更强,需要在考虑全局的情况下,合理地进行分配协调,进而保证区域经济、生活的良性发展。

2当前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电网调度运行体制框架的建设迟缓

2.1.1运行技术落后,操作不规范,调控一体化进程缓慢

(1)无人值守变电站覆盖率低。(2)集中运维站规划不合理,工作效率低。(3)操作规程标准不统一,制度缺失严重。

2.1.2规章制度体系不完善,工作执行情况监管缺失

(1)规章制度的建设未能及时跟上电网结构、业务转型等变化,造成管理工作的混乱。(2)规章制度的执行缺乏有效监管,导致违章问题频发且得不到有效解决。

2.2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基础数据可靠性差

在电力辖区内的变电站、电厂数量众多,在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数据的采集过程中,由于周期短、数据量大、工作种类繁多,极易造成基础数据质量不高,频繁出现信息误报、遥测数据准确性不高、模型信息不准确等问题。

3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创新研究

3.1组织架构方面的创新研究

(1)积极推进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普及进程,全面提高调控运行效率结合辖区内各个变电站的实际情况,统筹协调,积极地进行升级改造。对于不满足无人值守的要尽快规划;对于新建的变电站要积极督促,加快进度,并主动提供支持;同时对于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要加以重视,保证站内设备的健康稳定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整合现有资源,规范集控站业务职能对辖区内集控站进行综合调研,合理地配置运行值班人员,提高安全可靠性;同时应结合区域特点,合理选址并配置交通工具,避免工作中的时间延误及安全风险;对站内人员业务智能进行明确合理地划分,保证工作量的合理性和操作任务的安全性。(3)完善“双确认”的行业标准,扩大远程操作范围这里的“双确认”指的是至少应有两个指示发生对应变化,且所有这些确认的指示均已同时发生相应变化。电力公司应针对辖区内实际情况,以“双确认”要求为核心,制定规范的行业标准,并推广应用在实际的远程操作工作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扩大远程操作范围。

3.2有效结合系统性与科学性

首先应高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以此来选择相应的技术支持系统,之后通过技术信息手段固话这种已经得到优化的管理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系统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结合,从增加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出发,以先进的电网运行管理理论为指导,站在电网运行系统的全局高度上推进调控管理模式在电网当中的运行。

3.3有效结合标准化与适用性

在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应用调控模式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原有的一些业务流程、岗位职责以及管理方式产生变更。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医院有模式为基础,综合考量实用性与标准化要求。对原有的各项工作作出分解,以此在心得管理模式下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管理办法、业务流程以及岗位职责等。

3.4熟练掌握设备运行情况,熟悉自动化系统

平时注意观察记录系统正常运行时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光端机、微波发送接收设备、UPS电源、交换机等各设备指示灯亮的情况,明白各指示灯的含义,以便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注意系统正常运行时前置机、服务器程序运行情况,定期做好备份工作,平时注意维护系统安全,注意防范病毒入侵。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要保持头脑清醒、思路清晰,从最可能发生故障的原因查起,逐条、逐项一一检查、排除。切实保障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系统可用率达到98%以上,成效显著。

3.5技术支持方面的创新

(1)积极推动系统运维模式改革,提高整体工作效率通过加强各级调度、电科院、经研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并将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实现故障的远程诊断维护,构建最新型的自动化运维模式。(2)提高电网综合分析及集中监控水平通过积极推广应用电网故障智能告警功能模块及在线安全分析模块,来降低调度人员工作量,提高系统对于电网事故的判别及维持安全运行的能力。(3)加强辖区内各厂站集中监控水平通过对电网调度监控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完善,使系统能够更好地实现对辖区内电网运行状况的监控分析;通过加强对各无人值守站的升级、维护,使其能够与整个电网统一规范,保证运行状况基础数据的可用性;对站内设备进行认真巡视维护,保证各设备的健康稳定运行。

3.6多策并举,提高运行管理指标

在电力调度运行管理过程中,影响遥测状态估计合格率的因素包括基础数据、电网模型、模型参数及周边地区影响等。所以要想有效地提高这一指标就需要从这几个因素入手;而影响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数据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是网络设备、通信通道、远动机、地方电厂数据采集正确性、系统模型维护工作规范性等。结合我国实际的运行管理情况而言,可通过防和控来加强管理。简单地说,就是抓住同业对标,实施全过程管控,以遥测状态估计合格率和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数据可靠性两个指标为着力点,建立实施“防、控、制”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结语

加强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创新研究是一项长期持久、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在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涉及的人、组织、部门众多,这就要求在电网调度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实现统筹统一的改革管理,积极应用当前先进的技术、设备,保障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的水平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进而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雷绅.GS电网“大运行”体系中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提升策略研究[C].2015-兰州大学:11-33.

[2]张晓慧.H供电公司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模式研究[C].2015-哈尔滨理工大学:17-34.

[3]韩永才.浅谈如何加强地区电网调度运行管理[J].通信世界,2017(23):279.

论文作者:牛青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  ;  ;  ;  ;  ;  ;  ;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创新研究论文_牛青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