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在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只有主动参与了学习过程之中,才能从中理解,认识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究之路。
【关键词】自主探究;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63-01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中,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网络技术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因此,教师要在网络环境下构建自主探究的小学数学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备受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该从小学开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该从转变教学模式开始。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反映出课堂教学中的所有信息,比如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思想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起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影响。小学数学老师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构建起这一教学模式。
1.网络环境下构建自主探究的小学数学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
在网络环境中,小学数学学习在学习方式上得到了改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掌控教学的节奏,学生会被动地跟随教师学习数学知识。而在网络环境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指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分析、猜想等环节进行探究式学习,这对于学习数学知识是非常有利的[1]。数学是学生小学阶段需要重视的科目,是为之后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的保证,它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性数学学习主要有以下三个优点:首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在不断探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最终找出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其次,学生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网络中会有许多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知识,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会主动学习,在信息收集、分析,直至最后的验证环节,会获取巨大的成就感,从而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最后,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宽了。传统的数学教学局限于课本知识,不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网络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生一旦利用了这些资源,学习空间就更大了。
2.网络环境下构建自主探究的小学数学学习模式的方法策略
网络环境下构建自主探究的小学数学学习模式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构建知识―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做出总结这几个环节来实现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本中的《认识物体和图形》为例。
2.1创设情境
网络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教师可根据这一点,在课前导入部分应用网络技术,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要通过掌握数学规律解决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模拟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小学生进行几何图形学习的基础,学生要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基本物体的特征,并可以自行分辨。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机器人――小叮当(播放视频)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投入学习中。
2.2构建知识
在创设情景完成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非常重要,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学生探索学习的基础,当中会涉及数学的规律和概念等,是为之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依据。在构建物体和图形的知识框架时,为学生提供一些魔方、骰子、化妆品盒子等物体,让学生感知物体的表象。
2.3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可通过分组的方式进行,教师提出假设,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验证。在此期间,要注意两点:第一,限定小组讨论的时间。对于较简单的问题,教师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就不宜过长,否则会造成课堂混乱。第二,在方案选择时,教师不能自行选择,要通过分析汇总,并与学生进行沟通筛选方案。为了验证问题,学生要通过实践验证最初假设的问题,并且要确保计算和证明方法的有效性[3]。《认识物体和图形》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对已有的魔方、骰子、化妆品盒子等物体进行分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评价学生的分类是否合理。
2.4做出总结
总结归纳是最后一个环节,即对整个课堂学习做个概括,便于学生完善知识体系。通过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等环节,得出最终的结论。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完整的思考方案和解决流程。《认识物体和图形》在总结环节,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说出每一种几何物体的特征,并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出这节内容的知识结构。
总而言之,在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实现了转变,自主探究的形式让教学效果更突出。教师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环节中,要通过创设情境,构建知识,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做出总结等一系列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兵.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4,17:28-29.
[2]管珏琪,苏小兵,郭毅,祝智庭.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5,03:103-109.
论文作者:张建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学生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物体论文; 自主论文; 数学论文; 环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