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莹 郭旭 李金秋(通讯作者)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41)
【关键词】 子宫肌瘤;子宫切除术;心理护理;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255-02
子宫肌瘤是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和多发一种良性肿瘤,该病与性激素分泌失调有关,雌激素水平较高的群体发病率相对较高[1-2]。贫血、阴道流血、腹痛、白带增多、腹部肿块以及消瘦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以手术切除术为主要治疗方法。由于患者不能正确认识子宫肌瘤这种疾病,一旦发病患者会误认为是恶性肿瘤,产生绝望等不良心理,对手术产生恐惧感,非常不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3]。作者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4~57岁之间,平均年龄(38.6±2.8)岁;从手术方式看,9例患者行子宫全切除术,36例患者行次全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2~58岁之间,平均年龄(37.8±3.3)岁;从手术方式看,11例患者行子宫全切除术,34例患者行次全切除术。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手术方式比例、术前焦虑程度评分均值等影响因素资料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一般的对症治疗并注意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护士要收集相关信息,主动和患者交流,了解并评估其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患者缺乏认识子宫肌瘤,加之恐惧肿瘤,情绪极不稳定,护士应全面了解心理波动原因,准确掌握焦虑程度并分析发生原因,之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导、讲解并提出建议。护士要想患者之所想,痛患者之所痛,保证顺利开展后续护理工作。
由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情绪。因此心理护理有利于对纠正患者不良情绪。护士应鼓励患者家属积极配合临床护理操作,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护士要多巡视病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保证病房整洁、干净、舒适,更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加安全感和自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于入院后次日开始心理健康教育,每天1次,0.5~1h/次,3~5次后行手术治疗;手术后的1周内再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护士要根据病人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态、治疗方法等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
心理支持。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步。术前护士应向患者讲解子宫肌瘤的基础知识,使其明确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癌变率非常少,以排除困惑减少顾虑。帮助患者认识子宫肌瘤治疗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重讲解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是维持正常阴道粘膜和性兴奋的决定因素,明确子宫切除后也并不影响女性的特征和性功能。
行为护理。术前3d由专业护士对患者及其亲属进行行为治疗。加强和患者交流,耐心倾听,根据心理特点实施相关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正确认识疾病,理解患者病痛,主动配合患者术后调整恢复生活;指导者术后肌肉放松训练,每天1次,5~30min/次。
个性化心理护理。明确告知患者及其亲属术后1~2周是肠线吸收期,阴道伴少量出血现象,应注意休息多卧床,出血过多时及时回院就诊;术后2~3个月返院复查,检查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指导患者开始正常性生活。
并发症护理。术后痰多咳嗽、伤口感染、尿潴留等为常见术后并发症,护士应教会患者排痰方法。因手术创伤,患者术后肠胃功能减弱,易出现腹胀,护士要告诉患者适量运动可促进消化,鼓励患者多走动,并主动排尿。
1.3 评分标准
护理前后分别由专业人员运用SAS焦虑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价。小于35分表明患者没有焦虑症状,心理健康;35~55分表明患者症状轻微,偶尔有焦虑;55~65分表明患者症状中度,常发生焦虑。
1.4 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完成。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评分的比较见表1。可见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评分的比较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63.3±8.9 51.5±7.4
观察组 62.8±9.2 5.1±7.9
3.讨论
子宫是维持女性特征和功能的重要器官。子宫肌瘤患者要承受心理恐惧和肿瘤本身带来的身体疼痛,有的患者不了解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意义,造成心理和生理创伤,出现恐惧、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变化[4]。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需求越来越高,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被理解为对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需求等进行全方位的照顾和关心。
护士要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全面了解患者心理波动原因,准确掌握焦虑程度并分析出现原因,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指导、讲解、建议。通过耐心讲解和沟通使患者更好地认识子宫肌瘤,减轻焦虑和恐惧心理[5]。护士要想患者之所想,痛患者之所痛,以顺利开展后续护理活动。
健康教育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使患者了解疾病知识,保持良好心态,增强战胜疾病信心,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可使之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疾病知识,提高依从性,促进护患交流,积极配合并监督医护工作,提高满意度。
可见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于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有利于解除患者心理负担。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
综上所述,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于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后,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和负担,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明显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红伟,陶桂娥,李晓娟.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64-65.
[2]郭锦芳,杜军强,厉华卿.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子宫肌瘤剔除术盆腔粘连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30-31.
[3]郭珊娜,段光友,王金韬等.舒芬太尼配伍曲马多用于女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比较[J].2015,中华外科杂志,53(2):150-154.
[4]丁森君,路俊兰,张薏女.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变化与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5,24(1):26-28.
[5]杨淑英,向群,陈雪兰等.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中应用评估[J].中国性科学,2015,24(1):24-26.
论文作者:王莹莹 郭旭 李金秋(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患者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心理论文; 焦虑论文; 切除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护士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