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研究

曾红艳[1]2007年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虽然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中小企业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以后,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稳定以及形成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被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所关注。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资金实力弱、缺乏良好的信用记录和信息透明度,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国家都引入了信用担保机构,以便为中小企业提供足够的贷款信用支持。实践证明,我国信贷市场上,信用担保机构的加入,也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由于目前我信用担保机构运作处于初期的建设中,在运作模式、资金来源和损失分担、风险控制,以及配套环境建设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效率普遍不高,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本论文即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展开深入研究,试图找到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以促进信用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使信用担保机构很好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基本思路和结论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是简介本文的选题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结构安排。第二章中小企业融资与信用担保的关系。从理论上阐述了信用担保是如何使中小企业取得银行贷款可选择的目标的。第叁章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一些城市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来源情况进行分析。第四章国外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运作的特点与经验启示。主要介绍了美、日两个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作。剖析他们的共同与不同之处。第五章构建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给出一个机构总体运作框架,然后构建机构一个具体的运作模式——半开放基金模式。本文的贡献之处一是能运用归纳法对中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和日美两国成功的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二是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作模式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唐斌斌[2]2005年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资金不足问题目前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融资困难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担保困难又是“瓶颈”中的“瓶颈”。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金融市场中资本的趋利性却致使中小企业融资越来越困难。一方面中小企业发展要融资,另一方面自身又没有足够的实力为其融资提供相应的保证。这就产生了资金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而信用担保这一方式正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佳方法之一。 我国担保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后,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监管,担保行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无序发展的局面,例如担保机构鱼目混杂、许多不具备担保能力或别有目的的机构进入担保行业、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最终都将通过担保风险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时,也使担保机构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质疑。在此背景下研究担保机构的运作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理论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关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的创新。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是担保机构运作机制、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的总称,主要包括担保机构组建模式与组织形式、资金来源与担保总规模、担保对象与条件、担保种类与担保范围、担保风险防范与控制等内容。运作模式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核心,其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担保机构的运作效率乃至运作成败。 本文正是以此为背景,从我国担保机构的现状分析入手,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特点和运作模式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同时分别对国外、国内的担保机构的运作模式进行了比较。根据担保机构运作模式的定义,重点讨论

王佳[3]2008年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生存和发展也成为世界性的一大难题。中小企业为社会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岗位,也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提供者。虽然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此巨大,但其发展却面临着严重的融资困境,急需我国建立健全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来解决这一发展中的瓶颈。我国自1992年以来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这一措施有力的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首先探讨了信用担保的相关支持理论,在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创建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突破口。然后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一般阐述,并对日本、美国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最后在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并结合现实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创新性的建设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以期能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帮助中小企业能更快更稳的发展。本文重点论述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所存在的缺陷,以及分别论述政策性信用担保和商业性信用担保的特点、优势、劣势,并将两者进行了简单的比较,由此得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应建立以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芮玉巧[4]2004年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融资难问题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各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我国虽然也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是,由于起步晚,缺乏经验,在实践中还存在着种种不足。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中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分析相结合、国内研究与国际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基本思路和结论如下: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信用环境与信用资源;信用征集与评价制度;政府政策导向与财力支持;担保机构及其规范运作;监督管理与政策法规等。 二、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目前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日益成熟和规范,总结出了许多成功的做法,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学习和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对于规范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叁、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我国也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从实践情况看,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缺乏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专门立法;担保体系不健全;行政干预较多;担保机构缺乏资金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担保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 四、鉴于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其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法规;建立信用担保征信制度;建立绩效评价补偿的激励机制;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的用人机制等。 五、信用担保实质上经营的是风险,销售的是信誉,因此,在担保业务中,风险是始终存在的。为保持担保机构的持续经营,必须采取合理措施防范和控制风险。这些措施主要包括:正确选择担保项目;合理核定控制指标;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以及银保协作和参加再担保等; 论文具有创意性的观点主要是:首先,提出政府应该以财力和优惠政策为支撑,建立规范有效的绩效评价和资金补偿机制,以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办担保的积极性;其次,提出担保机构如何通过内部管理和和外部协作来防范、控制和分散担保风险,以维持担保机构的持续经营。

侯峰[5]2008年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高风险性,融资问题一直都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中小企业担保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然而由于我国信用担保业起步较晚,信用担保还存在很多问题,信用担保在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风险。如何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风险是确保信用担保业安全运作的关键所在。这正是本文的重点所在。担保风险管理机制包括补偿机制、风险转移机制、内控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等。目前,在风险补偿机制上,担保机构无力提取足够的风险准备金,各级政府的基金补偿制度未得到全面有效的建立。在风险转移机制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作为专业担保人,其能有效分散、转移担保风险的反担保和再担保机制也未得到全面有效的建立。在内控机制上,许多担保机构没有建立起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在风险预警机制上,担保机构普遍缺乏一套科学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对受保企业的资信调查主要是借助于简单的财务报告和走马观花式的询问,缺乏真实准确的评判。本文对信用担保风险的管理从担保机构和受保企业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防范机制探讨如何对受保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该部分主要包括叁个方面:风险补偿;风险转移;内部控制等。其次,从信用评估入手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在众多中小企业中,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最活跃的力量,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因此,本文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着眼点,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专家评价与科学计算互为补充的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模型(模糊评估),体现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性,成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模糊评估模型旨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有一个较为科学全面的评价,从而为担保机构在评价信用风险,作担保决策时提供依据。最后,通过本文所采用的信用评级模型对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做出评价。风险管理是涉及到多方面的难题,本文就自己的知识范围,浅谈了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措施,但愿能够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李彦[6]2015年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机制的选择与创新》文中研究表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对于破解融资问题的关键点在于能否大幅度降低融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现阶段,以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模式难以获得持续发展。互助式信用担保模式在这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应成为信用担保机构的基础形式。创新现有互助式担保模式的运行规则,可以缓解互助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优化互助担保效果。创新的重点是信用担保体系的分工原则、担保机构的自我发展机制以及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

康丽[7]2007年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强位弱势”是各国中小企业的共同特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信用不足和融资困难是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我国担保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监管,担保行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无序发展的局面,例如担保机构鱼目混杂、许多不具备担保能力或别有目的的机构进入担保行业、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最终都将通过担保风险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时,也使担保机构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质疑。在此背景下研究担保机构的运作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理论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关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的创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核心,其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担保机构的运作效率。本文在国外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借鉴的基础上,对我国担保机构运作模式中组织机构的选择、资金来源及风险防范和补偿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以辽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作为案例进行了相应分析,最后提出改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特别是完善辽宁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的相关建议。

谢丽辉[8]2002年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伴随着我国银行商业化改革以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产生的,虽然已经有了近十年的发展,但在运作模式及风险防范上仍未成熟。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以及我国的现实出发,阐述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强调了它在修正市场信息不对称状态、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完善信用经济等方面的作用。论文的核心是对担保机构在运作流程中如何处理与企业、银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别从针对担保对象、自身和银行的角度提出了四种防范风险的方法,即寻找切入点、担保与风险投资并行、加强反担保措施以及与银行共担风险。据此对中科智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的运作模式提出了改进意见。最后对我国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中的规范运作、健全法律方面作了具体的展望。

王振峰[9]2013年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担保机构的法律问题为论证对象,在界定担保机构内涵的基础上,探析了信用担保机构的法律性质,深入探讨了其权利和义务;接着科学定位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相关主体的法律关系,并探析了信用担保机构之税收优惠以及其风险的法律控制问题。以便于科学解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法律问题,以此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在绪论部分,笔者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关于信用担保法律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法律地位。这一部分主要从叁方面进行探讨。(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界定,内容包括:1.担保机构的定义。它是指经同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指定部门审核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的,与债权人协商决定,如果债务人不清偿债务,则由其代为清偿债务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专业机构。2.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分类。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从资金来源方面来说,有以下叁种形式:政策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从组织形式上可分为:以担保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法人形式、以担保中心为代表的事业法人形式、以担保协会为代表的社团法人形式。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特征。其特征为:出资主体主要是政府、具有法人资格、不以营利为目的、由特殊法调整、在严格程序下运行。(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法律性质和和运作中的法律关系,这部分内容包括:1.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法律性质。这里分别论述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独立的法人、是服务机构、是特殊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信用担保属于保证行为。2.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中的法律关系。包括保证法律关系、协作法律关系、委托法律关系以及担保机构和风险分散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如保险保证法律关系、再担保法律关系等。(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权利与义务。第二部分论述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相关主体的法律关系。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政府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行进行监督、管理、扶持,但却不干预。(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二者应当平等协商、风险共担。(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中小企业应当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自身的真实信息,接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理监督。第叁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税收优惠。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一)中小企业用担保机构税收优惠的条件。这部分内容分别论述了享受营业税优惠和所得税优惠应具备的条件。(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税收优惠的程序。(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税收优惠的立法缺陷及完善。这部分内容论述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税收优惠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税收优惠的建议。第四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的法律控制。这一部分论述了叁个问题,内容包括:(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法律控制的必要性。1.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有:(1)来源于政府方面的风险。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经营过程中,存在着政府对其经营过度行政干预的现象,以及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的风险,这些对其正常运作产生了极大的威胁。(2)来源于协作银行的风险。实践中,协作银行往往不承担风险或只承担极少的风险。(3)来源于信用担保机构自身的风险。主要存在担保机构自身规模小、实力不强;担保机构自身管理和业务操作不规范;投资风险以及员工道德风险。(4)来源于受保企业的风险。主要存在竞争风险、决策风险、信用风险、审查风险。(5)来源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风险。存在征信体系不完善和外部信用评级体系发展滞后的风险。2.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同险法律控制的必要性。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控制是微观个体的要求、中观相关利益者的要求、外部监管的要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政策性使命要求对其风险进行法律控制、担保行业的发展现状迫切需要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进行法律控制等。(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法律控制的基本原则。在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进行法律控制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维护担保市场交易公平和安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协调原则。(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法律控制的根本途径。具体包括:1.明确政府职责。政府应当加大财政资金支持,避免直接干预;提供优惠、激励和配套服务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政策扶持力度。2.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立法。3.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市场准入制度。从最低注册资本金、高级管理人员与主要业务人员的任职资格和设立审批制度叁个方面进行了论述。4.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内控制度。内容包括:(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完善合同管理制度;(3)完善法律顾问制度;(4)完善担保业从业人员管理机制等。5.完善市场退出制度。6.强化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内容包括:(1)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法制宣传和教育(2)完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7.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建设机制。内容包括:(1)多方拓展信用担保基金来源;(2)完善信用担保风险分散机制;(3)以契约制方式组建信用担保基金;(4)推行再担保机制。8.理顺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之间的关系。内容包括:(1)在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之间建立风险分担、收益共享机制;(2)协作银行要强化合作,以分担风险为义务;(3)二者应建立战略伙伴关系。9.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范围。10.完善行业自律监管制度。11.完善不同监管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内容包括:(1)加大协调担保业监管部门之间职权冲突的工作力度;(2)构建银行业监管部门监管权与地方行政监管权间的冲突协调制度;(3)构建担保业主管部门行政监管权与行业协会自律监管权间的冲突协调制度。

张友先[10]2003年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用制度已成为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然而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才刚刚拉开序幕。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失信状况的日益严重,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信用环境不断恶化,作为信用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研究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从减缓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模型和促进中小企业守信的声誉模型出发,分析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原因和意义,并以此确定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策略措施。 本文首先对成熟的企业信用制度作个全面分析,阐述了企业信用制度的基本内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找出我国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可以借鉴的经验。然后通过中小企业与其它经济主体间信用不对称模型,以及对中小企业守信的KMRW声誉模型的分析,提出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的主要原因: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促进中小企业守信。本文接着指出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特点和问题,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提出了相关的策略与措施,包括征信模式的选择、信用评级机构和评级指标的设立、政府的积极参与、中小企业惩戒机制的构建以及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研究[D]. 曾红艳. 厦门大学. 2007

[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及实证研究[D]. 唐斌斌. 四川大学. 2005

[3].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新研究[D]. 王佳. 兰州理工大学. 2008

[4].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D]. 芮玉巧. 郑州大学. 2004

[5].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管理研究[D]. 侯峰. 重庆交通大学. 2008

[6].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机制的选择与创新[J]. 李彦.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7].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研究[D]. 康丽. 东北大学. 2007

[8].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研究[D]. 谢丽辉. 中南大学. 2002

[9].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法律问题研究[D]. 王振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10].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研究[D]. 张友先. 浙江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