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设备;检修;策略
引言
本文基于电力设备检修维护工作的发展历程及潜在的问题,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措施,以此来提高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和日常维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经济社会效益,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1 电力设备检修维护的发展历程及意义
1.1 电力设备检修维护的发展阶段
我国电力设备检修维护的发展历史经由了3个阶段的内容:第一阶段,即电力设备被动检修阶段。其主要特点在于采用事后处理的方法,检修维护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导致检修维护工作处于被动状态;第二阶段,即电力设备计划检修阶段。这时期的电力技术人员根据有关的经验和规定,对运行较长时间后的电力设备进行停机检修维护,但碍于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指向性,会造成物质和人员上的浪费,进一步对供电能力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第三阶段,即目前所应用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维护阶段。通过检测识别电力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及时有效地进行设备检修维护。目前我国供电公司多采用定期检修维护的方式,固然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无形之间造成供电中断,不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向状态检修维护方面进行靠拢改良。
1.2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维护的概念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维护是一项科学实用且新式的电力设备检修维护技术。其根据电力设备目前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相应检测、识别、评估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而定位和判断可能诱发电力设备故障的隐患,以图在最佳时机内进行电力设备维护并剔除病灶。
1.3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维护的意义
(1)获取更多社会经济效益。电力企业的经营目标以获取更高社会经济效益为主,通过开展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维护工作,能够大量地节省设备检修维护成本,控制供电成本的输出,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提升电力企业工作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和相关经验的积累普及,创造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维护工作更好的发展机会,在全面设备状态监控和分析判断方法的强力支持下,进一步降低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以更加科学高效的工作方式,提高电力设备检修维护的能力和水平。
2 我国电力系统检修工作的现状
电力供应维护着社会经济发展,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电力成为带动社会生产力的主要能源。大到工厂、交通、生产等方面,小到家用电器、点灯、电暖等方面,都离不开电力的能源提供。相比传统的煤炭能源等形式,电力能源更为环保,且运输速度快,能源带动效率高。当代的电力系统偏向于现代化科技,在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时代性与科技性越来越明显,我国的电力检修工作经历了被动检修、计划检修及状态检修三个探索阶段,在当下阶段,从业者可以依靠相关专业仪器进行检测,从而实时监控电力系统中各部分设备的运行状态。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管理趋于完备,但实际检测工作中仍存着一些状况,对此,本文将对相关技术的工作内容予以合理化、细致化的分析和探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厂电力设备检修工作的优化策略
3.1 状态检修模式的应用
由于定期定点检修模式存在各种弊端,必须采取措施弥补其缺陷,而状态检修模式的应用显然更具有优势,不再局限于检修期限、时间,可实现电力设备运行状态下的检修与维护。比如在线监测、带电检测和预防性试验等,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检修效率,使设备运行故障得到及时处理,保证电力设备最佳运行状态的同时也保证了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及综合效益。
1)实施状态检修模式以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因为电力设备故障具有不确定性,日常工作时必须收集充足的数据信息,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实时关注电力设备的状态。
2)状态检修模式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在定期定点检修模式下,工作人员只是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没有过多了解电力设备的状态,盲目性和缺少针对性,效率不高,投入的成本和时间较多。但是状态检修综合考虑了设备状态,确保检修工作针对性,节省检修时间,检修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也有助于实现电厂的综合经济效益。
3)状态检修更加科学性,也是电厂电力设备管理重要趋势,也必然会引进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使电力设备检修更加可靠和智能化。
3.2 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随着电厂规模扩大,电力设备故障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确保电厂运行效益,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应作为首要任务。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专业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要求较高。为此,应该重点对工作人员进行状态检修方法、理论知识等的培训,结合实践经验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另外,电厂可以采取激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培养工作责任感,提高电力设备检修与管理水平。
3.3 建立健全电力设备检修制度
针对电厂电力设备检修必须有健全规范的设备检修制度作为指导和保障,科学规划电力设备检修流程,保证工作人员效率。目前,很多电厂中,设备检修制度以点检定修制度为主,具体来说就是检修人员依据事先制定的检修计划于固定时间点、周期内对指定的电力设备进行固定检修,其优势在于可以使检修人员充分了解设备运行是否良好,预测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并提出预防性措施。相对来说,这种检修制度与方法比较科学,成本有所降低且工作效率比较明显。但是,我们应该明确的是不同设备起到的作用不一样,重要性也不一样,在设备检修技术以及成本上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显然定期定点与状态检修模式的有效结合很可能成为电厂电力设备检修发展的重要思路。
3.4 引进先进技术检测设备
在开展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维护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选择具有较高实用性和精确性的先进技术检测设备,收集大量电力设备的相关数据。目前可供选择的完备技术有:紫外线检测技术、红外线检测技术及变压器油的期限色谱分析技术等,经过全方位的应用推广,显著提高电力设备检修维护的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发更加先进的技术,如在、离线检测装置和技术等,通过电力设备检修维护技术和管理的有效联合,进一步完善电力设备检修维护的各项事宜。
4 结语
电力设备在国家电网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的检修维护能够保障供电质量,并有效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年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电厂电力设备运行状态是否良好,故障率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与电厂经济利益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必须将电力设备检修工作作为重点,建立健全电力设备检修制度、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以及促进定期定点与状态检修模式的有效结合,不断提升电力设备检修水平。
参考文献:
[1]荣新瑞.发电厂电力设备检修现状及优化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11):59+64.
[2]吴迎春.发电厂电力设备检修现状及优化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3):77-78.
论文作者:赵晓飞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电力设备论文; 状态论文; 电厂论文; 工作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