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论文_管文1,赵博1,王妍2

初探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论文_管文1,赵博1,王妍2

(1.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 辽宁 121000;

2.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锦州运维分部电气试验二班 辽宁 121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带动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之中智能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智能化技术的植入,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在气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功的推动电气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因此研究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途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基于此,文章分理论基础、应用优势以及应用途径三部分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合理有效应用的理论参考,以下是具体内容。

关键词:智能化;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应用;技术;发展设想

1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智能化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1.1高精度、高效率

精度和效率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最重要的两项指标。智能化技术使用高速CPU芯片、多个CPU控制系统和RISC芯片,这提高了电气工程的控制精度和工作效率。

1.2多系统控制

智能化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技术较少工序和提高效率,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正向着对系统控制的方向发展。

1.3可见的科学计算

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释数据,信息的交流不但通过文字和语言,还可通过图像、图形和动画来实现。

1.4减少人为性错误的发生

智能化操作的本质是由技术人员事先将程序设定好,然后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实验,检查是否存在纰漏,经过一遍遍的审查之后再投入实践当中。这样,应用智能化技术后,可以减少人为性错误的发生,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

1.5智能化控制器还能解决一般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普通神经控制器采用的学习算法和拓扑结构等已经出现了定型的现象,需要很长时间进行计算,结果不一定理想,因此需要找到更加有效的解决办法,利用各种方式来提高学习算法的速度。这些都是在应用中常常遇到的难题。而在新数据信息方面,智能化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抗干扰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强,其中扩展内存也很容易,在机器配置等方面价格也很优惠,这是非常好的方式。

2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1模糊逻辑应用

事实上,有许多模糊控制器存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并且可以把PID控制器有效替代。模糊控制器通常在传统系统(各类数字动态)当中应用。其中M型与S型是模糊逻辑控制应用的两种类型,到目前为止,在调速控制当中只有M型控制器得到应用。不过,有规则库在这两种控制器中存在,称为模糊规则集(if them)。ifX为G,并且Y是H,W=f(X,Y),其中G和H是模糊集为S型控制器的规则。M型控制器的构成内容主要有模糊化、反模糊化、知识库以及推理机等,模糊化主要是以达到变量的量化、模糊化以及测量为目的,其隶属函数的形式有很多;反模糊化的作用就是反模糊化以及量化,主要有最大化反模糊化技术和平均技术。

2.2神经网络应用

神经网络一般用在诊断监测驱动系统以及交流电机(电气工程)当中,相比梯形控制法,神经网络的反向转波算法在性能上要更好,它不仅使定位时间得到了有效缩短,而且还把非初始速度以及负载转炬大范围变化有效控制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层前馈性是神经网络系统的主要结构,可通过反向学习算法进行计算,里面有两个系统,一个系统可以通过机电系统参数对控制转子速度进行辨别,另外一个系统可通过电子动态参数把控制定子的电流给辨别出来。目前,在处理信号以及识别模式上已经广泛应用了智能神经网络,同时电气传动控制领域也因为智能神经网络有着函数估计器(非线性一致)而对其广泛运用,它的优势正如上文所说,一致性强,不必使用数学模型(被控系统),有着很强的抗噪音能力。

2.3 CAD和智能诊断技术应用

电气设备设计工作较为复杂,需要囊括许多学科知识,这些知识包括电机知识、电磁场知识和电路知识,同时在设计电气设备上也要求设计人员有一定经验。以往通常运用经验手工法来设计产品,但所设计的方案缺乏优化性。在现代计算机技术日趋提升的形势下,电气工程产品的设计开始由以往的经验手工方式向CAD设计转变,使得产品开发周期得到有效缩短,在加上智能化技术的引进,CAD设计更加优化,极大的提高了设计的质量。同时,遗传算法也是智能化技术在设计优化上的重要体现,作为一种先进的计算方法,遗传算法有着很高的计算精度,通常运用于电气工程当中,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不能忽视此算法。

2.4PLC技术应用

目前,电力生产要求在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的形式下变得越来越高,在大型电力企业当中,PLC技术已经替代了继电控制器。通过PLC系统能够有效控制系统某工艺流程,并能够对企业的整个生产进行协调。一般来说,辅助系统、储煤、配煤以及上煤等构成了电力企业的输煤系统,而输煤控制系统则是由现场传感器、远程I/O站以及主站层组成,其中,PLC和人机接口组成了主站层,主站层主要在集控室当中设立,而集控室当中的主要控制系统均为自动控制,辅以手动控制,并可以通过显示屏来对系统进行监视与控制,这就使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把PLC技术应用于供电系统当中,达到了自动切换的目的,继电器取代了实物元件,使电力企业的供电系统安全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3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设想

3.1实现功能多样化

实现智能化技术功能的多样化,关键在于对内装高性能PLC、科学计算可视化、用户界面图形化的基本要素实现充分的利用。基于智能化技术的用户界面图形化,可保证用户通过菜单或者是窗口实现简便而快捷的操作,为非专业用户提高较大的便利,体现人性化的专业理念。针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而言,通过可视化技术,可明显缩短系统与产品设计所需的时间,不仅可提高系统与产品的质量,还可降低设计的成本。此外,将高性能PLC安装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无论是专业用户,还是非专业用户,均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与习惯进行编辑修改,构建自己的应用程序体系,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相关信息实现智能化管理与分析。

3.2全面完善体系结构

伴随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要求不断提高,智能化技术的体系结构也需要向着网络化、模块化、数字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例如LED技术,其体积小、质量轻,信息的显示可以通过超大尺寸的形式加以实现,进一步提高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显示器的工作性能,同时还可以提高集成电路的密度。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领域当中,通过现代互联网的方便性与快捷性,实现电力机床联网的目的,进而实现无人操作和远程控制,仅需要通过一台机床即可有效控制其余的机床,各机床的画面也可在每一台机床的屏幕完整地呈现出来,给予工作人员更为直观的体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技术一种综合性技术,并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基于现阶段传统的自动化技术已经不能很好的发挥使用作用,所以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当中的应用变成了一个必然事情。本文以上内容对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基本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结合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当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虽然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当中已经完成了应用,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坚实的走好技术应用的每一步。

参考文献

[1]张雪,马青强,高健.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5(05)

[2]区贻标,罗嘉辉,梁启华.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5(04)

论文作者:管文1,赵博1,王妍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3

标签:;  ;  ;  ;  ;  ;  ;  ;  

初探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论文_管文1,赵博1,王妍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