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鼓楼 210000
摘要:沥青道路面层是最为常用的道路面层形式,虽然我国道路施工材料及机械化都处于相对高的水平,但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施工质量仍然非常低。造成沥青路面病害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其中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是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因此,对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内容加以严格管理,同时,认真对待病害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及病害作出分析,为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
1市政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现状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施工材料到施工技术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沥青路面的施工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仍然存在着沥青路面使用时间过短,使用过程中出现较大质量问题等情况,进而对路面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是由于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包括施工过程中未对原材料、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采取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手段。因此,加强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增加经济效益都具有积极意义。当前,我国在沥青路面的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1)未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材料管理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导致原材料质量高低不一;
(2)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摊铺机等机械未实现严格的调配,从而导致机械设备在使用中无法完全保证施工质量;
(3)在施工工程中对重要的施工工序未加以严格控制,存在施工工艺不合理的情况,进而导致沥青路面在施工中出现下沉或者不稳定的状况;
(4)虽然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机械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有些市政道路在施工中对于机械的投入不足,从而导致机械水平落后,无法保证施工质量;
(5)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检测技术较为落后,无法严格地检查施工质量,也无法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在一些沥青路面施工工程中,由于施工单位专业水平较差,缺乏先进的施工技术,导致沥青路面质量存在质量隐患。
上述质量问题导致我国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存在严重问题,这也是导致我国沥青路面出现损坏的主要原因,而若是从以上所述的薄弱环节入手,将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2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
2.1高温稳定性病害
高温稳定性病害是沥青路面病害的重要形式之一,而高温稳定性病害实际上是一种车辙病害。随着道路使用率的不断上升,以及全球温度不断升高,高温稳定性病害成为危害沥青道路最为严重的因素之一。而造成高温稳定性病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与沥青材料的性能、施工设计方案、施工技术等多个因素之间都有直接关系。但通过分析当前沥青路面发生的高温稳定性病害情况,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缺陷。
2.2水病害
沥青路面病害中,水病害也是较为严重的。水通过沥青路面中的孔隙进入路面基层,由于路面结构受到水的影响,而出现水动力持续作用,导致沥青膜从轻集料基层中剥落,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结构失去黏结力,沥青路面被病害。若是水病害发生了,会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混合料松散等严重问题,如未及时处理,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坑槽等严重病害,对通行车辆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
通过调查发现,沥青路面出现水病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水病害一般发生在雨季,最初是由路面结构松散导致的小坑槽,由于未得到及时维修从而发展成为大坑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通过对沥青路面的道路检测发现,水病害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粗集料垫层中的粗骨料含量过高,甚至超过了施工规范要求,从而导致沥青膜过小,进而导致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急剧下降。
2.3路面开裂
沥青路面另外一种经常出现的病害即为路面开裂,并且一旦沥青路面出现开裂情况,则表示沥青路面将在较短时间内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属于病害程度最为严重的病害。
而导致沥青路面开裂的因素也有很多,同时沥青路面开裂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实际使用过程中,沥青路面出现的裂缝主要分为3种,即龟裂、不规则裂缝和规则裂缝。规则裂缝也就是横向裂缝或者纵向裂缝。在这3种裂缝中裂缝发生原因分别是:
(1)龟裂是由于沥青路面的强度不足,或者沥青路面材料老化导致的,并且裂缝也表现出缝隙宽度逐渐增大,裂缝数量逐渐增多的状况。
(2)不规则裂缝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沥青路面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的,通常情况下,若是不规则裂缝持续发展,就将成为龟裂。
(3)规则裂缝中的横向裂缝主要是施工技术不合理导致的,纵向裂缝则是由于急速的低温收缩而导致的,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会出现逐渐增多、变宽的发展态势。
沥青路面属于一种柔性路面,所以沥青路面出现裂缝更多是由于基层存在质量问题。基层施工中无机结合料未实现有效均匀的搅拌,并且未在底层预留出一定厚度的素土层,则该结构层会变成软夹层,从而对路面面层造成影响,出现块状裂缝。另外,若是基层出现不均匀沉降同样会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裂缝。
3沥青路面病害的预防及质量控制对策
3.1建立质量控制系统
一般情况下对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分为3个阶段,即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是指质量管理人员依据技术检验标准,通过多种测量手段对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材料、机械等严格检查,并且判断是否合格,只有检测合格之后的材料、机械等才能继续进入下一环节的施工。
(2)统计质量管理是将传统的事后质量管理,发展成为当下施工过程中的统计质量检验,从而实现将质量预防及控制与质量检验相结合。在该阶段,主张数据说话,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地发现与改进。
(3)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等严格控制,保证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全方面及全员做好有效管理。想要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3.2施工现场有序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沥青路面质量管理的重点,对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压实等环节有序管理。其中,在沥青混合料的搅拌中,要保证配合比符合施工要求,并且根据实验室配合比精确地配比,避免混合料中的各种物质比例不均衡,影响沥青路面面层质量。
在沥青路面摊铺中,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厚度,对各种因素严格检测,保证符合施工质量要求。沥青面层在压实的过程中,要在压路机速度、频率、压实遍数等方面严加控制,在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将压实遍数做出合理安排,提高施工进度。对于压实后的沥青路面平整度做好检查工作,保证路面有较高平整度,不存在坑槽现象。
3.3精准控制路面指标
沥青路面在施工中存在着多项指标,包括平整度、压实度、均匀度等,这些指标的检测对于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保证施工的精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科学地处理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例如,对于平整度与压实度的控制,不能仅为了平整度而对压实度弃而不管,要将压实度作为关键内容严格控制,从而避免沥青路面出现水病害、温度稳定性病害等问题。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市政道路存在较大可能将会受到多层次要素的显著影响,其中包含了人为以及自然的关键要素。因此在着手修建市政道路的全过程中,针对沥青混凝土铺设而成的市政道路路面尤其有必要施行全面养护,确保能够紧密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真实状况来探求改进举措。在未来的实践中,有关部门还需更多关注路面质量控制,运用综合性的举措来推行施工控制,确保将施工控制的举措全面融入市政道路路面的施工中。
参考文献:
[1]熊利.浅析市政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8):84-85.
[2]陈永江.浅析市政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5(10):311.
[3]张永平,陆永林,张洪亮,等.基于弹性理论的沥青路面Top-Down开裂机理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4,31(04):16-21,77.
论文作者:刘坤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沥青路面论文; 病害论文; 裂缝论文; 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