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只要教师在备课中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准备自己认为最为理想的教学方法,并广泛、虚心地听取同事的意见、建议,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教案,进行试讲试教,就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讲课艺术,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关键词:数学教学 备课 支招献策
教学工作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要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钻研教材内容,还要讲究教学方法。有些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备教材,而实质上除了备教材之外,还有备观点、备学生、备教法等。备课,既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又是教师能否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才能备好课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对如何备好课的心得体会是:认真钻研教材,做到“脑中有书”;积极准备教案,做到“心中有纲”;灵活运用教法,做到“手中有法”。
一、备教材
备教材首先要有三读:粗读、细读、精读。粗读就是对教材能理解,把内容搞清楚。细读是在粗读的基础上,体会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它的内容实质,与前后教材的联系,明确目的要求、重点、难点等,形成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钻进去)。精读是在前两读的基础上,再全面地、完整地、深入一步地深思熟虑,做到高瞻远瞩、胸有成竹。钻研教材,先是钻进去,再钻出来,如渔民撒网,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要争做驾驭教材的主人,不做屈从教材的俘虏。只有掌握了教材,才能驾驭教材,掌握主动权。另外,还要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因材施教,掌握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先行课与后继课之间的联系等。
恰当地确定教学目的,具体包括两方面:
1.从数学教材中启迪学生充分开发智力,教师必须着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2.精讲是要“少而精”,不要以多取胜。
重点教材是指完成教学目的学生所必须理解、消化、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难点是指学生比较难以接受、理解、运用的三基,因此教师都必须认真准备。对知识的结构要精讲,即对数学教学中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公理、引论、结论等其精华、规律性的东西要精讲。
可通过一题多解(证) ,培养学生求异探索,提高学生发散维能力。对基本概念的教学,要注意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处延,重视其实际背景。对数学定义及命题中的每一句话,教师要由表及里地分析,让学生吃透教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备观点
任何一位数学教师,在备课和讲课中,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选题、怎样处理,总有他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就形成了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否完整和正确,有无片面和偏见,都值得重视。教师必须在备教材的基础上备观点,观点统率教材,教材服从观点,二者密不可分。随着教改形势的发展,教学中教师既要激励学生学好数学课程,还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这是教书和育人的统一、观点和教材的统一。
教材体现观点,观点从教材中来,如果离开了思想和观点的统率作用,仅是知识的堆砌,就失去了灵魂和方向。就教材讲教材就是传授知识的观点是孤立片面的。教师不把自己所理解、认识、感受的观点带到课堂里去,就不能说是教书育人。教师对教材的钻研越深透,所体现的观点就越鲜明、精确,从而将育人蕴含于教学之中。
三、备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只备教材而不备学生,只研究教师如何教而不研究学生如何学,就必然产生教学中的盲目性,导致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缺陷。因此,教师必须以教师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学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协调,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程度差异,接受能力的高低,年龄、性格与爱好的不同,体质的强弱,家庭的状况等,都与他们的学习质量有关。教师要深入调查,备课时要有针对性地面向大多数学生,启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地改进教学工作,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备学生不能只着眼于课堂中的一切,还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前,思维定势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方式,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健康发展,不要因循守旧,可以发散思维,另辟蹊径。备学生本身是符合唯物论中的认识论的。“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教师讲课必然要“量体裁衣”地备学生。要在课前备学生,课上察颜观色,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四、备教法
教学法简洁地说可以概括为教师怎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以往只备教师如何教,不考虑学生如何学,这是带有盲目性的。教师应该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钻研教法。当然,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法,也没有千篇一律的教法,即使对同一教材,也允许有不同的教法。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教法。为使教学中的提问恰到好处,教师要深入钻研如何提问,有利于对学生启发思维,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会质疑、善答疑,学中有问,问中有学。
论文作者:杨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教材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观点论文; 教法论文; 自己的论文; 目的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