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老年病医院(常德市第七人民医院)湖南常德 415000
【摘 要】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中药配合手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中药治疗,观察组在中药治疗基础上配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月治疗,两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背痛指数及晨僵、脊柱活动缓解等方面得到有效缓解,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给予中药治疗后,给予适当的手法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中药;手法;治疗效果
强直性脊柱炎(AS)多累及患者的中轴关节,属于慢性的炎症性疾病,在临床上会表现出骶髂关节炎及脊柱炎、韧带起止点炎等,病症开始发病部位在腰椎与骶髂关节,这时患者的下腰部与臀部会有明显的钝痛活动不利,有些患者会有坐骨神经及髋关节的疼痛感[1]。如果未及时控制病情发展,就会使患者出现驼背、畸形、脊柱强直等情况,还会使患者的腰、颈及胸等部位活动受限,严重时还会出现股骨头坏死,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强直性脊柱炎属于类风湿因子炎症,多发于16~40岁的男性,大量研究发现,强直性脊柱炎和免疫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很难治愈[2]。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应用中药治疗同时配合手法治疗,疗效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15~50岁,平均年龄(25.5±5.3)岁;病程0.3~15年,平均病程(5.8±2.1)年;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16~48岁,平均年龄(24.9±5.8)岁;病程0.5~14年,平均病程(4.6±3.0)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进行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
所选80例研究对象均符合我国1984年修订强直性脊柱炎分类标准,患者洗动指标为:晨僵在2h以上,有周围关节炎至少1个,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大于25mm/h,患者X线表现分为5个等级,0级:正常;1级:可疑;2级:轻度侵蚀改变;3级:中度侵蚀性改变有部分强直;4级:中度完全强直。当患者确诊3级或4级,患者腰椎会发生前屈或后伸、侧弯,出现活动受限与骶髂关节炎[3]。
1.3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中药治疗,中药组方为本院自拟,选择蜂房、茯苓、白芍、各20g,当归、秦艽、防风、防己、苍术、白术、人参、川芎、豨签草、补骨脂、乌梢蛇、甘草各10g,乳香、没药各3g,虎杖、熟地各30g,加入800ml的水煎到400ml,每日口服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以3个月作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中药治疗基础上配合手法治疗,患者保持俯卧位,医师在患者左侧以手法从患者脊柱到两侧,由上至下开始按压,左右两侧要交替按压,连续治疗10次,再由患者足太阳膀胱经,对肺俞、心俞和肾俞、环跳及委中、承山及昆仑等穴位进行按压,医师用单掌进行按揉,来回往复10次后,再以双掌对脊柱进行按压,要根据患者体形与病情进展,选择按压下沉的力度在1~3cm[4]。
1.4疗效评定标准[5]
根据我国中医药《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评定标准分为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四个等级。痊愈:患者脊柱关节的晨僵、疼痛和活动受限等情况彻底消失,经检测患者血沉已恢复正常,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显效:患者脊柱疼痛及活动受限情况已经减轻,而且晨僵时间明显缩短,经检验血沉及C反应蛋白已经恢复正常;好转:患者脊柱关节的疼痛与活动受限已减轻,晨僵时间缩短,经检验血沉及C反应蛋白已经降低,却高于正常指标;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治疗总有效=痊愈+显效+好转。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3月治疗,两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背痛指数及晨僵、脊柱活动缓解等方面得到有效缓解,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在中医中称之“大偻”,多发于青壮年人群,尤其男性患者居多。在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腰骶及胯部的疼痛和僵直,由脊柱到胸椎、颈椎活动受限,多因风寒湿热外邪的入侵,导致机体经络关节受到闭阻,使气血运行受到影响。强直性脊柱炎多侵犯督脉,由于督脉为阳气之海,治疗要以祛邪通督脉为主[6]。
中药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多根据患者病症的正、虚、邪、实,选择祛邪扶正的治疗理念,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应用的中药组方中包括蜂房、苍术、防风和防己都药材作用都是为了祛邪,而人参、白术及茯苓、当归、熟地等药物则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可以扶助正气,其中乳香、没药与乌梢蛇等药物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如果患者有筋脉拘挛不伸可以增加白芍,如果患者腰部的僵硬感明显可以增加白芥子与穿山甲,如果患者伴随低热,可以增加丹皮与黄柏[7]。以患者软组织的骨化程度为界定患者发病程度,患者不完全骨化期如果没有控制住病情的发展,就会使肌腱末端的炎性侵蚀椎间盘及椎体组织,形成骨赘,使骨化速度加快,最终致残,可见,及早治疗十分关键,只有采用药物对炎症进行控制,才能利于病情缓解[8]。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采用中药治疗基础上配合手法治疗,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仲,李彦平,胡文清,等.综合康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9):2381-2382.
[2]高金良,孙劲松.中药溻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153.
[3]何金喜,郑凡.在全麻下手法松解配合改良中药溻渍治疗肩周炎6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55.
[4]康凤河.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4):149-150.
[5]陈克军.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6例[J].西部中医药,2011,24(9):164-165.
[6]梁红霞,李放.护理干预对恩利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8(4):488-491.
[7]李义凯.加强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0):3273-3274.
[8]王桂芳,韩光香,李美艳,等.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10:739-741.
论文作者:蔡加忠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患者论文; 强直性脊柱炎论文; 脊柱论文; 对照组论文; 手法论文; 中药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