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瑞达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国土空间是一国之本。国土空间规划是要将“国土之所予”与“国民之所需”相匹配,即“地”能尽其所用,“用”能尽得其所。“地”与“用”的匹配就是“天道”与“人性”的匹配。“以人为本”为核心的规划聚焦于天道与人性相通之处达成天人合一。实现自存与共存平衡;操作性强指通过建立上令下达、下情上达的规划政策、标准及规划体系,去实现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思维范式;价值取向
引言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时期发展阶段,然而,国土空间规划类型复杂,各种内容多次重叠,衔接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所以,对于这些缺陷性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基于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集思广益,为国土空间规划提出明确的思路,进而促进土地科学发展。空间规划正经历从增量时代物质规划向存量时代品质规划的转型,新时代呼唤新规划,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塑造高品质的国土空间,是这个时代赋予规划事业与规划人的重要使命。
1思维范式和价值取向
1.1“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的好处
“以人为本”规划以自存与共存平衡为原则。“自我保存”和“与人共存”是人类凭理性悟出来的“自然之法”,遵从的是“天人合一”。“自我保存”即“保存自身的存在和维持自身的本质”。人的“自我保存”不单是生存,而是生存得像人;“与人共存”也是让别人生存得像人。“自然之法”无关道德,它是客观绝对的,而且是任何有理性的人都应知道的。人可以选择去遵从或不遵从,制度也可以选择扭曲或蒙蔽,但“自然之法”的规律不可避免。自存与共存平衡乃是人的天性,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平衡点,但人与人之间应形成共识。
1.2高品质国土空间应当是绿色的
实现全面转型和科学发展。一是树立协调发展观。深刻认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要彻底改变以往依靠资源消耗、环境污染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二是树立环境大局观。坚持局部发展要自觉服从生态文明这个大局,绝不做只顾局部生产总值增长而不顾生态环境、局部污染全局、上游污染下游的事情。三是树立生态环境资源观。把生态环境作为最珍贵的发展资源、最昂贵的发展成本。经济发展,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下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治理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1.3“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如何创造出最好的人居环境
“以人为本”的国土空间规划是以满足人的理性和物性为指导原则的规划。它的起点在人(人的正常理性、人的共通物性);终点也在人(人与人之间自存与共存平衡的人居环境)。因此规划的实践要考虑“人”与“居”的关系。人是一种“身份”的理念——通过聚居去追求空间接触机会者。“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体”(如家庭、企业、社团等)。如果是个人,他的基本属性是年龄、性别、生命阶段等;他的偶然属性会是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教育水平等。如果是个体(如企业),它的基本属性也是年龄(主要是规模大小)、性别(主要是业务类别)、生命阶段(主要是发展阶段);它的偶然属性会是资本实力、行业地位等。基本属性决定追求空间接触的机会;偶然属性支配追求的能力与方式。基本属性不可变,特定的性别、年龄、生命阶段有特定的空间接触追求,如有小孩的家长一定会为孩子追求好学校。他的收入、教育水平、居住环境不会改变这个追求,这些只是追求的约束和条件,是他的偶然属性,可以改变。规划的作用就是改变这些偶然属性,特别是他的空间条件和约束,去提升他的空间接触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法
2.1创新行政体制,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发展
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横向和纵向的层次性,在编制中应将作为直属的领导机构,统揽全局的工作,并制定可行性方针策略,确保规划的有序进行。在发改委的工作引领下,我国政府可再设置一个部门,其主要的工作职责是负责协调和处理其中的矛盾冲突等问题,避免出现一些不合理现象。期间,部门可采取公示、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来寻求广大人民的意见,这不仅促进了公众的参与度,也加强了公众对我国政府的监督。
2.2“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法使用示范
以“耕地是否转为建设用地”为例,具体阐述“以人为本”规划方法使用的步骤。第一,计算自存。这是一对相关“利益”只考虑自己“利益”时的状态,涉及两个变量:自存值、自存比值。假设这对“利益”是建设用地开发利益和耕地保护利益,它们的矛盾聚焦于经济维度。如果规划编制者选定以经济效益去衡量一个方案对社会的贡献,衡量指标可以选用地价格。开发利益与耕地利益可以分别描述为:体现开发利益的建设用地地价(自存值)、体现耕地利益的耕地补偿价(自存值)。“建设用地市价/耕地补偿价”等于“自存比值”,衡量在双方各自为政的状态下,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对社会带来的贡献。比值大于1代表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增加了对社会的贡献,反之亦然。第二,计算共存。这是一对相关“利益”既考虑自己又考虑对方时的状态,涉及两个变量:共存系数、共存比值。在该阶段,开发“利益”不单是建设用地市值,耕地利益也不单是耕地补偿值。双方互相考虑对方的“合理”权益。开发利益会认同耕地除了生产以外还有维持社会安宁、保障农民生活的贡献;耕地利益会认同开发需要合理利润。此时,会出现一个新的“耕地与建设用地对社会贡献的比例”,也就是当初的“建设用地市价/耕地补偿价”应做适度调整去反映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对社会的真正贡献。一般的做法是把建设用地市价与耕地补偿价的差值(也就是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增值”)重新分配去反映耕地的真正贡献是高于它的补偿价,而建设用地的真正贡献是低于全部的增值。这不是代表在现实中从开发商手里把建设用地的一部分市价转到农民手里,而是用规划概念去衡量建设用地取代耕地后对社会的真正贡献,借此去决定是否要真正实现这个转变。这个用来处理重新分配增值的系数叫“共存系数”。“自存比值”经过“共存系数”调整后得出“共存比值”。
2.3“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法
“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法,是以创造最高的社会价值为目标,建构一套程序化的规划范式,去处理国土空间使用和分配问题。处理的前提是人、事、时、空条件,处理的原则是坚持自存与共存平衡,处理的对象是各相关“利益”,处理的关键是识别各相关“利益”的矛盾点。“以人为本”规划中的“利益”是在推进国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在各个相关“利益”之间用“以人为本”的原则去主持公道和保障效率,所以规划的“利益”就是“整体利益”,也可称“社会贡献”。规划处理的是“利益”之间的矛盾,不是“主体”之间的矛盾。因此,“以人为本”规划中必须考虑“利益”之间在自存、共存以及整体共存3种状态下的矛盾冲突,以整体“利益”和社会贡献的多寡作为决策的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改革,是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因此,政府只有真确地认识到大方针的方向,方能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实际价值性与科学性,才能适应新时代下的发展特征,进而推动整个国家有条不紊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向亚丽,杨浩锋.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7(10):107-108.
[2]周岚.新时代大国空间治理的构想———刍议中国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路径[J].城市规划,2018,42(1).
论文作者:莫正斌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空间规划论文; 国土论文; 耕地论文; 利益论文; 以人为本论文; 建设用地论文; 贡献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