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伦理学的伦理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伦理学论文,伦理论文,编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伦理学、编辑伦理学概述
简而言之,伦理即阐明道德的道理。伦理学就是道德哲学。伦理学研究的客体是道德。所以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同义异词,都是指社会道德现象,所不同的是,道德主要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实际关系,即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也包括所展现的个人道德品质,它以公正和自私,诚实与虚伪,善与恶等道德规范来评价人的各种行为,并从而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伦理则较为具体地说明这种关系的道理。具体来说,伦理学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一种概括,并作为一门专门的理论来研究。作为编辑学与伦理学交叉产生的边缘科学编辑伦理学,其研究的核心,就是研究在新形势下编辑工作者的编辑职业道德标准,道德规范,以及编辑者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对社会的作用等。
二、编辑的道德标准及其社会责任
编辑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编辑伦理学则更是一门年青的新兴边缘科学,因此对于编辑工作者所从事的这一工作,迄今为止虽尚无具体文字方面有关编辑道德规范,道德标准的明确规定,但是通过编辑人员在长期的编辑工作实践活动及编辑工作的生活中,已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编辑职业心理,职业习惯传统。这种职业心理,习惯传统因而形成了对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道德标准,即:编辑工作者必须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人民,提高人民思想境界,用真实完美的精神产品陶冶人民大众的心灵,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精神境界。对编辑工作者自身,则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向读者负责、向社会负责的时代使命感。不见利忘义,追求个人名利。应公正无私,实事求是。对一切编辑出版的作品,要注意社会效果,不迎合某些读者的猎奇心理,不让低级趣味的作品得以出版。这些就是一个编辑工作者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
编辑工作者要具有立足浪潮中不被淹没的高尚道德品质。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击着、影响着各行各业,同样对编辑工作,编辑行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潮中,作好一个编辑工作者,应该把握得住自己的行为,不为利所动,用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编辑出版一切有益于读者,有益于社会,真正反映时代精神面貌的作品,努力做到“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真正起到引导人们,教育人们的重要作用,所以编辑工作者只有遵守职业道德准绳,才能显现出编辑工作者的高尚情操。
编辑工作者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类文明离不开编辑工作,而一个国家编辑出版的书刊的质与量更是衡量其文明发达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编辑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好坏,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编辑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另一方面编辑工作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编辑出版好的书刊,对社会起着积极的正面影响;编辑出版质量低劣的书刊,对社会起着消极的负面影响。
在一段时间里,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各类作品,乃至儿童读物等都争相问世,这其中当然有好的优秀的作品、论著等。但也有一部分作者,为了盈利,编写一些质量低劣,内容庸俗的作品。这些人唯利是图,采取各种方法,手段,通过拉关系,更有甚者,是用金钱为交易的手段以达到出版的目的。面对这种情况,有一部分编辑不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在金钱面前没有把握好编辑出版的关,让一些不应该出版的刊物流入市场,进入社会,造成精神污染,危害社会,有的甚至给国民经济造成损害。前段时间社会上的黄祸泛滥,伪科学的不时出现,虽然原因很多,但编辑工作者的不严肃的工作态度也是原因之一。所以编辑工作者在金钱名利面前一定要把握好自己,要有时刻向人民负责,向社会负责的良好心理素质,把好编辑出版关。
三、编辑职业道德的特征
前面我们已提到了编辑工作者所应遵循的职业道德,那么具体的来分析其特点时,不难看出,编辑职业道德的特点就是要提倡奉献精神。我们知道,编辑工作是介乎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当一部书稿,一篇文章变成书刊与读者见面,其间编辑工作者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创造性劳动,但这种劳动价值往往不易为人们所看到。虽然我们常把编辑工作比喻为沟通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但这座桥是无形的,这是编辑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我们所提倡的编辑职业道德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甘当“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贫女”,甘当无名英雄,无怨无悔。许多老一辈编辑,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他们默默无闻地“为人作嫁”,所编辑出版的书刊与身等高,却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地位。前一段时间,编辑圈内曾有人对编辑安于“为人作嫁”略有微词。他们认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大潮之中,编辑也要“有所作为”,不能只言义不言利;不能不在著书立说上大显身手。当然,对社会上的出版社来说,是既要讲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经济效益,尽量做到两个效益的统一。但当两者有矛盾的时候,还是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而不能相反。对高校学报编辑来说,“言利”的范围却十分有限,往往是只能从精打细算、降低成本来达到节约开支的目的,要做到以扩大发行量来达到盈利,那是很困难的。至于其他创收门路,由于高校学报往往编辑人员偏少,负担重,力量单薄,也难于把创收“搞活”。所以,比起校内其他部门来,学报编辑部往往就是个“清水衙门”。因此,编辑要能安于这种“清贫”,不计较“利”的多少。再说科研成果。由于编辑工作的特点,需要编辑人员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从了解学术研究动态到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编排校对等,每个环节,都需要认真对待,过细地工作,需要花时间。一个专职编辑,工作之余,抓紧科研,争取多出成果是必要的。如果认为一个编辑可以拿出大量的时间投入科研,用少量时间应付工作,那是本末倒置,决不会把工作做好。编辑可以是个科研能力较强的学者,但要做到科研成果累累就不容易,需要比别人作出双倍的努力,因为他的写作时间是有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就得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有甘愿“为人作嫁”而自己当“贫女”的精神。编辑的聪明才智,他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编辑成果上去了。甘愿“为人作嫁”这是编辑职业道德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同时,也是编辑职业应受到社会尊重的一个原因。
四、编辑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
前面我们分析了编辑工作者所应遵循的职业道德的特征及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那么如何具备这些优良的品德呢?这就是如何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问题。我们这里所提出的素质修养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
编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编辑工作者的一切活动与社会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编辑工作者要能够适应及处理好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强道德品质上的自我修养。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时时会侵袭、腐蚀人们的思想。要想成为一个品德优良的编辑工作者,就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品质方面的锻炼和修养,提高抵制私有观念和其它不健康意识的能力。否则将会丧失立场,做出损害社会的事情。
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过程,一个人要想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首先要把道德修养看成是一种强烈的需要,主动地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还要积极地投身社会实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真正懂得社会道德的原则、规范,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所具备的道德观与社会的要求的差距,从而改造自己,完善自己。
编辑工作者要十分重视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认真学好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便正确的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握好时代的脉搏,使得出版的刊物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要加强法制的学习,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制逐步完善,各项法制法规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编辑工作者要认真的学习领会,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工作中减少失误,同时强烈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使得我们编辑工作者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不迷失方向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