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18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土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因此,如果想要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那么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文章主要通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展开相关讨论。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发展形势下,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应结合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其相关特点,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我国土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加强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和研究。
1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特征
在应用及优化相关技术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必须要深入了解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征及具体实施要求。结合现阶段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情况可知,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强度大,其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施工技术质量具有很高的要求,且土木工程混凝土可为整个施工创造便利化条件,施工便捷,但需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材料的配置、浇筑和养护等工作环节,还需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为节省混凝土结构施工成本,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安全保障。另外,对于土木工程中的一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在对其施工时由于混凝土结构内部水化热无法及时排出,凝土结构外部和内部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会产生施工结构裂缝。鉴于此,在对土木工程中的一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浇筑作业时,需要一次完成浇筑,而且在混凝土配料工序上,要考虑混凝土结构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如水灰比、外加剂、砂石骨料等。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及产生原因
如果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材料或技术应用不到位就会出现严重的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且裂缝表现为外墙墙皮脱落、墙体膨胀、裂缝逐渐变大。究其根本,导致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根本还在于施工技术应用不到位,首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材料就是水泥,但水泥在长期使用后必然会出现水化热现象,此时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发生突变长此以往就会引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现象。其次,外界环境因素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到混凝土的结构温度,比如说如果外界环境温度过低,混凝土内外部结构的温差会逐渐增大,出现“温度应力现象”。而当温度应力逐渐增强后,混凝土结构表面就会出现裂缝。再次,混凝土自身原因也会引发结构裂缝问题。因为混凝土中的水泥强度由水泥硬化而产生,因此如果混凝土中所含有水分下降大约15%~20%左右,它的水蒸发量就会超出标准限定状态,此时整个混凝土结构都会出现明显的自缩。所谓“自缩”就是指混凝土内部水分实际蒸发量远远大于标准蒸发量的情况,因此可以了解到混凝土结构的自缩程度直接决定了它的自缩值。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3.1配制技术要点
在进行混凝土配制时,首先要对所需的各种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成分的种类符合要求,通过现场试验来选取最佳的配合比,确定适宜的外加剂,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质量。与此同时,在具备的配制时,必须控制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防止出现离析现象,为后续的施工打下基础。
3.2混凝土拌和
在原料制备完毕之后,就需要通过拌和工艺将所有原料融合,由此才能形成混凝土,但在混凝土拌和当中,也熬重视相应的技术要点,否则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拌和过程当中,首先要注意原材料的投放顺序,一般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水,其次在拌和当中拌和的方向必须一致,不能出现混乱,且拌和速度应当均速不可过快,同时水原料需要在拌和当中进行投放,主要控制其用量,最终在拌和时间上,一般需要时长为90秒左右,但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可以延长到180秒左右。
3.3接缝与切缝
在整个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接缝与切缝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工人自己的技术,同时对建筑物的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对这个技术的培养。在使用接缝与切缝技术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按照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技术,一定要达到施工质量的要求。第二,一定要用切割装置,将不符合标准的混凝土先切割掉,用新的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再进行接缝。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也才能够保证在后续加工的过程中,建筑物达到安全质量标准。第三,在使用接缝技术的时候一定要把控好地表的温度,要在允许的范围内,保证施工的准确进行。因为地表温度的高与低,都与接缝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真正进行施工的时候,技术人员可以运用温度测量计对地表的温度进行把控,一定要保证接缝与切缝的顺利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也才能够确保在后续的加工过程当中相关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在整个过程当中一定要有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把控,对于不合格的混凝土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切除,避免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也避免对后续的加工建筑造成影响,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系数。
3.4浇筑施工
浇筑是整个混凝土施工作业中最为重要的工序,必须要保证浇筑作业的连续性,不可以中途停止,混凝土的性能要尽量达到一致。如果浇筑施工产生中断,则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办法,防止造成两次浇筑造成的混凝土结构无法进行接合。还应该做好浇筑质量的检验,当浇筑作业完之后,应该及时组织技术和检测人员来对质量进行检查,如果出现密实程度不够,钢筋或预留位置产生偏移等问题,应该要求进行返工,从而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还需要在浇筑时做好振捣,必须依据有关的施工标准进行作业,要保证振捣的充分性和均匀性,不可以插入过深,或者在振捣时碰及钢筋以及模板,达到提高浇筑质量的目的。确定混凝土浇筑方式时,应该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针对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应该在夜间进行浇筑作业,防止由于白天温度差别较大而引起的胀缩问题。
3.5混凝土养护
目前国内大部分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养护均采用的是ZY混凝土膨胀剂,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后在其表面均匀涂抹ZY膨胀剂并平铺一层草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洒水可保证养护效果达到最佳。一般来说针对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应该做好以下3点:第一,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时间在28天以上;第二,如果施工用混凝土材料的整体可塑性偏差,则要在混凝土浇筑洒水前利用喷雾进行结构养护。如果混凝土材料的可塑性表现良好则可在混凝土浇筑后大约6~10小时左右实施洒水养护;第三,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该灌输连续养护的基本施工思想理念,即保持对混凝土的养护状态不间断,始终确保建筑混凝土表面具有较高湿润度。
结语
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个过程当中,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对于土木工程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熟悉混凝土的结构以及其技术,并将这种技术熟练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和环节,确保在搅拌,养护等各个施工环节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实施。一定要消除混凝土在作业时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为我国的土木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孙浩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2).
[2]李玉飞.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门窗,2016(3):125-126.
[3]乔红刚.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8,24(52).
论文作者:郝冬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裂缝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