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66例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护理应用体会论文_刘亚琪

护理干预在66例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护理应用体会论文_刘亚琪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消化内科 重庆 400037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并总结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5年1月我院消化科60例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全面细致的回顾性,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过周到而细致的护理,其中55例治愈,3例转外科治疗,死亡2例。结论:完善的护理措施可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营养护理等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及提高治愈配合率,积极加强临床护理,可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将大大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干预;临床疗效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肝、胆管病变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或黑便,贫血,伴有血容量减少而导致的周围循环衰竭[1]。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临床危、急重症,如治疗不及时可因上消化道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采取积极措施,细致做好临床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在细致周到的护理下,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可明显增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消化科针对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在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至2015年1月我院消化科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均行内科保守治疗,其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46-89,平均(43.5±7.1)岁;按病因其中胃溃疡出血16例,十二指肠球溃疡出血8例,肝硬化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7例,肝癌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例,贲门撕裂2例,胃癌7例,符合知情同意原则。

1.2常规治疗

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卧床休息、止血输血、积极补液扩充血容量、预防感染,禁食,内镜下止血等治疗。

2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做好通气,减少交叉感染,所有患者均给予消化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干预主要以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营养护理等护理措施为主。①心理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早期往往出现反复呕血或黑便,患者可能出现贫血、头晕、乏力、呼吸困难、气促的症状,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烦躁、自弃的心理,有的老年患者可产生恐惧绝望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给予患者不同的关怀和鼓励,讲解内科保守治疗作用、适应症及治疗方法。解除患者的疑虑,对患者或者家属提出的疑虑及时解答,帮助患者产生积极向上的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是治疗能否成功与否的关键。②呼吸道护理:患者出血期间应禁食,部分患者可因呕血出现胃内容物误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的可能,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注意保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患者剧烈呕吐伴神志恍惚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迅速清理患者口咽部及气管的内血液和痰液,避免误吸。手法应熟练,轻柔,避免对咽喉部过度刺激,导致再次呕吐或损伤咽喉部。③营养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后应给予禁食,出血停止后可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清淡无刺激性冷流质饮食,少量多餐,不可突然进食较多,以免引起再出血,后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改为半流质饮食或营养丰富无刺激且易消化的食物。门脉高压引起出血者,禁食硬食和粗纤维食物,以免损伤食管黏膜而出血,同时应给予低蛋白饮食,以防肝昏迷发生。另外,需为患者静脉输入营养药物,以维持正常的机体营养需求。

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呕血及黑便,患者贫血纠正,无并发症发生;无效;以上改善皆无,有并发症发生,出血不能止住。

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周到而细致的护理,其中55例治愈,3例转外科治疗,死亡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是目前的临床多发病,病情急,危,病死率较高,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注重护理细节,仔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全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治疗,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同时在日常的查房过程中,做好患者的心理和饮食护理,使患者尽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出院时做好出院宣教,降低再次发病的机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患者突然发生呕血及黑便,患者容易产生恐惧和紧张心理,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增高,加重出血或诱发再出血。此时,必须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和辅导,缓解其紧张情绪,向其详细讲明疾病的发展和治疗,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患者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大约3~4d后患者大便颜色可逐渐恢复正常[2]。因此,单凭粪便颜色不能用来判断出血停止与否,要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如患者的结膜、指甲、皮肤、大便颜色等)综合判断,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向医师汇报并对症处理。

饮食是关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应在患者入院初就应进行饮食宣教[3]。急性出血期,应暂时禁食,以静脉营养补充能量。患者出血停止后,可改为冷或温流质饮食以易消化、富含营养为主。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粗纤维、刺激性食品。病情稳定后,及时对患者的日常饮食作出全面的宣教指导[4]。

参考文献:

[1]邢玉芳,12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2,10(25):2311-2312

[2]江桂芳,73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7):592-593

[3]覃敏珍,老年上消化道出血124例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22-123

[4]张明刚,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及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6):3-7

论文作者:刘亚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5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66例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护理应用体会论文_刘亚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