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猛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苏澳学校 350400
摘要:学生品格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就是美育,所以在小学各个学科教学中应该积极渗透美育,尤其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向学生开展美育渗透,不仅能促进学生审美水平,同时还能加强他们的语文素养。所以本文主要分析就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积极渗透美育,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美育渗透;阅读教学;措施分析
引言:对于美育而言,主要指的就是培养小学生对美的认识以及感官,让他们形成更加科学的审美理念,加强小学生在生活中的识别美以及鉴赏美等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分辨事物中的美与丑。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美育教育积极渗透,结合学生年龄以及对事物现有的认识,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
1.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性分析
1.1对课堂教学存在重要性
美育属于人格教育上的一种,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生活价值,同时还能促进其生活质量。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对美育教育积极渗透,能引导学生较快的进入到文章意境中,对于这个带入过程,需要教师的帮助。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简单地语言对课文中的意境充分描述,让学生能想象眼前出现的一幅美景,教师的语言越精炼,学生的自身的带入感就会越强,促进语文阅读质量。
1.2对兴趣培养存在重要性
兴趣是所有事物学习的源动力。在阅读教学中积极渗透美育教育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结合课堂上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语言为学生描述出他的意境,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吟诵一首诗,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有情感的朗读课文,这样做的目的能培养学生逐渐走入到阅读课堂上。由于小学生对自己不是很了解的事物都会充满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对美育积极渗透。
2.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的措施
2.1能够体会形象美
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课文中美与丑的对比分析,让他们能够对文章中的内容不断揣摩和理解。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的过程中,作者笔中的“指导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闰土和“素不知道这一切”的少年公子们这两种形象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对比较鲜明的对比。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要对这两比较进行把握,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思考,就会知道闰土是一个比较活泼、知识比较丰富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是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这种比较鲜明的对比,在学生心中就会出现健康活泼、知识丰富、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优秀的形象还有很多人,有的是伟人,有的是贫民,所以教师应该指引学生通过对人物的外表和内心、形象与本质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对比,这样才能在实际对比的过程中认识美和评判美,加强小学生的审美水平。
2.2对意境美积极拓展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对教材自身存在的特点充分挖掘,凭借和其相关的情景让学生不断想象,结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让学生学会推理与想象,同时还要然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行想象,这样不仅能提高审美意识,同时还能促进审美能力。例如在对《望庐山瀑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拿出关于庐山瀑布的画或者视频,让学生看着瀑布的画面,听声音乐开展想象,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这种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在学生面前进行展现,这样小学生就会有心而发自己的祖国山河是如此的壮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所以在实际教学时,要对学生想象能力积极培养,这样才能加强其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3学会欣赏语言美
语文课文中,对于诗歌而言,其用字不仅精炼传神,同时散文句式也是优美多样的,记叙文对话存在个性化,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到认真推敲,这样才能加强学生语感的基础上,还能起到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优美的句子,例如《桂林山水》这篇文章,作者在用词方面比较传神,同时句式也是相当讲究,尤其在描述“山、水”这两段中,运用工整排比方式,在读的过程中郎朗上口,所以教师在对这类句子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进行反复诵读,对各个分句间的结构联系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对优美的韵味进行回味,保证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得到美的熏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其次要带领学生对富有个性的对话进行琢磨,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四周围黑洞洞的,怎能不碰壁呢?”这句话的含意不仅深刻,同时还不失幽默。充分体现出鲁迅所处的环境恶劣,同时也暗示他对反动势力藐视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个性化语言进行不断的探究和琢磨,这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4对情感美充分体验
小学语文教师通常情况下都会让学生对诵读课文反复阅读,这样做的目的能让学生在语文文字训练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还能陶冶其思想情感。但是如何阅读课文才能让小学生对文章中的情感美充分体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内容:首先是范读。教师范读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教师以及作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另外通过范读,学生也会对教师的阅读技巧进行模仿,加强他们的朗读水平。其次是自读,待学生通过教师范读后,学生要进行自读,同时在自读的过程中还要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给与揣摩,让学生感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最后是引读,对部分相对来说比较特殊、能说明问题的层次性的句和段,通过引读,能对作者以及读者的情感进行抒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品格进行塑造的重要时期,所以学校以及教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对美育积极渗透,尤其是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和审美能力,在课堂上运用正确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树立审美观,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庆梅.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54+63.
[2]康元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36):48-49.
[3]刘克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Z2):119-120.
论文作者:吴猛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学生论文; 美育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师论文; 情感论文; 要对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