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通才或专才--美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培养社会工作者和专业人员的实践--以医务社会工作者为例_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社会工作者:通才或专才--美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培养社会工作者和专业人员的实践--以医务社会工作者为例_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社工:要通才还是要专才——美国及我国港台地区社工通才与专才培养实践——以医务社工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工论文,通才论文,专才论文,为例论文,美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美国是医务社会工作的发源地,早在190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聘用首位社会工作者,就标志着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正式诞生,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医务社会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目前,全美约有46.8万社会工作者,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人员约占全美社会工作者的20%。从从业者的学历结构来看,85%以上的社会工作者拥有硕士以上的学位,特别是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不但要求其具备硕士以上的学位,同时还要求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

美国各大学拥有独立的社会工作学院,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由社会工作学院培养。美国没有独立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其只是社会工作专业里的一个实务领域。

我国香港地区真正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活动的时间并不晚,早在1939年,就有一些社会服务组织开展了医务社会工作活动,当时主要是受某些政府部门委托进行战后救济物品分配工作和协助病人处理申请医疗费用豁免等一些简单的服务。1964年,香港地区正式成立了医务社会工作会,开展一些医务社会工作活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工作。直到1983年,才开始在一些公立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医学康复机构中建立医务社会工作部。

与美国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一样,目前香港各大学中也没有独立的医务社会工作系和独立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在大学中,医务社会工作只是社会工作专业里的一个实务领域,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与喜好来选择修读医务社会工作课程与否。在香港,许多医务社会工作者是通过研究生学习再专修外借理论,如一些主要的医学和精神医学知识,由该院聘请医务界有名望的高级医生来授课,使他们最终成为医务社会工作者。

美国及我国香港地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均采用“通才教育”的模式,亦即在掌握社会工作的通科知识与技巧之后,学生再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医务社会工作实务,通过在医疗机构实习,将所学的多学科知识和工作方法应用于实践中,达到多元化的处理效果。

美国及我国香港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最高阶段,比较适合进行“通才教育”的培养模式,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这种模式。然而,在培养成本、培养时间和效率问题上,“通才教育”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较之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而言,我国台湾地区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则采用“通才+专才教育”,侧重于“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所谓“专才教育”,也称“专科训练”,就是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在较窄的范围内,接受社会工作培训的学员们主要是进行某一种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成为某一行的专家。台湾地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依托在医学院里,通过整合医学院里的各种教学资源,培养专门面向健康领域里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模式能够迅速提升学习者在健康领域这一特定方面的专业能力,使其能顺利地融入工作环境中,为自身确立一个清晰的职业定位并胜任医务社会工作。然而,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人们的社会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光靠某一领域里的专长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在实际工作中,也会遇到瓶颈和其他困难。

可见,“通才教育”抑或“专才教育”两种培养模式,各有千秋,并无孰优孰劣之分。选择何种培养模式,应综合考虑各国国情、社会环境、社会工作教育的成熟度等因素。然而,美国及我国港台地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强大医务社工人才阵容的背后

政府的政策与制度保障

美国及我国港台地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坚实的后盾——政府的政策与制度保障,比如在医务社会工作职业体系、法律体系的构建方面,在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行业准入标准、学历要求、职业道德、从业执照、证书、注册制度、待遇、福利、从业经验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与标准。特别是在福利待遇方面,这些国家和地区医务社会工作人员的待遇都与公务员持平甚至更高。这些政策和制度一方面为高校培养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也为医务社会工作从业者提供了保障,并吸引更多有志于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有识之士加入该行列。

具有清晰的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方向

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不论是采取“通才教育”培养模式的美国及我国香港地区,抑或采取“专才教育”培养模式的我国台湾地区,均有明确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即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以及如何培养。只不过其区别在于:美国及我国香港地区是在让学生接受了社会工作通科知识与方法后,再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医务社会工作方向,并通过在医疗机构接受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培训与应用之后,进一步加深对医务社会工作的了解与兴趣并最终确立职业方向。而我国台湾地区则自始至终都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即培养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并围绕这一培养目标而设置课程和规划实践教学内容。只有明确了自身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才不会偏离培养目标和轨迹,才有利于医务社会工作职业的健康发展。

严格的入学与毕业要求

美国及我国港台地区对社会工作专业提出了较高的入学要求,其原因在于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人。因此,必须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与人沟通的能力、观察能力等。这些潜能只有通过面试的形式才能获知,所以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招生时,普遍采用笔试与面试的形式共同进行。在医务社会工作方面,一般还要求报考者有相关的机构实践经验以及对医务社会工作的兴趣。这些入学要求和选拔方式,保证了高校可以招到合格的学员,这样也有利于专业的发展与建设。另外,在毕业要求方面,除了要求学生修满相应课程的学分之外,一般还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实习,并且在给予严格的评估后,学生方能毕业。这就保证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使其毕业后能迅速融入工作环境中并胜任相关工作。

先进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师资配备

美国及我国港台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师资要求都比较高,特别是从事医务社会工作教学的师资,不但要求其具备较高的学历,一般还要求其具有丰富的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经验以及相关证书和执照,亦即“双师型”。同时,还规定了严格的生师比例。在教学方法上,美国及我国港台地区的高校普遍采用先进的PBL教学方法、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教学、现场观摩与考察教学,等等。这些教学方法摒弃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一点是作为医务社会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其基本的工作技能之一。

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它不但要求工作者为人类社会福祉而“谋”,而且要求其为实现人类福祉而付诸“行动”。对于医务社会工作者而言,具体来讲,则既要在宏观层面倡导各种卫生政策的行动,又要在中观层面呼吁社区对人类健康的正确认识以及服务,还要在微观层面服务于相关机构、个体等。因此,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巧运用于实践过程中,以此使其各种能力在实践中得以升华,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得以内化。美国及我国港台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普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大多数高校都要安排学生至少800小时以上的机构实习,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则有更高的实习要求。另外,在实习督导方面,一般都遴选资质丰富的师资作为学生的实习督导,教授学生各种医务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并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还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定期评估。

标签:;  ;  ;  

社会工作者:通才或专才--美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培养社会工作者和专业人员的实践--以医务社会工作者为例_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